初中《历史与社会》文本深度解读的策略
2014-06-20黄勇军
黄勇军
摘 要 加强教材文本的解读、深刻领会教材的本质内涵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根本。然而,目前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本文解读欠缺或解读浅层的现象,制约着有效设计和有效课堂的开展。引领教师科学解读文本,深度解析文本内涵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可以采纳这些策略:解读文本,总揽文本全局;析透题目,解读文本的核心;熟读内容,解读文本的框架,划清边界,解读文本的外延等。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论证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是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文本解读 深度解析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rategies of Junior "History and Society" Text-depth Interpretation
HUANG Yongjun
(Zhejiang Fuyang Wanshi Middle School, Fuyang, Zhejiang 311406)
Abstract Strength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material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achieve efficient fundamental.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teachers reading this article or shallow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and social teaching, which restricts the effective design and carry out an effective classroom. Leading science teachers interpret text; text-depth analys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onnotations. In practice you can adopt these strategies: reading text, dominate the global text; analyze thoroughly the topic, reading the core texts;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frame, draw the boundari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text and so on. And analyze teaching practice; demonstrated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and social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premise and foundation.
Key words history and society; text interpretation; deep analysis; strategy
1 当前《历史与社会》文本解读的误区
(1)重点偏离。有些教师课件丰满,活动充足,一节课殷殷实实,师生互动轰轰烈烈,从外表和形式上看,符合了一节好课的标准。但静下来仔细一想,却是点点面面平均用力,重点和中心不突出,贯穿于教材文本的核心思想不明确。这种对教材文本主旨把握的缺失,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远离了课程标准,当然也使课堂教学走向低效。
(2)文本肢解。过分注重教材文本的解析,每一段、每一个问题都要单独仔细分析,却割裂了文本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各知识点单独、并列,没有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贯穿教材文本的主线不明。学生听完课后,学到的只是零散、孤立和繁杂的知识点,而对课堂教学的整体缺乏认识,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3)文本窄化。文本窄化是指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宽阔度理解欠缺,以本为本,画地为牢,局限于教材的点点滴滴,没有扩大教材的知识面,照本宣科,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一个不漏,但不敢越雷池一步。按照课标,应该拓宽的或应该丰满的知识只字不提,知识面狭窄。
(4)文本浅化。文本浅化指的是只立足于教材文本的表层知识,课堂教学只是对文本表面知识的讲解,对更深层次的诸如原因、影响、意义等分析不够,缺少对教材深层知识进行必要的比较、联系和探究。也就是说,教材解读时没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真实内涵,没有实现教材核心思想的传播,尤其是没有将教材的思想精髓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使课堂教学仅停留于知识的表面,造成肤浅化。
2 初中《历史与社会》文本深度解读的策略
2.1 解读文本,总揽文本全局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在研读教材的时候,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点和面的关系,使每一课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步骤,都紧紧扣住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在完成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后便要“钻”进教材之中,先进行单元知识的解读,了解整个单元知识的框架结构,找出内在规律。读时想一想:本单元以什么主题组织单元?选文有什么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是什么?课文与课文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要求?教师要清楚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然后再根据单元说明和课文特点确定这一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如,在教学《郑和下西洋》一文,我把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本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郑和下西洋的背后更是隐含了中国历史命运兴衰的征兆。要求学生收集资料、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观点,以全面、正确的观点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本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
2.2 析透题目,解读文本的核心
题目是眼睛,是教材内容的核心价值所在。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对教材文本知识的最高度、最精练的归纳,同时,它又蕴涵丰富的思想性与逻辑性。抓住教材题目的特点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核心思想,有利于教师把握住重点,理清思路,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一文时,从题目上看,我们首先要抓住“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在于“新政”两个字,我们在解读时,应牢牢把住“新”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是 “新”的?“新”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新”的结果如何?等。其次,我们还要抓住“改革弊端”四个字,要注重解析“弊端”在哪里?“弊端”的影响如何?在本课中,我析透了题目的内涵,抓住了教材文本内容的核心,为高效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2.3 熟读内容,把握文本的框架
教材解读,必须做到对文本的熟读,读到真正理解为止。《历史与社会》学科同样也强调熟读教材文本,只有读熟了,才能对文本内容心中有数,才能发现文本知识的内在关联,才能跳出文本表面,立足一定的高度,对文本的结构进行准确的把握。只有准确把握了文本的框架,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结构清晰,节奏明快,环节紧扣,有序高效。
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草原人家》的教学。从教材文本表面看,教材内容比较具体,但结构比较紊乱,点点滴滴,杂碎无章。一读之后,我们仅仅了解了内蒙古牧民零散的生活情况,熟读之后,我们会不断地问自己:内蒙古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什么是这样的?其生产和生活有何特点?将来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会是怎样的等。以此,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多读,我们会不断加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认识文本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建立了本课教材的框架。这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对文本建构新框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据文本重新架构了教学设计,而这种设计恰恰体现了文本解读的较高水准:源于文本,高于文本。
2.4 划清边界,理顺文本的外延
任何教材文本都有其内涵和外延,认清内涵,扩展外延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但现实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教师对文本内涵讲解精到,分析透彻,但对文本知识的外延缺乏精析或画蛇添足。所以,在解读教材文本时,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准确找准文本边界,该引导学生的必须引导,不必涉足的必须止步。
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身边的故事——走进家庭》,本课教材内容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为线索,重要目的是通过分析家庭、服饰、住房、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变化,感受家庭生活的变迁。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概念:身边的一切都有历史,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在众多教学中,教师对于家庭生活变化的历史分析得比较透,学生感性认识也比较强,也确实感受到了变化。但本教材的两个外延却涉足不深,或根本没有触及。而笔者认为,这两个外延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社会发展是变化发展的原因。如在讲战国、唐朝、清朝的服饰变化时,必须把变化与当时社会的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相联系。二是,除了认识事物的历史变化外,我们还应当引导学生展望未来,因为既然是变化,就有一个过去—现在—将来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设计,既保证了文本内涵的深度,又拓展文本的外延,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使得整堂课更完整、更丰满。
2.5 梳理整合,有效实现文本对接
课程资源整合技能指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把各种类型、不同内容的资源统合在一起的技能。课程资源的整合技能表现在各种类型之间课程资源的整合。有些资源蕴藏着十分深刻的哲理,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在学“台湾民众盼望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内容时,教师引用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临终前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觞。”在一位很有朗诵潜能的学生的演绎下(这是有意地整合了又一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其刻骨的思念之情,令人不禁潸然泪下,这样的体验使学生对祖国统一的信念有了别样的感悟,已不仅仅是抽象的口号了。这种利用学生学过的诗词分析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可以称之为其他学科资源与本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要求学生探究本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首先让学生明确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优势在哪里,这可以说是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整合;假如学校没有时间、财力组织学生参观、活动,教师就多运用图片、图书、课件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这就是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整合;而要求学生访问家长、长者,就是校内外资源的整合——这样通过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教学,既能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有利于增强说服力,起到言志明理导行的功效。
3 结束语
历史与社会新的教材、新的课标给了我们教师以巨大的发挥空间。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静下心来钻研文本,耐心地去解读文本。运用正确的文本解读策略,从文本全局到文本核心,从文本框架到文本外延,最后实现文本的有效对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文本细读随春而发;多元解读花繁叶茂;解构解读初挂新果。
参考文献
[1] 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 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评论,2003(6).
[3] 蒋济永.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