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文学史之我见
2014-06-18许盼盼
许盼盼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20世纪文学史之我见
许盼盼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本文通过回溯文学史的概念、发展史,见证了在文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下文学史书写走向了更加科学理性的道路。之后对于文学史的发展提出了自身的疑问。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例分析了这类作家的文学史叙述。
文学史观;发展;萧红《呼兰河传》
1882年日本末松谦澄的《支那古文学史略》开启了对我国文学发展历程的科学理性书写,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作最早始于1904年林传甲所著《中国文学史》。自此,古代文学中以作品选集的形式进行的文学记录开始被现代意义上的具有科学逻辑的文学史书写所代替。那么什么是文学史?比较公认的概念是“文学史是依据一定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对相关史料进行选择、取舍、辩正和组织而建构起来的一种具有自身逻辑结构的有思想的知识体系。”①
随着各种文学史版本的相继问世,文学史不再仅仅具有最初的记录文学事件的功能,俨然成为了一种权威的象征。文学史中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论概括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定论,古代记录文学的作品选集中所具有的的感知功能越来越淡化。在文学史书写如此重要的今天,去评说文学史也成为了一种文学研究现象。
1985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提出,这一希冀将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中独立出来的努力开启了“重写文学史”的序曲。1988-1989年《上海文论》邀请陈思和、王晓明主持了系列“重写文学史”的笔谈。“重写文学史”以来,文学史观开始被一些学者所推重。从五四时期的进化论的文学史观,新时期以来逐渐成熟的启蒙主义的文学史观都有很多的论文进行梳理和论述。但是文学史的书写应该是记录文学发生的历史,它有其独特的规律,决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整个文学的发展史就是一种史观的证明史。诚然,一部科学理性客观的文学史需要在正确的史观的指导下进行,但是“指导”思想不能等同于结果。所以关于文学史观与文学史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不再做多余赘述。对于一部文学史的成书,书写者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的因素,文学史书写者所依据的文学史观,书写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等等都会影响一部文学史的内容以及行文的风格。在这些诸多因素中,政治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文学史观的形成,比较为大家熟悉的就是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史对于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等作家的忽略,八十年代以后这些作家被重新写入文学史,一度出现研究扎堆的现象。另外一种现象既是之前一些被肯定,被高度赞扬的作家,随着时代因素的沧海桑田,那些曾经惊心动魄的作品让现代人很难去感知,去再现,比较著名的例子即是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茅盾的评价。从传统的批评标准来看,茅盾作为时代的书写者,其作品的重要意义自然不容忽略,然而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现代读者对于茅盾作品的隔膜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风云变迁,文学史著作也走向了更加理性客观的道路。20世纪以后的文学史著作,很少再出现哪一部文学史忽略哪个作家,而在另一部文学史中我们发现这个作家又占有很大的比重。那么除了这种因为政治原因导致书写如此巨大差异的现象外,有没有一类作家及其作品在不同的文学史观的烛照下都能被写入文学史,只不过是关注的层面不同呢?
事实上,翻阅建国以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史,可以发现这类作品显然是存在的。这类作品之之所以成为各类文学史书写的必然,是源于其作品内容的立体化,思想的多重性。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即是既有人生飞扬的一面,大的宏观意义上的反抗性,也有生命中本然的恒久的一面。这类作家的作品虽然不如鲁迅先生那类大家的作品思想深刻,写人话物入木三分,但作为文学长河中的星,其闪耀的熠熠辉光是任何一个文学史书写者都不能够忽略的。我们以萧红的代表作品《呼兰河传》为例。
①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第三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586.
②钱理群.一代学者的历史困境.读书,1994年第7期.
我们经常受邀为其他医院培训员工。我们平日里与各式各样的社区组织和各式各样的私人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例如北平市社会服务局)。训练有素的员工经常是供不应求,备受欢迎。
③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3页.
老巴说:“年轻的时候是蛮浪漫。你们不在家时,她还对着录音机唱歌。还说要不是生了你们两个,她也能当歌星的。”
注释
建国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研究者大多机械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去研究文学作品。从文学史观的角度而言,注重宏观历史的角度和阶级观的分析,忽略作家的个人因素。研究者大多从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出发,解释了古往今来所发生的文学现象的原始起因和最终决定因素,是一种全新的文学研究的角度,给文学研究以及文学史的书写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面貌。但是过于强调文学作品的最终之因,造成了对于诸多文学作品的片面的千篇一律的解读,显然是不对的。由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革命政权的产生、发展、成熟、胜利相伴随而生,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显得极为敏感。“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的文学运动,就是在工人阶级思想指导下,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向发展过来的”。②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叙述中,文学作品的反抗性主题备受推崇。一些书写个人的悲喜,小人物的忧欢的作品被忽略。这种选择标准使得很大一批作家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像萧红、李劼人等作品主题可以做多面解读的作家,文学史对其的肯定也多在于其主题的现实型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即为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及萧红的《呼兰河传》时,指出“写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呼兰河传》在过去生活的回忆里表现了作者对于旧世界的愤怒,但也流露出由于个人生活天地狭小而产生的孤寂情怀。”③在这里,唐弢肯定得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于卑弱者,小人物因愚昧,生活的困顿而受到的剥削,那些在呼兰这座小城里挣扎的人,只知道来的方向是生,去的方向是死,对于中间这几十年是不是应该全是悲苦却浑然不知。这里显然存在着对于旧社会的一种控诉。可是《呼兰河传》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吸引读者的更多的部分源于情感,源于一种能共通心灵的感知。萧红本身对于生命的困惑,她的对于过往的回忆与留恋,那种搅乱了时空之后仍旧是孤独的情愫都是吸引读者的地方。显然,萧红那种特有的女性的愁思在重阶级分析、集体意识的时代是受到批判的。而今天,多少人看到萧红“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④是被萧红那彻骨的孤独感所感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史著作中很多文学色彩贫弱的作家作品仅仅因为思想主题的反抗性就在文学史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当时的很多文学史的书写都是相当粗率的,这种明显带有时代印记的文学史写作注定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的。
新时期之后,改革开放也带来了文学创作的解冻,自然也催生了新的文学评判标准。全面反思文革时期甚至更早的时期的文学研究成为了一个现象。一度被忽略的作家作品重新被发现。事实上,这一时期和“五四”时期有着某种联系,即由对欧美的隔膜到真正地去接触欧美文化,在文学史观方面,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方面,之前的“苏联模式”被摒弃,很多学者开始借鉴欧美来弥补建国以来文学研究的苍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时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历史主义的,即针对过去反历史主义的做法,要求恢复历史本来面貌;还有一个是‘现代化’的,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这两个字重新定义”。⑤现代开始不仅仅被看做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学的现代性或现代化,实际上包括了从文学语言、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到作品思想内容、审美情趣诸方面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全面深刻的变革和创新”。⑥
当前,我国在环境风险评价方面,已经开始针对处理技术进行研发,呈现特定性的定量模式,并且评价范围具备区域性的特点,可拓宽具体的评价渠道。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国的环境风险评价已经创建了生态系统与生物群落的评价机制,并针对污染物数量进行合理分析,保证在群体与个体分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环境风险评价的复合性作用,不仅可以实现科学的管理工作,还能针对生态风险进行科学评价与控制。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触碰到这类启蒙术语。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以萧红为代表的这类作家,其作品所具有的多面解读性,这是作品本身的魅力,是任何的主题先行的作品都不能够超越的。
在这样的史观的指导下,文学研究重回文本。一反建国以来中国文学研究重思想主题,重文学的单线进化规律的探究,特别注重文学文本的细读。文学研究重新发现了“人”。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研究,都进入了所谓的“新启蒙”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史著作所形成的文学史观也被称作启蒙主义的文学史观。由程光炜、吴晓东等人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谈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时,从多个方面肯定了其艺术成就,涉及萧红特有的阻拒性的语言,更多的笔墨用来描述其对于人性的探究。“萧红这里通过‘看客’的众生相、社会相,揭示了东北世世代代的国民经历着什么样的人生——对待生命、生活、命运的态度和采取这种态度的心理基础及思维形态,在历史文化的批判中,蕴含着改造国民灵魂的愿望。”⑦
共享,不一定是共享经济。我们要知道,共享经济其实是一个资源整合再利用的经济概念,这样的经济思维应该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会导致社会风气的紊乱。要正确的理解“共享”和“共享经济”这两者的概念 ,而不是混为一谈。
④萧红.呼兰河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三十九页.
⑤朱晓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⑥严家炎.新时期十五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
地球膨胀论声称,数百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只有目前大小的60%左右,这颗小型地球的整个表面都被陆地覆盖,当时没有海洋,后来随着小型地球的膨胀,大陆的外壳破裂,海洋形成于大陆之间的空隙中。
⑦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萧红.呼兰河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葛浩文.萧红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版.
I209
A
1005-5312(2014)05-0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