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同教学模式下的高效数学课堂
2014-06-16林雪
林雪
一、方面性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建构的复杂过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信息的加工、转化及其自我的重新调整,都是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将原有信息组合打乱之后的再一次组合。那么,学生多方面知识的储备,就构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仓库。学生在推理、运算、表述的解题过程中,往往就表现为对多方面知识点的取舍与组合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不断地鼓励学生变换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形成学生自己的解题策略,从而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后的一道判断题是:“如果一个数与真分数相乘,那么积就小于这个数。”多数学生认为这句话正确。这时,教师引导:“同学们把‘这个数的范围考虑完了吗?”于是一位学生举手说:“当这个数为0时,这句话错误,因为0乘以任何数积都等于0。”教师下结论:“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但要考虑一般性,还要考虑特殊性。”在学完“分数除法”后,教师出一道题:“如果一个数除以假分数,那么商就小于这个数。”这次学生从方面性上全面考虑且分析透彻:一是假分数有大于1和等于1两种情况,一个数除以1还等于原数;二是除数为0时商等于0。
二、角度性教学模式
1.多角度的解题思路使思维精益求精。
一个学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存在着角度上的差异。因此,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学生彼此间不同的见解,使个体独特的思维角度上的智慧为群体所共同分享,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习思路,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进行“250×36”的简算时,有用乘法结合律的:(250×4)×9=1000×9=9000;有用积不变规律的:(250×4)×(36÷4)=1000×9=9000;有用乘法分配律的:250×36=250×(40-4)=250×40-250×4=10000-1000=9000。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多角度思维并鼓励其相互交流。但是,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角度上的计算方法更为简便,更易于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精益求精、取长补短。上述解法中的乘法结合律的角度是最为简洁的解题思路。
2.多角度的解题思路使思维向前拓展。
在思考过程中,多角度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得出最简洁的算法;在做题过程中,最简洁的算法则需要向纵深处拓展。学生不但要掌握方面性知识点的组合,更需强调方面性知识点的组合,从而达到对信息的加工、转化,以及自我重新调整的、真正有效的向纵深处拓展。这样,教师在确定简洁思路角度后不要急于回答,而要把问题踢回学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操作、讨论、交流与分析,使学生自行解决新组合、新问题。如此以“问”引“问”,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连续思考,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增进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在《圆柱的侧面积》教学中,教师拿出几个圆柱形食品罐(有商标的与无商标的若干),问:“怎么能求出圆柱侧面积?”学生答:“展开圆柱侧面。”又问:“侧面怎样才能展开?”学生思考、讨论后决定揭下商标纸,但侧面展开后发现形状互不相同,于是引出问题:“怎样求侧面展开的面积?”让学生找寻计算各种几何形体所需的条件,再引出问题:“计算圆柱侧面积用什么方法?求圆柱侧面积是不是都要这样做?”最后促使学生认识到:侧面展开仅是推导计算的方法,实际计算时并非一定要展开侧面。这样以“问”引“问”的提问、探讨与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模式,就能使教师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比原先多得多的教学任务,快捷实现教学目标。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对教师而言可节省大量备课时间,并且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大幅度增加课堂教学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对学生来说,就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学到比原先多得多的知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使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多媒体模式教学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加深知识理解的程度,加强知识记忆的强度。伴随现代化教育中教学手段的日趋科技化,使得突破一些难点问题事半功倍。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模式的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率的方法。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模式的运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立体式空间想象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使学生从空间立体结构轻而易举地过渡到意识抽象结构,最终构建了抽象与形象融为一体的知识结构的建模。
例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向来是个相当复杂、难懂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具极不容易讲解清楚,费时费力,且程序繁琐。然而采用多媒体模拟的剪拼,将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等,进行了多次展示,使得一个复杂的圆变成一个简明的矩形,在有限时空内快捷妥善地化曲为直得出圆面积公式,多媒体渗透了极限思想。此前,周长公式是用绳子测量大小不等的圆,得其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个3倍多一点叫圆周率,于是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面积公式则是把圆片对折成两个半圆,后再将每个半圆沿着圆心等分为若干份(分的越多越好,现在的分法即采用上述计算机模拟剪拼的多次展示),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形状,此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因此,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这样,既有效地将难点突破,解决了教学重点,又将教学过程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结构变得形象而直观,简洁明了,便于计算,从而使学生从厌恶学数学转变为乐意学数学。
伴随课改向纵深处发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逐渐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推陈出新,继承而创新,在已有的发散性教学模式上激发学生从多方面着手,在已有的诱导性教学模式上激发学生从多层次角度出发,在已有的立体性教学模式上激发学生向结构的组成方面探索,而多方面、多层次等包含了事物及思维的全方位,故上述方面性、角度性与多媒体三种教学模式,则成为较为全面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市首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