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差异与优化
2014-06-19石张宇周葆华张亚男
石张宇,周葆华,张亚男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差异与优化
石张宇,周葆华,张亚男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以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地理集中程度、分布密度与均衡度和效益差异,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深度开发皖北旅游区、充分发挥皖南旅游区的龙头作用、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与加强旅游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安徽;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
旅游景区是旅游供给的物质载体,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成熟度和旅游资源开发水平,研究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对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旅游景区相关研究成果较多,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景区的电子营销渠道建立[1]、战略计划设计与实施[2]、门票价格制定[3]、质量管理[4]、居民感知评价[5]、品牌构建[6]、经营权转让模式[7]、营销渠道建设[8]、危机管理[9]、利益相关者冲突与调适[10]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点关注。国外学者如Pearce研究了巴黎旅游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11],Papatheodorou构建了旅游度假区空间和市场结构演变过程模型[12],Zahra等分析了新西兰旅游空间结构[13],Masson等探讨了交通建设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14]。国内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进行研究,如全国A级旅游景区[15]、全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16]、长三角4A级旅游景区[17]、珠三角地区4A级旅游景区[18]、海峡两岸经济区4A级景区[19]、武汉城市圈A级旅游景区[20]等;二是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如资源型景区[21]、工业旅游示范点[22]、世界遗产[23]、红色旅游资源[24]、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5]等。总体来看,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渐趋成熟,但在研究对象选择上倾向于大中尺度的全国或是大区域范围,基于小尺度的省市范围内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试图以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结构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安徽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旅游发展策略提供相应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内容
截至2013年12月,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120家,其中5A级景区6家,分别是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天柱山、九华山、绩溪龙川、天堂寨,4A级景区共114家。旅游景区数量和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国家旅游局及安徽省旅游局官方网站、旅游行业网站、百度百科获取安徽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数量、区位、所在区域面积等相关数据。
(2)通过最邻近点指数法计算出安徽16个地级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理论最邻近距离,通过百度地图测算各个测量点间的实际最邻近距离。
研究内容主要为3个部分,一是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二是探究影响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相关因素,三是提出了有关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2 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
2.1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类型
点状要素一般有凝聚、随机和均匀3种空间分布类型,一般来说,可从地图上作出直接观察,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空间分布类型可能会同时呈现,交叉在一起,难以分辨。最邻近点指数分析法是一个能较为准确并客观地确定布点格局情况的方法,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对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计算公式如下:其中,R为最邻近点指数,为实际最邻近距离r(利用百度地图测出)的平均值,它是表示点状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指标,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A为研究区域面积,n为点状要素在研究区域内的数量。当R=1时,r=rE,说明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随机性;当R>1时,r>rE,说明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当R<1时,r<rE,说明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
由表1可知,就16个地级市而言,只有黄山市景区空间结构为均匀型,其他均为凝聚型,但合肥、芜湖、淮南、池州、六安的景区空间结构已经逐步接近均匀分布模式。
表1 旅游景区最邻近点指数的测算及其空间结构类型
表2 各地级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地理集中指数
表3 各地级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密度
2.2 景区分布地理集中程度
地理集中指数是用来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测量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安徽省各地级市中的空间分布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G为地理集中指数,χi为第i个地级市的景区数量,m为景区总数。G值越接近于100,说明景区分布越集中。由表2可知,黄山、六安、合肥、宣城、池州、安庆、芜湖七市的景区集中程度相对较高,其中黄山市的地理集中指数为41.83,景区集中程度最高。而淮北、马鞍山、宿州、铜陵四市的地理集中指数最低,均为9.13,旅游景区分布较稀疏。
2.3 景区分布密度
由表3可知,地级市中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黄山市旅游景区分布密度最高,是分布密度最小的宿州的21倍,其后依次是淮南、芜湖、池州、合肥、六安、宣城、铜陵,均高于安徽省的平均分布密度。就全省各大分区而言,皖北七市中仅淮南市的景区分布密度高于全省平均分布水平;而皖中四市中仅马鞍山市的景区分布密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皖西南五市除安庆市外均明显高于全省景区平均分布密度。由此可见,全省景区分布呈现“中西南密集,皖北区稀疏”特征。
2.4 景区分布均匀程度
基尼系数可以用于刻画空间要素的分布,亦可比对两个空间要素的分布状况,从而找出其分布规律,是用于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i为第i个区域内旅游景区数占全省总数的比重,N为区域旅游景区数量,C为分布的均匀度。基尼系数G介于区间[0,1],越大则表明集中程度越高。将安徽省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皖西(安庆、六安)、皖中(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皖南(黄山、池州、宣城)、皖北(宿州、亳州、淮南、淮北、阜阳、蚌埠、滁州)。将各分区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分布数量进行基尼系数分析,判断安徽省四大分区中景区分布的均匀程度,见表4。
表4 四大旅游区旅游景区分布均匀度
经计算得到基尼系数G为0.96,分布均匀度C 为0.04,表明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全省域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的均匀度很低。具体来看,皖南、皖西分区旅游景区较为集中,均大于或等于平均分布比例;皖中分区特别是皖北分区均低于平均分布比例;皖西南分区总面积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5.7%,拥有75处4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总数的62.5%,说明资源禀赋对旅游景区特别是高品质的旅游景区的分布作用明显。
2.5 景区效益差异:“中南好、西北差”
旅游景区的接待人次和实现的旅游收入是衡量其效益的重要指标。限于景区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以201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接待游客总量与旅游收入来衡量各旅游区内景区效益,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旅游景区效益的总体态势。
由表5可知,2010年皖北旅游区七市20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173.4万人次,占安徽全区总量的29.2%;皖中四市25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902万人次,占安徽全区总量的20.3%;皖南三市45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629.2万人次,占安徽全区总量的32.3%;皖西两市30家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610万人次,占安徽全区总量的18.2%。2010年皖北、皖中、皖西、皖南旅游创收分别占安徽全区旅游总收入的7.6%、26.4%、5.7%和60.4%。安徽4个旅游区接待量层次不齐,各市接待量之间的差距很大,皖南和皖中地区游客接待量远远超过皖西和皖北地区。
表5 四大旅游区经济效益比较
3 安徽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旅游景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旅游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专用设施等,也会影响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基于研究统计的需要,以长江为界将安徽省分为江南、江北两个分区。
江南的6个城市: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黄山,大部分经济条件较好,面积虽然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9.8%,但集中了全省46.7%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而江北经济条件较差的8个地级市(合肥市、阜阳市除外),面积占全省的70.2%,却仅仅拥有略大于50%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而且大部分分布于沿江皖中地区。以芜湖为例,在安徽省各地级市中其人均GDP排名第1位,拥有9处4A级以上旅游景区,而芜湖市拥有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却拥有等级较高、数量众多的旅游景区,这正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景区建设的积极影响。
3.2 旅游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的供应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甚至水运都是游客出行的重要媒介。旅游通达性的好坏决定了旅游时间效益的高低,影响着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发生。
景区与高速公路出口的最短通达里程反映了景区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2011年安徽省68个4A级以上重点监测景区为例,以百度地图为工具,以最短时间为策略,对各景点与最近高速公路出口的距离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截止于2013年底),结果见表6。
表6 安徽省68个4A、5A级景区与最近高速路口距离
从全省来看,2013年全省通达度在10km以下的占比45.59%,相对于2007年29.55%的比例有显著提高,这说明近年来安徽省旅游交通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横向对比发现,通达度在10km以下的景区主要集中在旅游强市黄山、合肥、芜湖三市;而宣城、六安两市则占据了72.22%通达度在30km以上的景区,其旅游业发展也相对滞后。由此可见,旅游通达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景区空间结构改善进度的快慢,进而决定旅游创收的高低。
3.3 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景区是旅游资源赖以生存的土壤,旅游资源是景区开发落成的根基,皖南旅游资源丰富度较高,相应的旅游景区数量优势显著。旅游资源的品质与景区(点)的质量等级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如皖南凭借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在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数量上博得头筹。再如,黄山市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拥有2处世界遗产,19处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其规模、游客、收入等指标的数值均居全省前列,丰富的旅游资源给黄山市的经济创收搭建了有利的平台,全市旅游收入占GDP的33%。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进度,形成了旅游景区优势叠加的良性循环。
4 结论与优化策略
通过对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1)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只有黄山市为均匀型,其他均为凝聚型,但合肥、芜湖、淮南、池州、六安六市已逐渐接近均匀分布模式。
(2)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存在差异,黄山市旅游景区地理集中程度最高,其次为六安、合肥,而淮北、马鞍山、宿州、铜陵四市的景区集中程度并列最低。
(3)旅游景区分布密度呈现“中西南密集,皖北区稀疏”特征,其中,黄山市旅游景区分布密度最高,分布密度最小的为宿州。
(4)基尼系数为0.96,说明旅游景区在全省呈集中分布,分布均匀度为0.04,表明分布的均匀度很低。
(5)4个旅游分区总体效益差异较大,皖南和皖中旅游区较好,皖西和皖北旅游区较差。
(6)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旅游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
由于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东南线和西北线的差异依然明显,制约着安徽省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对皖西和皖北旅游区景区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如淮北、宿州等景区数量相对较少的县市,可从较低级别旅游景区建设开始,重点扶持一批有潜力的示范旅游景区,逐步争创高级别旅游景区。在贷款、税收、土地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前往安徽投资旅游业,为旅游景区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深度开发皖北旅游区。皖北旅游区以淮河风情文化、楚汉文化、养生文化著称,文物古迹、历史遗址、山水风光等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历史名人类资源非常著名,如老庄、曹操、华佗、管仲等。但相对于全省其他旅游区而言,皖北旅游景区开发与建设略显滞后,应深度挖掘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实现全省旅游景区的协调发展。
(3)充分发挥皖南旅游区的龙头作用。皖南旅游一直以来都是安徽省旅游业的“龙头”,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居安徽省各地市首位,而皖北、皖中、皖西的一些地市限于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成熟、设施建设的不完善等因素,旅游创收水平均不高。因此,应充分发挥皖南旅游的带动作用,利用黄山、池州、安庆旅游的辐射效应,带动安徽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4)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总体来看,安徽省已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了“南北6小时、东西3小时”的到达目标。要将重点放在改善皖北地区旅游景区连通性上,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提高交通网络的连接程度。针对自助游旅游趋势,构建自驾车服务体系和背包散客服务体系,以交通枢纽为核心,建设舒适、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
(5)加强旅游合作与联合。就景区而言,邻近旅游景区资源与客源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景区分布过密易强化内部竞争,因此,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强化合作与联合是保障旅游景区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充分发挥黄山、合肥、池州在全省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各市间的旅游合作,积极开展联合营销,共同推进无障碍旅游通道建设,同时注重与周边省份间的跨区旅游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安徽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1]Park Y A,Gretzel U.Evalua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tourism: the case of travel search engines[J].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2006(1):371-382.
[2]Benckendorff P J,Pearce P L.Austrian Tourist Attractions:The link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J].Journals Travel Rescarch,2003,42(1):24-35.
[3]Fyall A,Garrod B,Leask A.Scottish visitor attractions:managing visitor impact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3):265-279.
[4]Alexandros A,Jaffry S.Stated preferences for two Cretan heritage attrac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4):985 -1005.
[5]Lawton L J.Resident percep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on the Gold Coast of Australia[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4(2): 188-200.
[6]李艳,牛志文.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塑造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58-66.
[7]郑向敏,冯潮华.福建省旅游景区(点)经营权转让模式分析[J].东南学术,2005(5):131-137.
[8]段华勇.旅游景区营销渠道建设与管理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0.
[9]章小平,任佩瑜,邓贵平.论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模型的构建[J].财贸经济,2010(2):130-135.
[10]田俊迁.景区利益冲突与调适:以N风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1-45.
[11]Pearce D G.Tourist districts in Paris:structure and functions [J].Tourism management,1998,19(1):49-65.
[12]Papatheodorou A.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resor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1):219-237.
[13]Zahra A,Ryan C.From chaos to cohesion——Complexity in tourism structures:An analysis of New Zealand's reg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854-862.
[14]Masson S,Petiot R.Can the high speed rail reinforce tourism attractiveness?The case of the high speed rail between Perpignan (France)and Barcelona(Spain)[J].Technovation,2009,29 (9):611-617.
[15]朱竑,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07-615.
[16]吴必虎,唐子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J].人文地理,2003,18(1):1-5.
[17]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J].经济地理,2007,27(1):157-160.
[18]肖光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J].经济地理,2009,29(6):1037-1041.
[19]张永平,吴建生,黄秀兰,等.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9):1799-1805.
[20]袁俊,余瑞林,刘承良,等.武汉城市圈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J].经济地理,2010,30(2):324-327.
[21]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3.
[22]顾小光,汪德根.我国工业旅游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分析对象[J].经济管理,2006(19):69-73.
[23]王昕,韦杰,胡传东.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2010,29(11):2080-2088.
[24]魏鸿雁,章锦河,潘坤友.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6):510-513.
[25]胡海胜,王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109-112.
责任编辑:沈玲
Spatial Structure Differences and Optim ization of National Tourism Areas above 4A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SHIZhangyu,ZHOU Baohua,ZHANG Yanan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000,China)
Taking national tourism areas above 4A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types,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degree,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equilibrium degree,aswell as benefit difference of tourism areas by using themethods of the nearest point index,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Gene coefficient,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spatial developmentof tourism areas from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l level,tourism traffic and tourism resources.On this basis,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Anhui tourism areas such as increasing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deeply developing northern Anhui tourism regions,making full play of the leading role of southern Anhui tourism areas,constructing convenient traffic network,strengthening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so on.
Anhui;tourism areas;spatial structure;optimization;
F590
A
1009-3907(2014)11-1509-06
2014-08-09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295)
石张宇(1981-),男,安徽宿松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经济与旅游企业管理研究;周葆华(1963-),女,安徽潜山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