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困境、成瘾消费与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2014-06-16辛纳

东岳论丛 2014年8期
关键词:院团个体资本

辛纳

(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100)

近年来,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我国以政府为主导对以国有文艺院团为主的国有文化单位进行了改革。以培育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为目标的改革取得了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等重大阶段性成果。然而,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后并没有立即焕发出活力,更有不少国有文化单位换汤不换药,内部机制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暮气沉沉。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绩效的形成和展现?

实际上,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要获得成功,既要遵循文化产品的生产规律,更要紧紧盯住文化消费的特点和文化市场的需求。经常性的处于财务困境中是文化供给者的一般性特征,文化需求的累积性和漫长性是文化消费市场的基本特征。我国的文艺院团更有着陷入困境的自身的体制机制原因,改革要获得成功就要消除自身弊端适应市场要求。本文从文化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运用消费成瘾理论将文化的供给和需求连接起来,进而对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方向。

一、研究综述

1、文化行为的经济特性

对艺术和文化进行经济分析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这个领域的研究是从探讨文化部门尤其是偏离大众口味的高雅艺术面临的财务困境开始的。公认的研究起源为1965年威廉·J·鲍莫尔(William J.Baumol)和威廉·G·鲍恩(William G.Bowen)发表的《表演艺术:经济分析》一文,他们认为“与制造业不同,艺术产业中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并不能抵消整个经济中工资上升的幅度”。随后文化经济学领域的文献不断涌现,詹姆斯·海尔布伦和查尔斯·M·格雷(2007)首次讨论了美术和表演艺术(主要是非营利机构)的经济学特征和美国联邦、州、地方等各层级对艺术的公共政策。他们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是影响艺术参与率的最重要的因素,表演艺术的特有特点是供给上的生产力滞后引发的财务问题和需求中的累积偏好即“逐渐养成的嗜好”引发的消费群体培育问题。

大卫·赫斯蒙德夫(2007)指出,文化产业有高风险、生产成本高但复制成本低的准公共物品等特征,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的运作需要采取以下策略:生产大量作品以平衡失败作品与畅销作品,强化集中整合、知名度宣传、人为制造稀缺和格式化(明星体制类型化系列作品)等措施的统筹使用,实施对符号创作者从宽控制但对发行与市场营销从严控制的差别性对待措施。戴维·思罗斯比(2011)指出,经济驱动力和文化驱动力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两种重要力量,经济驱动力是个人主义的,文化驱动力是集体主义的,因此文化政策的制定应该同时考虑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M.Bj∅rn von Rimscha(2012)则表示影院娱乐需求与经济状况无关,因此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化经济结构的功能。

2、内生性偏好

对于内生性(时间依赖)偏好的研究,一般认为可追溯到Ryder and Heal(1973)的成果。Ryder and Heal(1973)将“时间依赖”偏好应用到新古典最优经济增长模型中,这种时间偏好的研究方法随后被应用到金融、商业周期等领域。Ferraguto和Pagano(2003)依托于Ryder and Heal(1973)的研究,给出了跨期依赖偏好和“AK”技术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Becker and Murphy(1988)运用相应商品消费情况代表消费的内生性偏好,构建了理性上瘾的数学模型,指出了潜在上瘾与临近互补性(过去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提高了当前消费的边际效用)正相关,成瘾性商品的长期需求比非成瘾性商品的需求更有弹性。近年来的文献开始关注时间偏好速率的作用,Drugeon和Wigniolle(2007)论证了上瘾的整体过程、厌足现象、事件偏好的速度特征和消费动态,认为跨期依赖偏好的研究方法对于培育和发展文化消费并进而解决文化单位面临的财务困境大有裨益。

3、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目前,国内关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的文献中,将艺术院团作为研究对象的居多,少数涉及报业和出版单位。文献普遍认为国有文艺院团缺乏活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市场需求不足也是制约院团发展的主要因素。谢伦灿(2010)指出,从1986年开始国有院团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持续下降,国有院团普遍存在单一结构、机构臃肿、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和严重平均主义等弊端,国有院团的生存状况堪忧。赵雪梅(2011)总结了国有戏曲院团“转企改制”面临的三大矛盾:戏曲生产市场导向与戏曲市场大幅下降且难以把握的矛盾;传统戏曲形式与表现现代生活、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之间的矛盾;现行戏曲评奖机制不能适应转制后戏曲生产市场导向机制的矛盾。

那么,是哪些原因制约了改革绩效呢?樊小林(2010)认为根本性的制约因素,一是演艺市场发育的不完善,二是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国有文艺院团转制后并没有完成角色转换、健全治理结构、市场导向调整三个任务,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杨绍林(2010)认为文艺界人士将改革简单地归结为向政府要求更多的补助,这种错误认识是导致改革绩效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国有文艺院团的财务困境

我国国有文艺院团财务困境的形成,既是表演艺术特有特征所决定的,又与我国院团的特殊发展背景有关。

1、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和唯一性

作为文化产品的供给者,所有表演艺术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和生产力滞后特征。上述两个特征决定了现场表演艺术既难以广泛传播,难以广泛接近各类消费群体,同时又面临成本上涨高票价导致的消费高门槛问题。

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指消费者必须在演出地观看表演艺术,将演出视为生产,将观看视为消费,两者必须同时进行。同时表演艺术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唯一性,不同的演出剧种异质性大、不同的剧团演出水平差异大,观众要观看感兴趣的演出要比吃连锁快餐困难的多。这就使得表演表演艺术不能像影视业、出版业等其他文化产业那样利用现代传播和数字技术广泛接触各类消费群体。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和唯一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表演艺术的供给更具有了稀缺性。

2、生产力滞后特征

生产力滞后特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产出不出现任何增长。表演艺术是文化产业里典型的具有生产力滞后特征的艺术形式。比如现在演出一场话剧所花费的时间、程序跟十年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只要剧本没有改变,就依然要按照剧本认认真真的部署和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演出的质量。也就是说表演艺术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既定的,但相关的投入却要增长,演出相关人员的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都在不断的上升中。因此,演出成本不断增加,进而使得表演艺术门票的价格不断上升,从而在吸引低收入水平或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方面变得越来越困难。演出单位往往通过采取“艺术赤字”①即通过改变保留剧目或制作过程的方式以寻求节约支出的方法。参见詹姆斯·海尔布伦和查尔斯·M·格雷: 《艺术文化经济学》,詹正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的办法来应对,但这往往降低了演出的艺术水平。

3、我国文艺院团的特殊历史背景更加剧了其财务的困顿水平

事业体制使得国有文艺院团长期以来在资金来源上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在演出上对上负责,实行计划演出,赠票组织观众。这种非市场化运营模式造成了院团的债务负担重、市场化观念落后、人才流失、剧目创新乏力、演出设施场所陈旧、员工“等靠要”观念严重、内部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院团的自身供给能力趋于丧失。

我国的文艺院团发展更是由于多年来演出与市场需求脱节而使得问题复杂化。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导致青年观众看戏的观念日渐淡薄,而传统文化消费群体又存在老龄化严重,习惯于赠票或送票看戏等问题,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院团产品的需求市场逐渐萎缩。在演出市场上,高雅艺术的演出状况堪忧,“从2009年、2010年演出剧种分布情况看,上演的优秀民族戏曲、高雅艺术和涉外项目的演出场次,仅占全市年度演出场次的12%和16%左右。”②金松乔:《社会艺术培训作为演出产业新型增长点的可能性探讨——以音乐艺术培训为例》,2011年,中国知网。

近年来,我国艺术表演院团的演出收入只占总支出的20%到30%,其他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且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发放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障。其中,歌舞剧、轻音乐剧团和综合表演院团的自我生存能力最强,演出收入占支出的比例超过一半,而其他传统剧院团的占比均不超过一半,约占30%左右。2009到2011年,全国艺术表演院团收入支出状况如下所示。

表1 全国艺术表演院团收入支出状况

同时,现场表演艺术尤其是高雅和传统表演艺术在与大众文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大众文化(影视、流行音乐等)以其低价、易得、通俗易懂等优势迅速占领文化市场,并通过影响和加强青年群体的品味使之习惯了这种文化形式,高雅和传统艺术则由于艺术性强、对知识素质和经济支付能力要求高等因素而逐渐被边缘化,进而形成了消费缺乏的恶性循环。中国戏曲网的一项调查(总投票数:25583)显示,在年轻人不喜欢戏曲的原因中,宣传程度不够占30.78%,缺乏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占40.83%,有地方色彩不容易接受占14.88%,其他原因占13.51%④中国戏曲网:网站调查,年轻人不喜欢戏曲的原因?2013-09-26,http://www.chinaopera.net/。。

三、成瘾消费:偏好内生的文化消费模型

1、文化消费偏好的形成特性:累积和互动

“对文化商品和服务的偏好是累积的”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对文化商品的消费需要文化能力(鉴赏能力等),这是文化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之处。文化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自己的消费和他人消费的影响获得。文化消费这种内生性,使得可以运用成瘾消费理论分析文化消费的内在规律。

成瘾消费框架下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爱好—传染—互动”过程。基于对某种特定文化商品的爱好,个体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或者接受培训或者直接进行消费体验。个体的这种爱好不仅传染于临近的个体,同时也受有相同爱好的其他个体的影响。爱好者之间相互互动,从中得到更高水平的消费体验,并将这种体验传染给更多的个体,进而逐渐扩大爱好者群体的规模,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足够规模的特定文化商品的消费群体。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体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个人文化资本,一是社会文化资本。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取决于该文化商品的直接消费、所做的培训投入以及其它如宣传教育、广告等变量。社会文化资本的形成受其所在社会网络中所有成员对该文化商品的直接消费的总量以及其它变量(传统或习惯等)的影响。通俗的讲,个人文化资本存量主要由个体过去对文化商品的消费量决定,社会文化资本主要取决于相应社会网络中他人的选择,由家庭、身边人对文化商品的消费量决定。群体行为的传染性,尤其是对于同样的文化消费的认可性,是推动个人文化资本不断累积,进而推动社会文化资本不断上升的关键。

2、文化消费的内生模型

假设只消费一种文化商品,依据上述的逻辑分析,个体文化消费模型表达如下。Pt和St分别表示第t期期初,个体的个人文化资本存量和社会文化资本存量。个体在第t期的文化消费中获得的效用(u)取决于第t期的文化商品消费量和第t期期初的文化资本存量大小,文化消费的内生性体现在文化资本的形成过程中。有,

其中为该文化商品在第期的消费量,第期形成的个人资本等于第期投入的个人资本减去第期期初的个人资本存量的贬值量,即,

δ为个人资本存量的贬值率。

在此,如果将Ct简单的理解为对文化商品的直接消费量时,那么,

如果将Ct理解为文化鉴赏/欣赏①George J.Stigler and Gary S.Becker,1977,“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7,No.2,pp.76-90.的话,有,

其中,f为消费者的“消费——个人资本”转化函数,当期个人资本存量的形成受当期对该文化商品的直接消费、所做的培训投入以及其它如宣传教育、广告等变量的影响。et为当期的艺术培训投入,γt为影响当期个人资本形成的其它随机变量。显然,(5)式对于解释现实的艺术演出需求的形成更为合适。

文化消费被看作是既得品味,是逐渐形成的嗜好,在个体的文化消费与个人资本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表示为这种互补性在成瘾性行为中被称为“增强效应”,指所消费的成瘾性商品和成瘾性资本是互补品。

个体社会资本的形成与水平的提高与个人所在社交网络的规模、网络中文化消费行为的同质性及其带来的认同感有着密切联系。与个人资本类似,第t期形成的社会资本等于第期投入的社会资本减去第t期期初的社会资本存量的贬值量,有

θ为社会资本存量的贬值率。

同样的,如果将Ct简单的理解为对文化商品的直接消费量时,个体i的社会资本投资为,

在三维竖井模型中,使用MIDAS/GTS NX提供的实体单元来模拟地质围岩,使用板单元来模拟混凝土衬砌,使用植入式桁架来模拟锚杆。岩体本构模型为弹塑性模型,采用莫尔-库仑理论[2-4]。岩体及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如果将Ct理解为文化鉴赏/欣赏的话,有,

g为社交网络中对该文化商品的总的“消费——社会资本”产出函数,当期社会资本存量的形成受当期该社会网络中所有成员对该文化商品的直接消费总量以及其它变量(传统或习惯等)的影响,εt为影响当期社会资本投资的其他随机变量。

作用关系上,个体的消费与个体的个人资本存量之间存在相互直接的影响,个体的消费不能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资本存量,个体的社会资本存量对个体消费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如右图1所示。

图1 个体的文化消费与个体的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的作用关系图

控制关系和影响程度上,个体可以自由控制其个人资本的投资,对其社会资本的控制却要弱得多(取决于该个体所在的与该商品消费相对应的社交网络的大小)。尽管个体对其社会资本的控制力较弱,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个体可能仅仅是为了达到仿效别人的目的而去看一场并不喜欢的流行音乐演唱会、传统戏曲演出或球赛之类。如果同一社交网络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受到了影响,那么社会资本的投资量将会大大改变。上属关系图还表明,个体的个人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当个体所处的群体对消费某种文化商品具有共同爱好,特别是群体范围越广时,个体对该文化商品的偏好和消费水平都会大幅度上升。

3、成瘾消费提高了文化需求形成的难度

文化消费需求的内生性,尤其是成瘾消费特性,首先使文化需求的形成门槛提高。文化需求的形成,不仅要求个体具备相应的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更要求具备相应的鉴赏能力,更要求社会形成一定的文化品赏氛围,这样才能够激励社会不断地内生出更多的文化需求。但是这些条件的满足以及文化需求内生循环形成的门槛都远远高于物质产品需求的形成门槛。其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形成足够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个时间要求也基本上远远高于物质产品需求的形成时间。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文化需求形成的不同门槛条件导致了在文化产品内部形成了一个筛选机制。比如通俗歌曲的需求之所以远高于高雅艺术的需求,就在于对通俗歌曲的消费不需要消费者具备什么特殊的条件,而对歌剧等的鉴赏则要求具备众多的条件。同时,通俗歌曲的爱好者也更容易发现相同爱好者,而歌剧爱好者要找到知音则十分困难。因此,通俗歌曲爱好者的规模远远高于歌剧爱好者的规模,通俗歌曲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得到了更多的消费需求,而歌剧则在竞争中处于了下风。

也就是说,成瘾消费理论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文化需求的形成机理。由此,可以得到两个基本判断:一是文化需求形成需要较长的累积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要达到能够为文化供给者提供足够生存空间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和累积更长;二是一旦形成后就能够长时间保持,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发展动力。这也是文化需求不同于其他需求的关键性特征。

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改善财务困境做出的努力

财务困境是文化产品供给者面临的基本挑战,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更使国有文化单位深深陷入财务困境中。对其进行改革,调整和转换产权结构和内部经营机制,是为了构建一个更为坚实的组织基础以更好地应对财务困境的挑战。

改革前,国有文艺院团存在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生存困难、基础设施薄弱、体制机制僵化等弊端,生产经营不符合市场经济和演艺业内在发展规律,没能发挥文艺院团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中的中坚力量。我国自2003年开始开展文艺院团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培养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2009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改革的全面展开。201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全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速。2011年10月,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进展迅速。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按照“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改革路径基本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其中山东省118家国有艺术院团,除中央明确保留事业体制的2家院团外,全省承担改革任务的116家院团中,转企68家,撤销23家,划转25家,核销事业法人91个,核销事业编制4410名,转企院团占到全省院团总数的58%。

改革路径设计上,以院团的转企改制为核心。针对院团底子薄和需求少的现状,给与转企院团一系列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各省积极推动实施同城、同市、同类、同业院团的资源整合,组建省和各市演艺集团,建立演出院线和演艺联盟。

财政资金投入上,转制院团的原有正常事业费,转制后在过渡期(5年)内由财政继续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安排专项补贴,帮助转企院团弥补改革成本。更重要的是,财政投入方式有了转变,加大了投入力度,逐步由“养人”向“养事”方向转变。各有关专项资金向转企院团倾斜,对转制院团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予以支持,专项资金的倾斜和政府购买或补贴都与演出场次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发放。

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一团一场”的原则,改造、新建剧场,以配置、租赁、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提供给转制院团使用,为转制院团配备流动舞台车。此外,在人员安置、院团投融资、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优惠政策。

可以看出,现有改革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改善院团自身条件、提高其市场供给能力上,同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历史欠账的弥补。现阶段,政府在改善院团经营条件、提高其供给能力上起到了主导作用。以上改革措施有助于缓解院团面临的财务困境,但是还不足以使它们摆脱困境。未来更重要的是发挥院团的主体作用,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借鉴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结合院团的生产运营规律,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经营发展措施促进院团进一步深化改革。

同时,与院团转制相配套,政府推出了采购安排和补贴安排,加大了采购公益性演出的力度。政策宣传性演出、重大节庆演出、对外文化交流、送戏下乡和拥军慰问等公益性演艺活动,主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公开面向各类院团招标。同时按照演出场次给予院团一定的补贴,鼓励院团增加基层演出场次。

可见,政府购买、需求培育在现阶段更多地是作为改善供给主体财务困境的附属工作品,改革主要是从供给而非需求角度做出了努力。相对于供给,院团产品需求的培育则缓慢的多,没有市场的改革注定了院团要比一般国有企业的转企改革之路艰难。也正因为文化需求没有显著增加和改变,文化改革绩效短时间内没有得到改善是可以理解的。

五、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方向

供给上的财务困境和消费上的成瘾门槛,共同约束着文化发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相应的机制,加大关键点的投入力度,突破约束,推动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机构进行文化供给的动力源泉,使它们具备了一定改善财务困境的组织基础。进一步的改革,应当面对文化需求,从培育文化需求、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入手,全社会聚力打破文化需求形成的高门槛,促进文化的需求和供给进入良性循环中。

1、潜力巨大的文化需求

相对于居民的消费支出而言,我国的文化消费支出的比例尚处于低点。文化部资料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7%左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3%左右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分析》,2012年11月,http://www.ccnt.gov.cn/sjzz/sjzz_cws/cws _ggdt/201211/t20121107_390505.htm。。考虑统计内容(文化用品和服务)的广泛性,居民用于艺术演出的消费支出更低,观看文艺演出成为仅次于艺术品收藏的倒数第二个文化消费选项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与需求调查研究》,2013年12月,http://www.ccnt.gov.cn/sjzz/sjzz_cws/whtj_cws/tjfx/201312/t20131213_424919.htm。。现阶段文化艺术需求的缺乏就使得文艺院团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属于高层次的需求。考虑文化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的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的话,文化需求也属于中高级人类需求。因此,一般而言,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要建立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发达工业国家的文化发展路径表明,文化消费习惯最重要的变化来源于人们的休闲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美国国内的休闲市场特质更是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文化消费的增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经济发展成就的巩固和绩效的进一步改善,也要求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持。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政治需要,更是社会凝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实力的提高也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需求的培育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可行性。

2、以文化消费需求的培育为基础稳步推进改革进程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院团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需求尤其是艺术消费需求的缺失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改革的成功,首要的就是坚持提高文艺院团文化供给能力和培育文化需求并行,两者缺一不可,并逐步向培育需求倾斜。

在需求的培育上,前述的分析表明,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的积累是艺术需求形成的关键,并且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起点是个体消费的增加。文化消费市场的现状表明,由于多年来的非市场运营,戏剧艺术逐渐成为一种边缘化、小众化的艺术,加上新的文化消费产品的盛行,文化产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对戏剧的消费传统和习惯已经消费殆尽,使得消费者关于戏剧消费的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存量同时处于低位,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任重道远。

改革初期,对于文化市场需求的培育主要体现在政府购买的公益性演出上,对艺术教育的关注也表明了政府在培养艺术消费者上的努力。现阶段,对于文化需求的培育,政府和院团缺一不可,只依靠其中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行的。质量是服务行业的立身之本,人力资本是演艺行业最重要的资本,院团应立足质量,坚持创新,以多种方式走近大众。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会形成一个热爱艺术的消费群体。同时,政府购买公益演出、支持艺术创作、对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演艺作品给予奖励等措施是先期帮助院团培养观众的重要方面。院团与政府互为补充,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参与文艺的表演和消费,提高他们的个人文化资本水平。并通过他们的个人文化资本的增长与各种各样的文化演出消费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巩固和提高个体的社会文化资本的积累水平,进而逐渐形成文化消费的良好氛围,为文艺院团等文化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外部空间,最终促进文化单位运作实现由非市场循环(补贴、自我补贴、捐赠)向市场循环或半市场循环的转变。

3、小众领域采取非营利组织模式深化改革

然而,即使文化消费呈现繁荣状态,市场总体需求旺盛,文化市场也依然会呈现出较强的分割性,存在着若干的小众市场。这些市场的容量难以支撑文化供给者的商业性存在。并且在一些小众市场内,文化需求及其满足也不适合采取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更多的是采取交流和赏鉴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在这些小众市场领域,就不宜采取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借鉴非营利机构的组织模式,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

世界范围来看,文艺院团以及纯艺术组织大多数采取了非营利机构的组织方式,营利性艺术机构与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组织系统。美国和欧洲经验表明,赚取非劳动收入(补贴、捐赠等)是表演(高雅或传统)艺术团体运营的常态。在美国,戏剧、歌剧、交响音乐会和舞蹈等传统表演团体多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存在,一个非营利性表演艺术机构的门票和表演收入仅占其全部收入的1/2到2/3。文化商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不同文化类别之间的异质性大,一旦消失就无法恢复。因此,借鉴国外非营利机构在法律、税收、补贴发放等方面的特殊制度安排,积极探索有利于我国文艺院团发展的中国化的非营利机构模式不失为一个可取的方向。

林肯·柯尔斯滕将文化和艺术描述为标志并超越了个人时代的唯一值得纪念的遗产。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的文化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1]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王晓刚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版。

[2]詹姆斯·海尔布伦和查尔斯·M·格雷:《艺术文化经济学》,詹正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张峥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杨绍林:《国有表演艺术院团改革与发展求索》,《艺海》,2010年第1期。

[6]谢伦灿:《阵痛与重生: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路径之抉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7]欧翠珍:《文化消费研究述评》,《经济学家》,2010年第3期。

[8]樊小林:《对国有文艺院团转制后改革现象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0期。

[9]赵雪梅:《戏曲院团转企改制攻坚:几对突出矛盾的解决策略》,《中华艺术论丛》,2010年第10辑。

[10]许亚群:《文化消费“3万亿缺口”的背后》,《中国文化报》,2012年12月12日,第2版。

[11]W.J.Baumol and W.G.Bowen,1965,“On the Performing Arts:The Anatomy of Their Economic Problem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5,No.1/2,pp.495-502.

[12]Harl E.Ryder,Jr.and Geoffrey M.Heal,1973,“Optimal Growth with Intertemporally Dependent Preferences”,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40,No.1,pp.1-31.

[13]George J.Stigler and Gary S.Becker,1977,“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7,No.2,pp.76-90.

[14]Gary S.Becker and Kevin M.Murphy,1988,“A Theory of Rational Addic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6,No.4,pp.675-700.

[15]David Throsby,1994,“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Arts:A View of 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2,No.1,pp.1-29.

[16]Giuseppe Ferraguto and Patrizio Pagano,2003,“Endogenous Growth with Intertemporally Dependent Preferences”,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D91,O41,E32.

[17]Jean-Pierre Drugeon and Bertrand Wigniolle,2007,“On time preference,rational addiction and utility satiation”,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43,pp.249–286.

[18]M.Bj?rn von Rimscha,2012,“It's not the economy,stupid!External effects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inema entertainment”,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pp.10-22.

猜你喜欢

院团个体资本
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策略研究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