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高校选课管理制度实施研究
2014-06-19侯婷婷高鹤榕
侯婷婷 高鹤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实施了学分制度,选课制度作为学分制的核心和基础,对学分制度的普及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南京市某211高校,对当今高校的选课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为目前我国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发展情况提供切实依据,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求为学分制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学分制;选课制;实施现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13303
1引言
选课制指允许大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对学分制度的普及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学分制也称课程选修制,即允许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不同学者对于学分制的界定有所区别,较为全面的定义为“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自主选课制),以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质的计量单位(绩点制),允许学生在较长时间内灵活选择学习进程(弹性学制),由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进行全程辅导(导师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完整的学分制包含选课制、绩点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
学者们普遍认为学分制度起源于德国柏林大学。19世纪70年代,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得到完善和正式应用,此后被许多国家引用和发展。学分制在我国推广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推动力:一方面,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人才愈加受到重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多层次化,要求人才进一步发挥自身专长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大学不断扩招,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在兴趣爱好、个人规划方面存在多样性。高校提供大量优质的选修课便于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2研究成果回顾
以往对学分制、选课制的研究主要涉及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及政策建议,对高校学分制下选课管理实地调研并得出结论的相对较少。就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学者们的看法趋于一致,诸如选课的自由度不大,选修课的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等;对高校实施现状的研究,其中有柏美屹等学者对中部地区的三所211学校进行调研,认为存在课程机构设置不合理,选课方式不完善,选课指导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此外有裴长安等学者对高校学生态度研究,诸如此类的研究相对缺乏,不能很好为我国学分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为增加样本的代表性,笔者调研了位于南京地区的一所211,并将选课制的内容进行细化,从多角度进行测量。
3对于选课制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
3.1调查背景
选课制主要有四种类型:完全选修;一半必修,一半选修;主辅修制;课程选修制。笔者调研高校目前把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并且对各门课的学分进行规定。本科生的各类学分达到学校规定才能顺利毕业,同时,多修学分部分按照每学分/80元进行收费。笔者于2013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对南京某211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7份,回收率为97.4%,有效问卷为478份,有效率为95.6%。
3.2调查程序
对于发放问卷的调查人员进行基本培训之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在有效回收之后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3.3调查结果
(1)日常到课及交流情况,如表1所示。
在平时与老师同学交流方面,6.9%的同学经常与他人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72.38%的同学偶尔交流,20.71%的同学从不交流。选修课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上课方式,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的学生可以坐在一起上课,这样一来,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灵感,有利于学生扩展思维。同时,班级这种团体形式的打破导致一些学生在陌生人面前不好意思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总是保持沉默。就笔者从访谈情况来看,少部分学生会在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之后变得十分积极,他们认为没有自己熟悉同学的情况下反而更容易放开去表达。
将到课情况与日常交流对比来看,每次都去的同学里面与老师交流的比率比较高,我们可以认为“出勤”和“与老师同学交流”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两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对于小部分偶尔去上课却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的群体,经访谈发现主要原因是想要获得与考试和日常考核相关的信息。采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方式,可以改善自身在老师心目中形象,并快速获取老师对于课程的要求。
(2)对已选修课课程效果评价,如表2所示。
只有4.41%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选修课的实际效果跟自己的预期从来都不相符,多数同学还是对选修课的修课效果持肯定态度的,可以看出当前高校选修课质量整体还是得到学生认可的。选修课的实际效果与自己预估相符和不相符的群体都认为造成这种不相符的原因主要在于自己,诸如自控能力比较差,平时没有紧跟老师的授课思路,期末复习的时候没有认真投入;其次是选课系统,想要选修的课程选不上,只好选修一门不喜欢甚至不太想修的课程;最后才是老师,老师的素质与高校实行选课管理是相匹配的。
(3)对选修课数量评价,如图1所示。
图1对学校选修课数量评价被调查者觉得学校选修课的数量没有达到充足的水平,仅有8.60%的学生认为我校选修课的数量比较少,其余群体中,30.82%的学生认为比较多,就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我校的选修课数量和质量都是上乘的,对于认为选修课数量比较少的同学来说,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对于学校的选课方案不太了解,可能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想要修的课程学校没有开设。
(4)是否会选择旁听及原因分析。
当选读课的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时,部分学生会采取旁听的方式,笔者在调查中发现,48.52%的学生表示会去旁听其他课程,由于制度限制不能够进行选修的有18人,占旁听人数的8.5%,38%的学生是因为不作为正式学习,仅仅旁听一下。29.1%的学生是因为不想参加最后的考试选择旁听,如果学校能够转变考核方式,将会减少不想考试而旁听的学生人数。还有1.9%的学生不清楚选课制度,不知道怎么进行选修。除上述情况也有其他因素影响,例如某门课程老师给的分数比较低,选择了某门课程由于人数限制没能进行选修。
(5)对公选课的了解程度,是否会进行选修。
为了能够切实了解大学生对于选课制度的知晓程度,笔者选取了跨专业选修课和选读课作为评价指标。在调查样本中,450人次知道高校开设了跨专业选修课,仅有28人不知道学校的这一选课制度,由此推测绝大多数本科生对高校选课制度有一定程度了解。有305人表示会选修跨专业选修课,173人表示不会进行选修。了解跨专业选修课人数与选修人数对比来看的话,知道开设并且会选择的学生占总体的61.72%,知道开设不会选修的占总体的32.43%,
(6)对选读课的评价。
选读课是高校规定本科生在毕业之前,需要看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这些课外读物一般是规定好的,如红楼梦,唐诗三百首等,通常读后感的形式进行提交,由老师进行分数评定,达到60分以上即为通过,一般不会计入GPA。在选读课的效果测定了,43.82的学生认为选读课有效的督促学生读书,56.18%的人认为选读课没有起到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老师对于选读课督促不够,占总数的3059%;(2)缺乏老师相应的指导,占总数25.11%;(3)与学业要求不符,占总数44.29%。这样的反馈与选读课实施方式有关,一般每门选读课会有一个指导老师,在进行名著导读时不要求本科生到场,课后没有监督,只需要在期末之前交一篇读书报告。这样的机制使得很多学生在没有看书的情况下上交读书报告,到网上参看别人写的图书报告。认为与学业要求不符的学生表示,唐诗三百首自小学起就开始背诵,对大学生的学习来说已经缺乏了实质性意义。
(7)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如图2所示。
图2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对于开设选修课的目的,68.17%被调查者认同选修课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渊博,26.87%和24.85%认为是为了调节放松和补充课内知识。同时认同是为了修学分和培养兴趣爱好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到了40.66%和48.87%。近40%的学生认同选修课的存在时为了凑够学分的观点,这样会影响大学生修课的效果。
(8)喜欢的考核方式,如图3所示。
图3喜欢的期末课程考核方式46%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开卷考试的方式完成期末考核,24.64%被调查希望能在期末时候上交论文,19.3%的被调查者希望能够通过出勤率的方式给定成绩。就调查结果来看,本科生对于选修课的期末考核方式需求趋向于多样化,希望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能有相符的考核方式。例如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采用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如写调研报告,进行ppt演讲等。一些对基础知识要求扎实掌握的课程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记忆。
(9)选修课希望获得的知识,如图4所示。
图4选修课希望获得的知识62.83%的被调查者希望在选修课中能学习到课程以外的知识,与课程知识形成补充。17.66%的被调查者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课程知识。就选修课的分类来看,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为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课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开课,限选课通常是本科生的专业课,自由选择空间不是很大。对于任选课来说,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获得专业以外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实现兴趣爱好的多样性培养。
4结论及政策建议
针对南京某211高校的调研,笔者发现,本科生对选课制度比较了解,就笔者调查的学校,跨专业选修课自2011年开始施行,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知道学校运行了此项制度。然而很多学生表示不会进行跨专业课的选修,一方面,学科差异性比较大,学习的知识对于以后就业或者深造没有实质性作用,常常会造成为了凑学分去修读课程;另一方面,对跨专业选修课的老师及授课环境不清楚,进行选修时“风险”比较大。本科生眼中的“风险”包含课程最后的成绩评定,平时有事情需要请假时不能获得任课老师的批准等。相比之下,选择本专业的课程,任课老师多是专业老师,平时会比较宽容,通过相对也会容易些。这反映出大学生选课态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高校施行选课制度以后,课程质量和师资力量都成为很重要的影响方面。就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可进行选修的课程数量不是很多,不能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需要,被调查者对选修课数量的评价多为一般。课程的质量则得到了学生的任课,在调查课程的实际选修效果与预期差别时,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效果不佳,教师的责任很好,表明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得到了本科生的肯定。
就调查情况来看,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多数考试都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倦怠。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期末时候将老师要求的内容进行强化记忆,也可以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这就造成了考核制度的不公平,挫伤平时认真参与课堂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一方面将考核方式进行扩展,勇于尝试新型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改变往常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优劣的弊病,鼓励学生将努力花在平时,这样也可以减少本科生期末考试复习压力。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宋尚桂.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6.
[2]曹莉艳,郑意长.我国高校选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9):3436.
[3]柏美屹,罗颖.中部地区高校选课制实施现状研究——以三所“211工程”大学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55,104.
[4]裴长安,牛满亮.大学生选课态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167169.
[5]唐莉.大学生选课制的推广与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09111.
作者简介:黄文燕(1984-),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