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校内现有资源实践教学探索Ⅱ

2014-06-16王琳童海滨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王琳 童海滨

摘 要:实践教学是使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踏入社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也起着桥梁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更牢固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专业知识,针对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校内现有资源进行实践教学,进行了典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探索。通过对身边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制作手工作品,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校内 实践教学 手工作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39-02

实践教学是使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踏入社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也起着桥梁作用。我们在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校内现有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我们进行了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学校及学院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改善了实验室硬件条件,使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操作和使用新机器设备的机会。另一方面,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对于一些必要实验,像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过程采用模拟仿真实验系统,让他们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生动形象地了解了固体废物管理全过程,从收集、运输、预处理、处理到最终的处置过程。这些都促进了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有力结合。其次,我们利用学校的现有的其他条件,积极进行校内现有资源的实践教学探索。

因此,在校园垃圾收集路线设计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典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探索。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也就是对身边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制作手工作品。一方面在班内进行交流之外,另一方面还利用学校的橱窗、地球日的时候进行展示交流。学生们自行进行了分组,分别进行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手工作品的制作。我们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每组同学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从制作材料、制作过程、作品的功能等方面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1 地球仪

制作材料:废旧铁丝、废广告纸、废泡沫、废塑料袋、废旧饭盒等。球体的主要框架由废旧铁丝做成,铁丝表面由废弃的广告纸糊成。地球仪的C型框架由多层废纸粘接在一起制作而成,而地球仪的底座是由一个废旧的泡沫制作,泡沫外围是一个纸盒。其C型区域和底座的结合处由两个废旧瓶盖制作,地球仪表面更是由多种材料构成,主要是饭盒、废纸、塑料袋等。整个地球仪表面图案与以往见到的不同。首先在地球仪的C字区上显示了我们的创作主题“Make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me”——“为你、为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其次,整个球体被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美景,并有一条弯曲的河流贯穿整个地球仪,是以黄河性状——“几”字形设计的,春天的底色是嫩绿色,画面主要是翠绿的小草和美丽的小花朵,刚发芽的树木及初融的河流组成;夏天的底色是浓绿色,主要是由一个漂亮的湖泊构成,周围是丛丛小草,草丛中鲜花盛开,另外草丛深处还有藏着一只青蛙;秋天以黄色为主,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树叶及累累硕果,一派丰收的景象;冬天则以白色为主色调,一片雪的海洋,一个小屋前堆着两个雪人,屋外的松林被冰雪覆盖,一幅洁净、宁静的景致。该地球仪的主要价值是观赏,它向我们传递着: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美丽,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份美丽,让地球的明天更美好。

2 七色风铃

制作材料主要是:小药瓶、废旧风铃、绳子、废旧彩纸。用绳子将小药瓶串起来,为了美观,设计了弧度并放入了彩纸,最后串上废旧风铃的小金属管,用绳子将其串起来,一个七彩风铃就做成了。将其挂在房间,风一吹叮当作响。

3 小猪储蓄罐

制作材料:废旧矿泉水瓶、颜料、透明胶、丝带。将4个500 mL的矿泉水瓶的上部分剪下作为小猪的腿,用一个大的矿泉水瓶作为小猪的身体,将“腿”用透明胶粘在“身体”上,在“身体”上挖一个小洞用来投放硬币,然后给小猪全身涂上颜色,待颜料干后,给小猪画上眼睛、鼻子,系上丝带,一个可爱的小猪储蓄罐就完成了。小猪憨态可掬,放在桌子上既美观又实用。

4 牛仔风情

制作材料:旧牛仔裤、废包装盒、胶带、针线、订书机。

4.1 相框

截取牛仔裤后兜(带图案)部分适宜大小,将其覆盖在一个15 cm×20 cm的盒盖上,用订书机将布与盒盖固定,并保持平整。在盒子左上角缀上一个小蝴蝶结,内部可放上照片,置于桌面,温馨美观。

4.2 鞋垫

比照38码鞋垫剪下相应大小的4块牛仔布,两两缝在一起,四周用针线缝紧,中间再用线缝密实一些,这样的鞋垫质地柔软,穿着舒服,透气性好。

4.3 杯垫

剪取2个相同大小直径10 cm的布块,中心挖空直径约4 cm的圆,用裁成的细条叠拼成交错图案,四周用线缝好,可用来放置水杯,隔热效果好,且美观实用。

4.4 钱包

裁取牛仔裤上绣花部分作为正面,缝制一个钱包,上面缝制线道,类似于古代香袋或荷包。可用来装MP3、钱及其它物品,古典美观实用。

4.5 收纳盒

用一个纯牛奶盒截取一个长方体,外面用彩纸固定,粘上小蝴蝶结,置于桌面上收纳一些小物品,美观实用。

5 卡通小牛

制作材料:卫生纸中间的废旧纸筒、硬纸板、颜料、一角钱硬币、线等。巧用线和一角钱硬币,制作一头卡通小牛,使牛头可以自由晃动。卡通小牛非常可爱,观赏性、娱乐性很强。

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不管是讲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大家都兴致高涨。这样的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切切实实就在自己身边,对各种知识不再感觉到脱离实际或者是深奥难懂,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具有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将这样的实践教学引入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教学效果。该实践教学的效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以后尽可能多地引进实践教学,争取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能使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并牢固掌握。学生从自己设计、寻找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整个过程都是由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这些实践性环节的设计,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艳,周毅,王建飞,等.《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2,39(11):52-53.

[2] 吴卫芬.积极探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的快乐实践教学[J].时代教育,2010(9):260.

[3] 王琳,童海滨,郭廷忠,等.《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校内现有资源实践教学探索Ⅰ—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校园垃圾收集路线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 2012(19):153-154.

[4] 王琳,郭廷忠,童海滨,等.《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18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