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豆腐汤
2014-06-18钟穗
钟穗
常州人对于美食是极度热爱的。对一个老常州来说,服饰可以不考究,生活可以不“潮流”,但千万不可亏待了自己的舌头。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同样适合来形容常州人对于美食的极度热爱。从一清早开始,常州人的舌尖便开始活跃起来,银丝面、大麻糕(烧饼)、蟹壳黄、加蟹汤包……各类早点琳琅满目,花色繁多。其中,最具风味,最受欢迎的还要数那豆腐汤。豆腐汤本没啥稀奇,全国皆有,只是别处多用作午饭、晚饭时的汤菜,唯独常州人拿它当早餐。这放在全国可能也就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了。
笔者上次去常州,因不习惯在住处吃早饭,在大街上转悠时发现了一家有豆腐汤供应的点心店。不大的店里,一半是厨房,余下的另一半地方放着桌椅供顾客用餐。小店生意奇好,里里外外挤满了人,一缕缕热气从攒动的人头上飘到街上,好一幅热闹的市井风情。
进店候了个空位,要了碗豆腐汤外加一块大麻糕。趁着等汤间隙,便向邻座一位常州老先生打听起了这豆腐汤的做法。听他说,这豆腐汤的用料很普通,不过是嫩豆腐、豆斋饼、百叶丝、油豆腐、鸭血,还有点五花肉末儿。汤里的其他用料可以任意增减,唯独豆斋饼必不可少。豆斋饼,是一种圆圆的小饼,一块钱硬币大小,一面略微凸起,像一座矮平的山峰,为常州独有的特产。精明的老食客会用调羹捞起豆斋饼点数,少于约定俗成的6个,即可理直气壮要求店家补足,足见其在汤里的显赫地位。
制汤时,先放一锅清水,烧开后放入原料,再用山芋粉稍稍勾一下芡,烧熟出锅前,加盐、味精调味就成。
不过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需要特殊的技艺。首先,切鸭血、百叶丝的刀功要过关,须做到下锅滑而不断。其次,原料下锅的先后也有讲究,否则会脱腻无味。勾芡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淀粉的浓稠度直接关系到豆腐汤的口感,芡使汤稍稠,滑腻爽口,但又不能太稠。而市面上的山芋粉大多会有一点杂质,讲究的店家会将其重新淘清过滤,去掉底层的杂质后再用。
煮时,时间要控制好,不能煮太久,不然豆腐会碎,也会失去食材的天然味道。此外,大锅的豆腐汤还要掌握温度,须边烧边添料,确保供应不断的同时,汤可保持原汁原味。
老先生还说,这家小店的豆腐是一大早现做的,底汤则用杂骨熬成,所以味道特别好。数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兴隆,如今要喝他家的豆腐汤,还得赶早,一过上午九点就卖空了。
正说着话,豆腐汤端上桌来。花花绿绿、真材实料的一大碗,确是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对于豆腐汤的理解。瞧那碗里,红彤彤的是鸭血,金灿灿的是豆斋饼,白花花的是豆腐,黄澄澄的是百叶丝,根据口味喜好,再加上点绿油油的香葱末儿,倒上些许醋和辣油,用调羹稍稍一搅……那飘出的悠长香味,就像一曲江南丝竹,让人如痴如醉。
趁热食之,汤不干不腻,咸鲜适口,鸭血细嫩,豆腐滑润。而作为此中“画龙点睛”部分的豆斋饼,因饱吸了汤汁,变得异常细腻滑润,又有微微的弹性嚼头,更让整碗汤变得丰富浓厚起来。若再搭配一块麻糕,咬一口饼,香酥松软;啜一口汤,鲜味穿肠。
这是纯正的常州风味,这是地道的美食享受。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