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成就及启示

2014-06-19胡伯项蔡泉水

求实 2014年5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中央苏区成就

胡伯项+蔡泉水

[摘 要]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一是铸就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实施体系的雏形,二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基础,三是凝聚了苏区斗争和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成就的取得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四大原则,即必须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党性原则、坚持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民性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原则。

[关键词]中央苏区;意识形态工作;成就;启示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5-0021-05

[收稿日期]2013-12-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12BKS067)。

[作者简介]胡伯项(1965-),男,江西进贤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蔡泉水(1981-),男,福建长汀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并与其他各项工作一样取得了重要成就。深入研究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就之一:铸就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实施体系的雏形

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的领导,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渠道。在中央苏区,党确立的意识形态工作机构和形成的灵活多样的意识形态工作渠道,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实施体系的雏形。

(一)确立了意识形态工作机构。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关于“苏区内各中央局必须要有健全的宣传部,领导苏区内一切宣传鼓动工作。宣传部应该有计划的,经常的做宣传鼓动工作”[1](P38)的要求,在党内,中央宣传部是全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管单位。为了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中央宣传部设置了审查科、翻译科、材料科、统计科、出版科等部门,实行专人负责,毛泽东、王稼祥、顾作霖、张闻天等先后担任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人。同时,中央宣传部还帮助省委、区委及地方党部组建了一套宣传系统,随着省委、县委、区委、地方党部等各级党的宣传部门的建立,党内意识形态一贯到底的纵向工作机构得以建立,工作人员也得以相对固定,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有了组织基础。在红军中,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是红军总政治部宣传处,后升格为宣传部,部长先后由李卓然和徐梦秋担任。在苏维埃政府中,意识形态工作由各级文化教育部门实施,中央苏维埃政府设立的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亦称教育部)承担着领导苏区文化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任务,第一任教育人民委员是瞿秋白,后改由徐特立担任代理部长。苏区的各省、县、区(市)、乡的教育和文化行政机构,也担负着相应的意识形态工作职责。此外,苏区赤色工会、苏区团、苏区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也把马克思主义宣传、形势政策教育等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作为各自的工作职责。

(二)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意识形态工作渠道。

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渠道多样,主要渠道有四条。

一是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主渠道。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在中央苏区,党十分重视在红军、群众和党员干部甚至敌军官兵、俘虏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服务。《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党内进行思想路线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充分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1930年冬天,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以及1932年7月党中央在给红军的指示信中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正因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功能的自觉认识和突出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才理所当然地成为贯穿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红线,“进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的教育,保证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2](P11)。

二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为了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党先后在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联盟、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列宁室,组织党员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一批宣传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比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理论研究材料缺乏的困难,翻印马克思主义原著,出版有关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在这一时期,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国外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书籍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与共产党》、《苏维埃政权》等著作大批翻译出版,而且涌现出了一批通俗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著作,如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

三是寓意识形态宣传于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中。党在中央苏区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各类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摇篮,更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党还在中央苏区创办了《红色中华》、《斗争》、《布尔什维克》、《红星报》、《党的工作》等一大批红色报纸、杂志,成立中央出版局、中共中央党报编辑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局等各级各类出版机构,翻印和出版了一大批马列主义著作。据《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史》一书的统计,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书籍约有400余种,保存完整并有史料可查的中央苏区时期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至少有14种,出版的报刊约有160余种。苏区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为提高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苏区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四是开展大众特色的意识形态运动和宣传。党在中央苏区开展的“推翻神权,破除迷信”运动、剪发放胸放足妇女解放运动、禁烟禁毒等诸多卓有成效的社会改造运动,荡涤了旧社会遗毒,改变了人们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增进了苏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意识更加容易为他们所接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建设则对戏剧、音乐等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改造,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中赋予其新的内容,宣传革命思想,成为向群众施加思想意识影响的重要载体。创造了将传统节日与“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八一起义”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结合起来的大众特色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宣传如春风化雨般地开展起来。

二、成就之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基础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的广泛深入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是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又一重要成就。

(一)扫除了苏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各种思想障碍。

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对非无产阶级思想做了细致的梳理,归纳了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8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并且分析了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来源和危害,提出了积极地开展思想斗争,克服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具体的纠正方法,“号召同志们起来彻底地加以肃清”[3](P78)。《古田会议决议》不仅是红军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文件,也是整个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中央苏区成功开展了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就有关专家根据中央档案馆编辑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统计,从 1928 年至 1934 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各种文件约有466 件,其中涉及到党员干部教育的约占 1/3以上[4](P78)。通过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有力批判,苏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苏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开始懂得阶级、政党、国家等政治概念,明白了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的道理,向往并执着追求苏维埃、社会平等、工农民主等目标,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除了思想障碍。

(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的广泛深入传播。

一是苏区军民建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及大众特色的意识形态宣传等途径,在中央苏区着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比如,明确苏区学校的原则就是开展共产主义教育,使苏区学校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主阵地。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1](P83)中央苏区创办的各式学校被称为“苏式”学校,就是因为学校的教育突出了共产主义教育。由于多渠道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苏区军民广泛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苏区群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5](P28)。

二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理论创新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果。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成果,虽然不是完成了体系化构建的毛泽东思想,但却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央苏区时期的理论形态。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兴国调查》和《寻乌调查》等光辉著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而中央苏区时期根据地发展战略、军事路线、土地革命路线,都是在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点,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解决中央苏区面临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1929年9月中央“九月来信”强调红军开展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的方法,这是最早在党内提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在“二苏大”报告中提出,群众的一切实际问题,都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强调只有切实做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拥护。这些论述使群众路线初步具备理论形态。面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左”倾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三、成就之三:凝聚了苏区斗争和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时刻处于强大的国民党反动势力“围剿”的严峻形势下,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保护以及土地革命等苏区的各项建设,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才能凝聚起革命的磅礴力量,也才能使中央苏区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这个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由强有力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

(一)灌输了苏维埃斗争的革命理论。

推翻原有的反动政权,建立劳苦大众自己的苏维埃政府,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和立足,总要有相应的思想理论基础。因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所以中国的红色政权更要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确保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岿然不动,并取得最终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就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惟一正确理论指导。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向群众灌输什么是苏维埃政府、为什么要保卫苏维埃政府,使群众从心底里接受,并用行动自觉参与到苏维埃政府的建设中来。比如,通过加强“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者皆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6](P773)的宣传,使苏维埃政权人民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促进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动员。经过苏维埃斗争革命理论的灌输,苏区群众的阶级意识大为增强,其阶级情感和阶级心理特征进一步凸显,政治参与意识也不断觉醒,从而接受了革命的行为方式、认同了党的政治模式,使苏维埃有了合法化、稳定化的理论基础。

(二)凝聚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大力量。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群众,将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革命实践的自觉,成为苏区政权建设、军事斗争、经济建设、土地革命等各项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苏区的群众以参加红军为荣,踊跃参军,在人、财、物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保证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江西“瑞金县黄柏区女团员吕群英,一个人就宣传了11名男同志加入‘少共国际师,还带领青年妇女连夜赶制布鞋、草鞋50多双,上面绣着‘参军光荣、‘勇敢杀敌等字样,慰劳新战士。博生县赖坊乡女团员曾月英、黄九秀,水东乡女青年张新秀、李月英、杨玉秀等人,细心地做好公婆的思想工作,全家男女老少愉快地唱着山歌,背着背包,欢送亲人出征”[7](P6-7)。由于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央苏区的面积才能迅速扩大。至1933年,中央苏区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共设有60 个行政县,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 435万,中央苏区成为了“自由光明的新天地”[8](P137)。

四、现实启示: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四大原则

今天,虽然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条件已与以往大不一样,但是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所创造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们仍然有启示意义。

(一)必须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原则。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系统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决定着政党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意识形态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走向,具有能够引导社会潮流的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不断加深。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就已认识到,首先要千方百计地使民众接受党的思想意识,才能使广大民众接受共产党,进而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因而,中央苏区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进展、苏区军民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密切相关。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新挑战新考验,进一步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到事关我们党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上,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党性原则。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我们的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央苏区时期,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成为了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经验。在中央苏区,我们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宣传党的革命纲领、政策和路线;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牢牢把握了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旗帜鲜明地开展舆论斗争,有力地批判了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苏区得以广泛深入传播。

现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根本的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的同时,还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旗帜鲜明地开展批判和斗争。对于一般性争论和模糊认识,不能靠行政、法律手段解决,而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

(三)必须坚持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民性原则。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由于中央苏区地处国民党白色恐怖政权的封锁包围之中,中国共产党便不得不把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粉碎敌人进攻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因此,中央苏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紧紧围绕进行革命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任务之实现,才可以实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4](P9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意识形态工作与打土豪分田地、保卫苏区胜利果实结合起来,制定了一系列维护群众利益的政策,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为苏区群众所接受和支持。

当前,坚持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民性原则,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的思想文化需求,有的放矢开展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意识形态工作既紧扣党的中心工作,又贴近群众需求,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围绕中心与服务群众的统一。

(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意识形态工作充满活力、不断进步的灵魂。中央苏区时期,是我们党在局部执政的首次偿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在历史上并无多少经验可供借鉴。但在较短时间内,中央苏区意识形态工作得以打开局面并取得非凡成效,这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善于工作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是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取得极大成功的重要保证。正如前文所述,这一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理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群众宣传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了开拓创新精神,使党能够最大程度地发动群众、争取群众、凝聚群众。

当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仍然要拓宽思路、创新形式,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保持生机活力。注重理念创新,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局面。注意手段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互联网、手机等新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管控权。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等.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2]袁征.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肖东波.中央苏区党的理论教育[J].求实,2006,(3).

[5]李孝纯,陈始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丰碑[J].红旗文稿,2011,(6).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G].北京:中央档案馆,1991.

[7]张爱萍.忆少先队和少共国际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8]温锐.中华苏维埃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责任编辑 查昆岩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中央苏区成就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燧人氏钻木取火
年轻有为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倾尽全力抓好振兴发展广东原中央苏区的大事
正视差距 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