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市镇的发育
2014-06-16王爱民李靖莉
王爱民,李靖莉
(滨州学院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山东 滨州256603)
市镇是中国近代城乡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反映。目前关于近代中国的市镇研究,多集中于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把华北地区市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成果也为数不少,但对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市镇发展尚无专门论述。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市镇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今不揣浅陋,对此问题略作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集市与市场的发育
市镇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商品交易场所,属于农产品的集散地和贸易的集中区,具有一定的商业辐射能力。“广义的市镇按其规模大小又可分为‘市’和‘镇’两种类型:‘市’规模较小,其经济辐射范围也较小,以满足乡邻之间的余缺调剂和交换需要为主;‘镇’是比‘市’高级但低于‘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一般规模较大,经济辐射范围较广”①王玉茹,郭锦超:《近代江南市镇和华北市镇的比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集市数量、规模不断扩大,交易品种增加。部分较大的集市逐渐发展为镇。
(一)集市和镇的发育
1.乡村集市的发育。“市”在不同地区的名称各不相同,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通常指乡村集市。乡村集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进行市场交易、互通有无的主要形式。“近代乡村集市,因开市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期市、常市、不定期市和半定期市”②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定期集市是指有固定的集场和集期的集市,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集市主要属于这种形式。
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人口居住于乡村,商品的集散主要以农村集市为主。民国前期,集市得到充分的发育,突出表现为集市数量的增加。抗战爆发后,受战事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集市贸易有衰落的趋势,因此,本文探讨的主要是抗战全面爆发前的情况。清末及民国前期各县市镇分布情况列表如下:
表1 光绪末年至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市镇数量变动统计表①光绪末年集市和镇资料来源于张曜等修撰《山东通志》,民国四年山东通志刊印局铅印本,第261-622页;民国时期集市资料来源于民国时期各县县志,因滨县、蒲台县、长山县没有修志,《高苑县志》没有正式发行,资料暂缺;民国九年镇的资料来源于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1920年印行,第27-122页;民国二十三年镇数据来自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由于来源不同,上表的统计数字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另外,表中所列民国前期集市数见于各县县志,但各县修志时间不一,加之部分县集市资料阙如,在进行比较分析时,可信性要稍打折扣。但是总体而言,多数数字的来源有可靠依据。根据上表统计,光绪末年,黄河三角洲14县共有集市162个,平均每县11.6个。民国前期,有资料记载的8县共有定期集市214处②因各县县志出版时间并不一致,加之部分县资料阙如,较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误差。,平均每县26.8个(庙会并非经常性集市,未统计在内),数量较光绪末年增长1倍有余。可以看出,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集市数量较光绪末年有较快的增长。
集市是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农村贸易的主要场所。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集市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多,而且表现为规模的增大和交易种类的增加。集市有大、中、小之分。中小集市“总其买卖货品,要不过附近居民必需品与农具耳”③胶济铁路管理局车务处:《胶济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分编·长山县》,青岛:文华印刷社,1934年版,第8页。。较大的集市则上市商品种类繁多,包括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和多种土特产品等。如惠民县大集集市规模远较光绪年间为大,一般集市平时约有五、六千人,旺季万人以上。每集粮食上市量达四、五万斤,大牲畜几百头,乃至上千头④山东省惠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惠民县志》,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92-293页。。利津县较大集市的上市商品,除粮食、木货、牲畜、柴草外,还有棉布、杂货、染料、蔬菜和肉类。粮食市和牲畜市除本地及临近的沾化、无棣等县外,还有来自博山、昌潍甚至烟台、大连等地的客商⑤山东省利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利津县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320页。。可见,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集市贸易之发达。
民国时期集市的发展还表现为集期的变化。一般而言,交易需求的增加会使得集期间隔变短。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县集市多为每旬2集,与清末比较集期间隔明显变短。在《光绪惠民县志》记载的12个集市中,每月2集的有4个,其余8个都是每旬1集⑥熙龄修,邹恒纂:《光绪惠民县志·地舆志·集镇》(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而到了民国前期,惠民县35个集市中有3个变为每旬3集,3个集市每旬4集,县城内的城隍庙、北行宫会甚至成为每日有集的常市⑦王鸿绩、赵仁泉修,阎容德纂:《民国续修惠民县志·产业志·商业经济状况》,1936年,稿本。。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邹平县,有3个市镇的市集由5天1次改为5天2次。市集日期间隔时间的缩短,是一种经济需要的表现,这种经济需要促成不是定期营业而是每天继续营业的住商存在⑧章友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75页。。这些情况表明,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的一些较大集市逐渐由定期集市向常市转化。这种转化,就是集市发展为镇的过程。
2.市镇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原有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较大集市也逐步发展为新的市镇,市镇的数量增长很快。根据表2统计,光绪末年,黄河三角洲仅有10个镇,而到了民国九年镇的数量就达到了53个,民国二十三年更是达到113个,其增长速度远超同时期的集市。
民国以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最重要的商业集散地是长山县周村镇。周村自古以来就是鲁中商业重镇⑨张玉法:《民国山东通志》,济南:山东文献杂志社,2002年版,第1394页。。19世纪30年代初,周村仍为鲁北地区的“商业中心”。当时全镇共有居民7000余户,人口37400余人,工厂作坊和商号店铺共计2200家,加入商会的工、商业户约1700余户,市场全年贸易额约3000余万元。周村输出的主要是附近各县所产棉花、粮食、花生、鸡蛋、布匹等农产品,输入的则主要是煤油、面粉,糖、烟叶、木材、铁、纸烟、陶瓷、火柴、布匹、纸张、肥料、竹器、文具等工业品。这些输入的商品主要分销到高苑、博兴、桓台、广饶、邹平、齐东、青城、惠民、滨州、蒲台、利津等地,成为重要的区域性集散市场①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6-167页。。
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过程,尤其是棉花生产专业化,形成了多个产地市场,使得部分集市规模和功能扩大而跃升为镇。如高苑县田镇,原为高青县一小集市,民国时期成为高苑县境内大镇,镇内有居民1000户,5000人,大小商号20家,杂货居多,棉花交易最盛。高苑植棉6万亩,产值近47万元,其棉花交易半数集中于田镇。“华新青厂,在高苑城里及田镇两地,设有华新青厂办花处,每届棉花上市之际,即行派员收买各小轧花厂,前往接洽,代为收花”②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山东棉业调查报告》,民国廿四年调查,第75页。,使田镇成为棉花集散重镇。滨县是鲁北地区棉田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县,年植棉约235000余亩,产量年约9万担左右③《山东棉业调查报告》,第63-64页,第73-74页。。滨县所产棉花主要通过北镇加工和运销。“北镇有花行十四家,每年每家约收市斤四十万斤左右。除以上十四家花行外,尚有轧花店四十余家,……每年往北镇收花,自济南来者有崇实、慎昌、义兴、中棉历计划等家。”④《山东棉业调查报告》,第63-64页,第73-74页。。北镇年运销棉花约十五万担,成为黄河下游北岸一带棉业运销的中心。孙家镇古名梁邹,地处小清河南岸,以棉区见称。集市每五日一次,“逢期遐迩咸来,交易远达数十里”⑤胶济铁路管理局车务处:《胶济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分编·邹平县》,青岛:文华印刷社,1934年版,第9页。,与田镇并称两大棉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集市逐渐发展为大镇,如博兴县幸福镇乃“邑中一市镇也,每集市日,柳货交易甚盛。簸箕、条筐、婆罗、条篮,畅销于临近各县,……每年出品产值六万余元”⑥胶济铁路管理局车务处:《胶济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分编·博兴县》,第6页。,而成为重镇,商业规模远超县城。上述田家镇、孙家镇、北镇等也成为商业活动超过县城的重镇,其商业辐射功能都超出本县范围,长山县周村镇更是成为鲁中地区重要商埠。商业重镇与政治中心的分离,是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气象,在民国时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市镇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集市还是镇的数量,民国前期都较光绪末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黄河以南地区,市镇增长尤其迅速。民国时期黄河以北各县集市资料大多缺乏,暂不作比较。但是从镇的数量来看,黄河以南各县普遍高于黄河以北地区。据表2统计,民国九年和民国二十三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镇分别为0.21个、0.41个,在黄河以南7县中,邹平、齐东、青城、高苑4县都高于这个数字,而黄河以北6县除沾化外,万人拥有的镇数都较低。每一个市镇都要辐射一定数量的人口,单位数量人口拥有的市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地的经济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单位数量人口拥有的市镇数越多。
表2 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各县万人拥有市镇数量统计表⑦因民国九年和二十三年缺乏人口统计资料,故分别以民国七年和二十二年进行统计。资料来源于滕泽之《山东人 口史》,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1991年版,第195-216页。
市镇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民国前期,在山东省市镇密度最大的(密度为10-42镇/每千平方公里)30个县中,黄河三角洲地区有5个,分别为高苑、青城、邹平、齐东、长山,全部位于黄河以南。集镇密度为5.8-9.9镇/每千平方公里的县山东省共26个,其中包括惠民、蒲台2县。集镇密度为3-5.7镇/每千平方公里山东共36县,广饶、博兴、滨县、沾化、阳信、无棣属于此类。集镇密度为3镇以下/每千平方公里的地区共16县,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利津县归为此类⑧从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第129-130页。。可见,无论是按市镇密度还是按单位人口拥有的市镇数量统计,黄河以南都较以北地区为高。
黄河以南各县市镇数量之所以多于黄河以北各县,是因为黄河以南地区经济水平明显高于黄河以北地区。近代以来,随着胶济铁路的修建,铁路沿线的周村、张店、辛店、潍县均发展为重要的工商业城镇。临近这些城镇的黄河三角洲南部各县,较早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靠近经济重镇的地缘优势,也使得这些地区有发展工商业的优越条件,成为黄河三角洲南部各县市镇密集的根本原因。
同时期的黄河以北各县,尤其是东部地区,由于土地瘠薄、农业生产水平较为低下;距离大城市较远,缺少大城市的辐射带动;远离铁路和交通干线,对外交往不便,生活较为闭塞,由此又导致了观念较为保守。如惠民县“土性沙松,质含斥卤,民多贫瘠,户少巨富”①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1920年印行,第124页,第135页,第141页。;无棣县“地处海滨,普通人民,类多贫瘠”②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1920年印行,第124页,第135页,第141页。;滨县“民情驯善,颓靡不振,……全境衣食丰足者不过占十分之一”③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1920年印行,第124页,第135页,第141页。。其他各县也大抵如此。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造成黄河以北地区市镇发展较南部各县缓慢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表1和表2的统计,民国前期,黄河以北的沾化县市镇数量较光绪末年有了大幅度增长,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黄河以南各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沾化商品经济的发达。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移民的迁入,人口不断增加,交易需求的增加导致集市数量的增长。另外,在民国前期,沾化有集市和镇共45个,数量较多,但沾化县地域广阔,人口分布稀疏。民国时期沾化面积约2430平方公里④民国廿四年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编《山东棉业调查报告》第60页记载为“九千七百二十华方里”,约 2430平方公里。,远较黄河三角洲其他多数县为大,而其人口只有16万左右,人口密度非常稀疏,乡村之间的距离较远。集市的间隔往往取决于买者和卖者所愿意离开居住地前往的最大距离。在交通相对落后的民国时期,人们的活动半径有限,主要服务于当地村民的农村集市,服务半径不可能太大,因而只有增加集市数量以满足村民需求。还有,在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口的居住反而更为集中,一些较大的村落有条件上升为镇,这是沾化县市镇较多的原因。
二、黄河三角洲市镇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的商品化是促使黄河三角洲地区市镇发展的第一诱因。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品大量倾销并逐步占领中国市场,洋油、洋布等廉价产品的大量输入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农民为了获取这些商品,就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农产品来获得资金。在世界市场的刺激下,农产品开始向国外和国内其它区域输出,且输出的品种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快。据统计,华北地区“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中经历的商品化程度,至少相当于过去三个世纪”⑤[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4页。。黄河三角地区位于华北腹地,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民国时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伴随着传统农耕经济的逐步解体,经济作物棉花、花生、大豆、烟叶等种植面积扩大,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也出现商品化的趋势,如惠民县有72%的小麦用于出售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上海:黎明书局,1933年版,第634页。。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必然导致交易活动日趋活跃,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市镇的繁荣。
棉花是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输出的最主要的商品,在黄河三角洲市镇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河三角洲是传统的植棉区域,民国初的山东省政府就已经开始了棉业改良。1926年,齐东棉场成立,进行了棉种选育等工作,推广优质良种,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据山东省第二棉业试验场(即今之齐东棉作改良场)年来曾在齐东县作各种农作物之经济调查报告,历年各种作物之收益,以植棉为最多。……在民国十九年以前,棉作之收益较普通农作物之收益,高出一倍”⑦《山东棉业调查报告》,第39-40页,第53页,第116页。。因为有利可图,黄河三角洲农民的种棉积极性高涨,齐东、邹平、高苑、博兴、广饶、滨县、蒲台、利津、沾化、惠民等县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区,“全区植棉面积在百万亩以上”⑧《山东棉业调查报告》,第39-40页,第53页,第116页。。集中于张店之棉花每年“约13万包,自高苑、博兴、广饶来者,约占三成;自邹平、齐东、章丘来者,约占二成;自滨县、蒲台、利津来者,约占五成”⑨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东省》(戊),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版,第171页。,各县运往济南的棉花年约40余万担⑩《山东棉业调查报告》,第39-40页,第53页,第116页。,足见黄河三角洲棉业之发达。
大量的棉花外销,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形成一些规模较大的产地市场,上述高苑县田镇、滨县北镇、邹平县孙家镇都因为棉花购销中心的地位成为大镇。滨县里则、杜店,博兴县博昌镇,齐东县城、吴庄,蒲台县旧镇、小营等,也因为棉花运销发展为较大的市镇。
(二)交通运输的影响
1.胶济铁路的影响。一般而言,铁路沿线往往会集聚大量的人口和商业活动,对市镇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临近胶济铁路的邹平、长山、高苑、青城等县,市镇密度就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除了棉业的影响之外,胶济铁路的修建对邹平、长山两县市镇数量的增长功莫大焉。但是,就个别市镇来说,铁路的修建却可能对其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其中周村的兴衰深刻表明了铁路对城镇发展的双重影响。周村镇自康熙年间成为名闻遐迩的商品集散地和丝织业中心。直到清朝末年,周村都是鲁中乃至山东省重要的商业中心。1906年,周村与济南、潍县同时开埠,成为山东最早开埠的重镇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胶济铁路通车后,周村的商业功能逐渐被新发展起来的济南、张店等地取代。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周村镇莅遭战乱,被军阀吴大洲占领,大量商号迁移外地。1923年,周村又遭遇火灾,市场日趋萧条。但是随着周村的衰落,长山县的其他市镇却发展起来,全县从1920年的仅有1个商埠发展到1934年的7个镇。邹平也因“距周村较近,商业贸易,几全被其所夺”①《山东棉业调查报告》,第57页。,民国九年时仅有4个镇,而民国二十三年,就已经发展到15个,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仅次于齐东县的城镇集中区。
2.河流运输的影响。民国时期的黄河三角洲,黄河航运非常发达,沿岸的齐东、惠民、青城、滨县、蒲台等县因得航运之利,市镇发展就比较迅速。如齐东县城(今邹平台子)因为是当地花生输出济南的集散地而成为重要的镇。惠民清河镇虽然有所衰落,但仍是黄河三角洲黄河北岸一带重要的码头。惠民县榆林镇、归仁镇,滨县尉家口、北镇,蒲台道旭、十里堡,利津小街、县城、王家庄等处也因为位于黄河沿岸,成为县域农产品输出和工业品输入的集散地,发展为较大的市镇②樊如森:《民国以来的黄河航运》,《历史地理》第二十四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7页。。
与黄河毗邻的小清河流域也是市镇密集分布区。光绪十七年(1891),小清河全线疏通。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在河道上建闸门11座,航运能力大大提高。小清河之疏浚密切了黄河三角洲南部各县与省城济南和山东腹地的交通,为鲁北农村经济的振兴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民国以后鲁北地区市镇的迅速发展也有赖于此。小清河流经的地区包括有章丘、齐东、邹平、长山、桓台、高苑、博兴、广饶、寿光等九县,其中有五县属于山东集镇密度最高的第1类③《近代冀鲁豫乡村》,第140页,第124页,第129-130页。。如位于齐东县城以西的归苏镇,“居小清河岸,上通黄台桥,下通羊角沟,水运便利,为全县货物集散中心”④《民国山东通志》,第274页。。孙家镇也是小清河重要码头,是邹平土货外运的集散地。广饶县石村镇也成为利津、蒲台、沾化棉花外运的中转站,对临淄商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三、结语
市镇发展是经济活动的产物。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农产品生产逐渐出现专业化的趋势,尤其是棉花生产的商品化和专业化,在各县形成了一些专业市场和集散中心,这些集散中心逐渐发展为大的市镇。同时,农产品的商品化、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使得农村集市日趋繁荣。此外,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自然环境的差异、距离大城市的远近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影响着市镇的发育。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黄河三角洲南北部地区市镇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另外,单纯从集市发展来看,与同时期山东其他地区相比,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对滞后。1912-1937年,山东平均每县集市数在39.8个左右⑤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黄河三角洲地区集市数量约25.6个,比山东平均水平要低。但是,从镇的分布情况来看,民国九年时,山东108县,共有镇441个,平均每县4.08个。黄河三角洲14县,共有镇53个,平均每县3.79个,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⑥根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统计。;而到了1934年,山东全省共有镇854个,平均每县7.91个。黄河三角洲共有镇113个,平均每县8.07个,已经超出全省平均水平⑦《近代冀鲁豫乡村》,第140页,第124页,第129-130页。。这些情况表明,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城镇发展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同时也说明黄河三角洲商业城镇的发育水平要超过农村集市,这是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与发达的江南地区相比,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市镇密度较低。20世纪初期,江南地区共有城市7座,农村乡镇大约1383个,平均每千平方公里有乡镇27.8个⑧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而同时期,“华北冀鲁豫平原民国时期共349县,面积为434577平方公里,人口约6266万,重要集镇大约有2248个,平均每千平方公里有集镇5.2个,每193平方公里有一座集镇,集镇间距约14公里”⑨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市镇密度要高于华北地区的平均值⑩《近代冀鲁豫乡村》,第140页,第124页,第129-130页。,但除黄河以南部分县外,其他各县要远远低于同时期的江南地区。同时,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城镇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不高,与江南地区城镇高度专业化也形成明显的对比。这些情况都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市镇化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