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现代社交礼仪文化比较研究

2014-06-20谭莉

企业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特征

谭莉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西方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个过程中,社交礼仪无疑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交礼仪不但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还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然而,因为中西方国家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得它们在社交礼仪方面也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我们必须对这两种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本文以英语国家中的英国,加拿大,美国为例,通过对比中西两种社交礼仪之间的不同,为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中西社交礼仪文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现代社交礼仪;礼仪文化差异;特征;跨文化交际

社交礼仪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必须参照的标准的行为准则,比如相互尊重和友好。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但是有时候,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这种中西方在社交礼仪上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造成的。[1]在人际交往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在社交礼仪方面的异同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它也有利于促进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接触,并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本文将介绍一些双方之间在现代社交礼仪上的分歧,而不是对整个历史时期的详细说明。

一、中西方现代社交礼仪的特点

(一)现代中国社交礼仪的特点。 (1) 注重家庭关系。此特点可通过中国家庭的结构反映出来。中国式的家庭结构非常复杂。传统的家庭结构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们帮忙照看孩子。当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会帮助父母照顾老人。家庭成员互相依赖,并为对方提供援助,从而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2)强调集体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集体主义。它主张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团结就是力量。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是一种高贵的品质。(3)面子问题。 “面子”也叫做“脸面”,中国人向来重视面子。这是中国人的人格和身份的一种标志之一。中国人爱面子,经常会做出为了保全面子而内心妥协的行为。(4)等级观念。在超过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中国处在一个由统治阶级统治的等级社会里。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人权,没有平等。到了今天,这种等级观念还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里。比如,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父母之于子女也是一样。

(二)现代西方社交礼仪的特征。(1)女士优先。西方人倡导“女士优先”的原则。这并不是因为妇女被视为弱势群体,她们理应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真正的原因是,在西方国家中,妇女被视为“人类的母亲”。所以,西方人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而对她们给予特殊待遇。如今,“女士优先”已经成为一个在国际社会交往中被广泛认可的规则。(2)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指认为个人权利在一个社会中是最重要的。大多数西方人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身份和个性,应该得到承认和加强。因此,只有了解了西方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才能理解西方人是怎样看待亲情,友情和隐私的。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个人的成就。这也是西方社会高度推崇和追求的价值观。[2](3)个人荣誉感。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当他们获得了至高的成就时丝毫不会掩饰他们的自豪和喜悦,和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十分乐意接受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因此有的时候,我们中国式的谦虚和自我否定,通常使得西方人不满。

二、对于中西方现代社交礼仪差异的分析

(一) 称谓。(1)名字。虽然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名字都由两部分组成——姓和名,可是它们的顺序和用法却不尽相同。在中国是先说姓后说名,在西方,是恰恰相反的。(2 )头衔。在中国,当称呼上级或长辈时,我们通常使用“头衔+姓”,而在西方,即使是称呼长辈,也常常是直呼其名字,因为在他们看来,人人生来平等。

(二)问候。问候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中国,当人们遇见熟人或朋友,他们总是会说:“你吃了吗?”,“你要做什么?”或“你去哪里了?”至于中国等,这些是最常见和熟悉的方式问候对方。事实上,中国人并不真正希望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如果对于西方人也通过这种程式化的方式来问候,会让他们感到很奇怪,甚至引起误解,因为他们会把这种问候的方式当作真正的问题。

(三)会话。 (1)道谢及回应。“谢谢”被广泛应用于英语。事实上,这个词不仅仅表达了对于别人施与帮助的感激之情,更多的是一种显示礼貌的方式。在中国,“谢谢”在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是不经常使用的,因为它会让彼此感觉到一种距离感。说英语国家的人对于“谢谢”常回应道“不客气”而中国人常回应为“这是我应该做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指责,而不是要提供帮助。(2)隐私话题。在中国,人们会把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薪水、信仰等视作对对方的关心或代表了关系的亲密,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尚个人主义。西方人相信,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任何有关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都是交谈中的禁忌。

(四)邀请。在英美文化中,在向别人提出邀请前需要确定对方有没有时间。请客意味着向对方借用时间,因为他们非常地尊重和珍惜时间。如果有人收到邀请卡,他或她必须对于是否能接受邀请给予明确答复。而在我们国家,没有必要特意提前邀请某人。而且中国人有时是欢迎那种不请自来的朋友,他们会把这种做法视为一种惊喜。如果主人对于这种不速之客招待不周的话,会被认为是不友好的表现。

(五)宴请宾客。(1)入座礼仪。在中国,我们的餐桌通常是圆形的,对向门口的位置被认为是“上座”。这个位置也通常是一桌宾客中年纪最长或地位最高的人入座。“上座”对面的位置通常由主人入座。“上座”旁边的位置也叫侧座,由其他的宾客入座。在西方社会,餐桌是长方形的,在正式的晚宴中,男主人和女主人分别坐在餐桌的两端。宾客中被认为地位最高的男士入座在女主人的右侧,而地位最高的女士坐在男主人的右侧。而且在餐桌两侧通常是一男一女相对而坐。(2)餐具。在中国,人们习惯用筷子取食,当然有时候也使用叉,勺,刀等。但作为中国人,筷子是最常见的餐饮工具。在西方国家,情况更为复杂。不像中国人会把一餐食用的食物一次性的呈在餐桌上,西方人用餐是分几个步骤的。不同的菜需要不同的餐具。各种餐具是依次摆放在餐盘旁边。在用餐时,通常是由外侧向里侧的顺序使用餐具。(3)用餐气氛。总体而言,和中国人餐桌上的热闹不同,西方人的餐桌上的气氛是比较安静的。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活跃,很擅于使用身体语言。但只要他们坐在餐桌前,他们将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食物上并认真的切割餐盘里的菜肴。而中国人在餐桌上喜欢交谈,为别人夹菜,劝别人饮酒,餐桌上的气氛越热烈,说明彼此的关系越亲密。(4)饮酒文化。中国人的餐桌上特别讲究菜品的色、香、味俱全。这是西餐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西方人的饮酒文化却也让中国人感到自卑。以葡萄酒为例:中国人并不如西方人一样细腻。一般来说,在西方的晚餐上,主人会准备几种葡萄酒,以配合不同的菜肴。吃沙拉时,他们通常喝白葡萄酒;吃肉时,喝红葡萄酒;吃甜点时,喝香槟酒;在餐前饮鸡尾酒,餐后饮威士忌或白兰地。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主要在晚餐喝白酒。如今,啤酒和葡萄酒逐渐成为餐桌上越来越常见的酒品。

结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礼仪文化也不断地走向世界。中国餐馆开遍了全球各个角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的青睐。我们在了解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的前提下,取长补短,才能有效地建立起一个适合我们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也有利于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让中国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刘凤霞. 跨文化交际课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 金正昆. 涉外礼仪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