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个人选择
2014-06-17胡彬
胡彬
上世纪末,我在传统媒体混过十多年,整天假大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除了干着急、痛心疾首,谈不上什么职业乐趣。
世纪交替之际,个人电脑开始在中国登堂入室,与此同时,以集纳和传播新闻为主要功能的几大中文门户网站开通了,电脑从原先的打字机一跃而成为网络传播的终端,新媒体时代由此宣告来临。
渐渐地,有些人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浏览,他们有话要说,要对单向传播的格局发起挑战。很快,他们发现,有一种发言方式叫做BBS,有一个原创话语平台叫做天涯社区。
追忆BBS
直到今天,还记得自己刚上天涯时那种惊奇万分、欣喜若狂——我的天哪,这里可以说真话!而且无需审核,直接就能发上去!如今看来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功能,在当时却无异于天降奇兵,让人们受到巨大的震撼和刺激。
BBS是一个广场化的环境,拥有先天的开放性、大众性,用户依不同兴趣分门别类扎堆聚集,有人倾诉和表达,有人喝彩或批评,探讨与辩论蔚然成风。早期天涯有着良好的氛围——人人平等,彼此友善,透明公正;网友们自发讨论并颁布了行为规则,保障虚拟社区繁荣有序。那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有意义的人物、话题和作品,催生了一批最初流行的网络词汇。众多传统媒体的记者也喜欢泡在天涯上,从中发现题材或线索,给以二次传播。
后来,号称自媒体的博客问世了,一些网络名人开始转移阵地,走上精英化、明星化、领袖化的路线。有人预言BBS要完蛋了,大腕儿都不来了,其实未必。没有大众的响应、共鸣和支持,那些精英明星领袖们成不了多大气候。于是,他们陆续又重返BBS,或者脚踏两条船,并驾齐驱。门户网站的新闻也在改变单向传播模式,开辟互动评论,以此加入新媒体竞争。门户、博客、BBS三足鼎立,各霸一方。这期间,以开心网和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也曾在特定群体中走红过一阵儿,但就像过眼烟云,现如今再提及它们的人并不多。
真正构成冲击的是微博,它不仅来势迅猛,而且率先发动了传播终端的革命,用户不必再依赖电脑和网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浏览、拍摄和发表。微博凭借便捷性集结了最大量的用户群,不仅个人争相使用,企业、政府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也唯恐落伍。微博的普及还带动了智能手机产销两旺,微博本身则成了手机出厂时的标配。
于是又有人说,这回BBS死定了。真的吗?非死不可?
从支付宝风起云涌到余额宝甚嚣尘上,抢钱新军不断登场,但哪家银行死了?只不过民间闲散资金多了些去处而已。同样,媒体传播也在多样化。短平快不可能取代一切,总有人还喜欢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深入表达、理性讨论,乃至长年累月地连载。BBS这个老不死的家伙,虽然被抢了不少风头,但仍然不紧不慢、我行我素地活着。
不过总体上看,大家好景都不长,这是国内所有新媒体共同的命运。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生来就有喜新厌旧的本性,各领风骚两三年已够意思;另一方面,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现阶段的文明程度、信用体系和法律环境,除了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市场、用户暴增之外,并未给新媒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土壤。反过来,新媒体也并未使国民素质得到整体升华,有时还相反。
真的需要这么多吗?
媒体的不断更替,使这个时代充满了可能性,同时也弥漫着不确定性。可能性驱使人们去做各种探索,不确定性也提示人们不必太当真。今年3月8日,马航飞北京客机失踪,所有新媒体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缺乏真材实料和一手资讯的情况下,将传闻、猜测、随机拼凑的信息当新闻来发布。不仅网民,某些权威媒体的官微也这么干,一场灾难成了媒体任意发挥、失责失德的狂欢。
是的,新媒体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但太多了,真的需要这么多吗?表面上每个人都变得见多识广,除了转发,大家聚会寒暄时也有更多共同话题。实质上,人们的见闻、喜好、态度趋向类同,没有多样性、丰富性的社会反而更加可悲。新媒体的信息如同八面来风,过多、过剩、泛滥,相当部分重复、无用且无益,只有大做减法,才能不被频繁打扰和误导。
人的幸福应该是越来越从容,而不是越来越坐立不安。媒体传播日新月异当然挺好,但要是闹得鸡犬不宁,那就走到反面去了。
这些年,不仅眼看着传统媒体江河日下,连当初红极一时的各大门户网站,几乎也成了传统媒体,形形色色的新媒体大有全面来袭之势。
活跃在新媒体背后的是资本,它动摇了我们固有的传媒机制和体系。资本的目标是套现、是增值,而不是我们习惯的意识形态游戏。可以说,互联网诞生以来引发的所有矛盾,都是资本借助技术与传统体制不断较量的表现。尽管传统媒体都在向新媒体转型,但成功案例极少,因为无视市场规律,远离用户选择。新媒体时代,强制订阅、摊派发行、公款消费,那些套路完全行不通了。
手机上网和手机媒体的普遍化,会加速PC的消失,甚至比报纸走得更快。这也将给一些行业和媒体造成毁灭性的局面。当然,消失不等于绝迹,我们不妨看看,从白炽灯、日光灯到LED,在照明技术不断升级的今天,某些特定场合仍在点燃蜡烛。广播一度濒临绝境,谁也没料到,汽车时代(准确地说是堵车时代),又让它绝处逢生。
未来的新媒体应该多样化、智能化、精确化、人性化、个性化。谁喜欢什么就给他什么,不喜欢千万别骚扰;谁搜索什么就得到什么,而不是罗列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东西,以及混迹于其中的真假广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