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肾盂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2014-06-17曹玉华张丽辉刘彥琴赵成民刘旭涛黄带发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骨痛浆细胞骨髓瘤

曹玉华,张丽辉,刘彥琴,赵成民,刘旭涛,黄带发

1.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辽宁沈阳 110016;2.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辽宁 沈阳 11001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缓慢增殖的恶性单克隆B细胞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由于MM恶性增生程度和浸润范围不一,合成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寡及种类亦不同,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M常见的临床表现与骨髓瘤相关组织、器官损伤有关,包括血钙增高、肾功能损害、贫血(Anemia)、骨质病变及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反复细菌感染、高黏滞血症等靶器官损害等[2]。肾脏是MM常常累及的器官之一。肾盂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在临床上罕见。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有效治疗肾盂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1例,本病例因其特殊性、罕见性极易造成误诊。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84岁,因“右肾盂癌术后9年,乏力伴右上臂中上段疼痛1月余”于2010-07-25入我科。入院诊断:右肾盂癌术后;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 II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贫血;痛风。

患者2001年7月出现血尿,伴右腰部胀痛,在我院检查诊断为“右肾盂占位性病变”,8月1日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右肾及右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右肾盂癌”,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白介素、干扰素生物治疗。多次住院复查,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2010年6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臂中上段疼痛,X线片示右肱骨中上段骨膜反应,伴髓腔内低密度,不除外转移;右上臂磁共振成像(MRI)示右肱骨中上段异常信号,不除外转移瘤。我院及辽宁省肿瘤医院均考虑为骨转移,行唑来磷酸抗骨转移治疗。2010-08-06突然出现无尿。化验:血肌酐(Cr)199 μmol/L,后复查血肌酐进行性升高,最高升至627 μmol/L,诊断为急性肾衰,予利尿、保肾、降肌酐、改善微循环及支持对症治疗。患者贫血进行性加重,血红蛋白最低77 g/L。进一步化验,血Kappa链(κ 链)10.36 g/L(正常),Lambda链(λ链)2.8 g/L(轻度降低),血 κ/λ =3.7,尿 Kappa链3.23 g/L(高于正常值160倍),尿Lambda链正常。经我院血液科会诊,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行骨穿及骨活检。第1次骨穿示骨髓成熟浆细胞3%,第2次换部位骨穿见原浆细胞0.5%,幼浆细胞4.5%,成熟浆细胞7%,浆细胞12%,可见双核及三核浆细胞。骨活检回报:切片内原、幼及成熟浆细胞约占造血细胞的40%以上,血清中未查到单克隆IgD。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II期B(κ轻链型)。骨穿病理见图1。

因考虑患者高龄,多发基础疾病,予沙利度胺片口服治疗(自25 mg 2次/d至50 mg 2次/d口服维持)。间断予红细胞悬液静滴、促红细胞生成素3 000~10 000 U,3次/周纠正贫血。经上述治疗,贫血明显改善(至90 g/L),肾功能明显恢复,复查血肌酐波动在160~170 μmol/L左右,骨痛减轻。患者肾衰急性期血肌酐及血红蛋白变化。见图2。长期随访该患者口服沙利度胺片50 mg,2次/d维持治疗病情稳定达23个月。2012年6月患者再次出现急性肾衰,化验血肌酐最高867 μmol/L,考虑MM加重导致肾功能恶化,予血液透析治疗。经血液科会诊,于6月29日始行姑息性沙利度胺联合马法兰 +强的松方案(MPT)化疗,马法兰 2 mg,3次/d,口服1~7 d;强的松30 mg,1 次/d,口服1~7 d;沙利度胺75 mg,1次/晚口服维持。经上述治疗,患者肾功明显恢复,血肌酐降至190 μmol/L左右。该患者共行MPT化疗6周期,2013年4月停化疗。因手麻明显,考虑为沙利度胺不良反应而停用沙利度胺。2013年11月再次出现骨痛加重,血肌酐上升至 326 μmol/L,血 Kappa链较前升高,达8.15 g/L,κ/λ比值再次升高,考虑 MM进展,再次化疗:环磷酰胺0.4 mg,第一天静脉注射;长春新碱2 mg,第一天静脉注射;马法兰 2 mg,3 次/d,口服1~7 d;强的松30 mg,1次/d,口服1~7 d。经此方案化疗2周期,患者肾功能有所恢复,骨痛明显减轻。现该患确诊MM已存活3年余,目前生活可维持自理,卡氏评分(KPS评分)[3]70分,血红蛋白99 g/L,治疗方案有效。

图1 骨穿病理

图2 患者肾衰急性期血肌酐及血红蛋白变化

2 讨论

肾盂癌是发生于肾盂、肾盏的肿瘤,发病率在肾脏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肾癌,男性多见[4]。肾盂癌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为最常见症状,占患者90%[5],其次是腰痛、排尿困难、肿块,部分患者伴有消瘦、高血压、贫血等全身症状。超声是肾盂癌初筛的常用方法。超声造影是近几年开始应用于肾盂癌诊断的新技术,可帮助判断肿瘤的性质及浸润深度[6,7]。CT、MRI、静脉肾盂造影等也是诊断的常用方法。肾盂癌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是肝脏、肺和骨骼[8]。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是治疗肾盂癌的首选手术方式[9]。MM系骨髓中恶性浆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性或其轻链、重链的一种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是老年人较常见的肿瘤。MM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常易造成误诊。

肾盂癌与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上两个毫无相关性的疾病。肾盂癌并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且既往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损害、肾衰的报道中患者年龄都多在80岁以下[10-13]。故本病例因其特殊性、罕见性极易造成误诊。

误诊原因分析:(1)症状缺乏特异性:本病例以骨痛为首发症状,伴随贫血,后出现肾衰。但患者基础疾病为肾盂癌,并伴多发基础疾病,肾盂癌常见并发症为骨转移,故出现骨痛伴局部X线改变时,临床上首先会考虑为肾盂癌骨转移。高龄患者,本身即有肾功减退,合并高血压病,加之单侧肾脏代偿能力差,肾盂癌术后出现肾功不全也不少见。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伴随症状,很多慢性病患者也合并慢性病贫血。故该患者三个MM主要症状特异性均较差,较难与肾盂癌本身疾病及并发症区分,临床极易发生误诊。(2)对MM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缺乏系统分析:临床上常片面理解单个系统的病变,未能把肾脏损害、贫血、骨痛等多系统的症状有机联系起来系统分析。因该患病情复杂,加之有肾盂癌基础,出现上述症状均可用原发疾病解释,如没有多年临床经验系统分析,很难考虑为MM,易误诊为骨质疏松、骨转移癌等老年人多发病。(3)患者对骨穿检查较难接受。多部位骨穿是本病诊断的另一关键。一些患者存在恐惧心理,拒绝骨穿检查,导致临床诊断困难。还应注意的是,因MM病灶呈跳跃性,故临床上常需多部位多次活检才能确诊,故对临床上高度怀疑为MM患者,多部位骨穿非常必要。不能因一次骨穿结果阴性否认MM诊断。

本病例的另一经验是对高龄老人进行姑息性化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对MM化疗多集中在普通年龄组,对大于80岁高龄老年患者化疗的报道极少。本患者确诊时即为多发性骨髓瘤III期B患者,开始选择用沙利度胺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病情稳定期达23个月。在疾病进展后换用2种方案姑息化疗,并予积极支持治疗,患者耐受良好,骨痛有所缓解,病情得以控制,提示有选择地对高龄老年患者进行姑息化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Kyle RA.Plasmacell disorder.In:Harrison 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M].14th.McGraw:Hill Inc,1998:962 -965.

[2]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J].中华内科学杂志,2113,52(9):791 -795.

[3]Arogundade FA,Zayed B,Daba M,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and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in patients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J].J Natl Med Assoc,2004,96(12):1661 -1667.

[4]Cozad SC,Smalley SR,Austenfeld M,et al.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renal pelvis or ureter:patterns of failure[J].Urology,1995,46(6):796 -800.

[5]张岐山,郭应禄.泌尿系超声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09-112.

[6]茹翱,田新桥.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及其主要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5):694 -696.

[7]McArthur C,Baxter GM.Current and potential renal applications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J].Clin Radiol,2012,67(9):909-922.

[8]Messing EM ,Catalona W .Urothelial tumors of the urinary tract.In Campbell’s urology[M].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1997:2327 -2410.

[9]Katz R,Gofrit ON,Golijanin D,et al.Urothelial cancer of the renal pelvis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atients[J].Urol Int,2005,75(1):17 -20.

[10]袁新科,肖平,凌光辉.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急性肾衰竭35例临床分析[J].肿瘤药学,2011,1(4):356 -358.

[11]梁伟,熊祖应,罗琼,等.18例多发性骨髓瘤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7):626-628.

[12]高大,肖镇.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的临床研究[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10):604 -606.

[13]Moumas E,Hanf W,Desport E,et al.New insights in the treatment of myeloma with renal failure[J].Nephrol Ther,20l1,7:457-466.

猜你喜欢

骨痛浆细胞骨髓瘤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浆细胞唇炎1例
蒙药二味杜仲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研究
鞘内连续注射吗啡和地塞米松在癌性骨痛中的疗效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