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图腾》的传奇背后

2014-06-20○宋

博览群书 2014年9期
关键词:狼图腾阿诺企鹅

○宋 庄

《狼图腾》的传奇背后

○宋 庄

20世纪60年代,姜戎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他喜欢前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那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严酷的草原小说,哥萨克人的文化和蒙古文化很接近,那种自由、豪放、刚强的民族性格,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他完全未能预料,自己在多年后能够完成一部关乎草原的著作,这部著作十年间再版150多次,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如今,《狼图腾》在中国出版界的畅销经验被广为传播,更成为版权输出的成功典范。2005年,世界知名的企鹅图书购买了《狼图腾》全球英文的版权,将其翻译成30多种语言,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底,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电影《狼图腾》上映,势必再次引发读者的关注。

写作始自对草原的怀念

写作《狼图腾》,缘自姜戎对草原的热爱。他1967年到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回北京,次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1年的草原生活,让姜戎与狼结下了不解之缘,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遭遇过狼的残暴,也感受过狼的狡黠和智慧。他亲眼见过原始草原的自然风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毁灭和整个游牧文明的毁坏,这样的剧变令他非常痛苦。离开草原几十年后,他看到更多的破坏,更大的灾难正在逼近。正因为如此,记忆中曾经美丽的草原离他越来越近,对它的感情和怀念越来越深。

“我们在草原插队的11年里,正好经历了草原的全盛期到最后衰败的过程。我去的时候,草原的草都是齐膝深。有一次我放羊没事的时候,在地上数了一数,在两个巴掌大小的草皮上,竟然采摘了30多种野草,抓在手里,闻到扑鼻的草香。草原一到秋天,百花盛开,非常鲜艳,一层层一丛丛浓重的色彩,看上去就像油画一样。”姜戎说,如今草原已经是草稀草矮,地皮上全是沙子。

狼图腾是几千年来中华草原民族始终一贯的民族图腾。在草原,姜戎深深地受到了狼图腾精神的洗礼。虽然狼性中具有贪婪、残暴和野蛮的负面,但是上升到狼图腾的精神层面,其中却有更多积极的因素值得发掘和学习借鉴:狼强悍进取、勇敢无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坚韧刚毅的团队精神,以及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精神,等等。他用亲眼目睹的事实来揭露和批判农耕文明对草原的破坏,唤醒国人来反思民族的弱点。由草原生态的破坏写到狼,写到狼性残暴之外,慈爱、温柔、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一面,再由此生对中国病根的剖析,成为《狼图腾》的精神价值所在。

“姜戎”的笔名缘自两个原因,一是作者祖姓为姜;二是引自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论》中:“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姜戎说:“我认为‘戎’就是草原民族,我很推崇我姜姓祖先的这种精神。”姜戎在《狼图腾》最后一章中写到:“中国病的病根就在于农耕和农耕性格。过去知识界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病的病根是在这里。”他写《狼图腾》,不仅在于“狼”是农耕民族最怕的“猛兽”,越怕就越想了解它的真相,更在于竞争的时代需要强悍进取、不屈不挠的“狼精神”。中国的国民性格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认真重视和解决的时候了。

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姜戎进入到长篇小说创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修改,常常会忘记到底是为谁而写的。但进入到最后的“理性探掘”那部分,他却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为今天的中国人而写。

《狼图腾》走向世界

出版人安波舜拿到《狼图腾》时,在第一时间内决定了它的去留。“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阅读此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不可再现。”安波舜认为,能够在自然式微,物种迅速减少,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小说,是当代读者的幸运。他的宣传文案,除了在中国打开市场外,还将目标对准了国外,希望从《狼图腾》中提炼出外国人容易理解的主题。安波舜只用了不到500元的预算,以简洁而具有说服力的文案把《狼图腾》推向了世界。

2005年8月,企鹅出版集团亚洲区总裁皮特·费尔德和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周百义在长城饭店正式签约,小说《狼图腾》的全球英文版权,以10万美元的预付高价卖给了企鹅出版集团。

2007年11月,由葛浩文翻译的《狼图腾》英文书稿打败了240部来自亚洲的文学作品,获得了香港亚洲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加拿大前总督阿德瑞纳·克拉克森(Adrienne Clarkson)的评奖词说:“这是部景观恢弘的小说,讲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草原上的生活,对牧民与殖民、动物与人类、自然与文化等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独具匠心的深切体会。”

姜戎书中观点和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论。法国《快报》杂志评论说:“《狼图腾》是伴随着声声鼓点,在生态主义底色上绘就的启蒙小说,它所激起的热烈讨论尚未结束,包括在对地球的保护常常会与人们对生活略过于甜蜜的看法发生冲撞,以及西方不太接受的对狼的歌颂。”企鹅出版社的中国区总经理周海伦认为,像《狼图腾》这样的新奇故事,西方人很少碰到过,像一部风景电影,特别适合翻译成英文。应企鹅出版社要求,也为迎合西方读者的需要,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对《狼图腾》里的议论进行了删除,还去掉了小说背后的5万字总结。

2014年5月,《狼图腾》在京举行10年庆典。根据小说改编,即将于年底上映的同名电影剧组成员也前来捧场,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携主演冯绍峰和窦骁等主创人员还在台上集体“狼嚎”。阿诺的名字对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他曾拍摄过《虎兄虎弟》《子熊故事》等震惊世界影坛的动物影片,这次接拍《狼图腾》,则是因为自己与小说原作者姜戎有同样的经历:“《狼图腾》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从大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而我在年轻时也因为服兵役到非洲。内蒙古大草原改变了姜戎一生,在非洲的我也有同样的感受,这个题材只有我能拍。”

中国电影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强从七年前开始一手负责《狼图腾》项目,他回忆当买下版权后,知道自己逞强了,因为他不知道能不能拍得出来,对于中国现有的电影技术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张强的团队为了找导演寻找了五年,五年后,版权到期了,只好再找姜戎续签。他说,当他们想到阿诺这位世界最著名的动物导演就有希望了,就等英国企鹅图书《狼图腾》英文版什么时候出来。又熬了五年,小说英文版出来了,他们第一时间把书送到阿诺导演眼前。

电影中的狼是制片人王为民养起来的。“四年过去了,你们在屏幕看到所有的狼,不管大的小的,都是我们一只只养起来的。”王为民认为狼是不可驯服的,不可能真的“养”狼,这也正是《狼图腾》的精神。

《狼图腾》的策划人安波舜曾评价姜戎是“一名古板而真诚的老头”,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更多的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书房中感受生活,对现代的新潮事物可说是一窍不通。作为一名研究政治经济的学者,除了关注国民经济,姜戎还对俄罗斯文学、绘画等感兴趣。但是无论《狼图腾》引起怎样的争议与影响,姜戎始终回避媒体。他说,《狼图腾》是用半条命写出来的。他觉得自己的很多东西,并不被人们理解,也很难沟通。书写完了,他需要的是冷静和休息。

猜你喜欢

狼图腾阿诺企鹅
小企鹅的成长
小企鹅
《狼图腾》中“狼”符号的主体性探析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
我看电影《狼图腾》
看《狼图腾》5年磨一剑
They Loved It!企鹅的喜好
小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