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行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肺气虚型鼻鼽60例

2014-06-1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耳鼻喉科气虚病程

李 鹏 韩 雪

(1吉林省长春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长春130021;2吉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长春 130021)

鼻鼽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备受关注。古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记载:“鼽者,鼻出清涕也。”《素问·脉解》篇中解释为:“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气虚型鼻鼽常常鼻窍奇痒,喷嚏相连,多见于体质虚弱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本文探讨了五行针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耳鼻喉科门诊老年肺气虚型鼻鼽患者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0~69岁;病程1~13年。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61~70岁;病程1~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患者,并随机分组。纳入标准:①门诊诊断为肺气虚型鼻鼽[1]。②年龄60~70岁,病程6个月至15年,现在处于发作期。③能正常沟通交流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原发病者。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③明确诊断为精神疾病或有精神障碍及不合作者。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温肺止流丹组方:诃子,甘草,桔梗,鱼脑骨,荆芥,细辛,人参。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涕多者加薏仁,以健脾利湿;病程长者可加山药。根据患者体质给予此方剂加减施治,每日1剂,均分后早中晚三次口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针刺取穴:局部主要取穴迎香、印堂、鼻通。手法轻稳,进针后提插捻转,针感传向鼻部,鼻部出现酸胀或轻松通透感为得气,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间隔3天行下一疗程治疗,本组患者针灸两疗程后评价疗效。

1.2.3 评价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的总合评价,评定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51%为显效,21%~50%为有效,≤20%为无效[2]。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30例,无效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肺气虚型鼻鼽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空气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逐年升高,已经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本病多因秉质特异而肺卫气虚,外因邪犯鼻窍所致,治疗以扶正祛邪,温肺祛寒为主。老年人因其体质虚弱,抵抗力较差,免疫力相对低下,治疗用药及药量上有所限制。中药以其费用经济,远期效果佳,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欢迎。温肺止流丹的组方中草药具有补益肺气,宣通鼻窍的功效。其药性温和,正适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针灸疗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在完善,迄今在中国流行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针灸治疗的中医学理论基础是传统的中医脏腑阴阳经络学说。中医针灸的穴位,按其深度分为天、人、地三层,针达每一层时,均会有不同“针感”,患者亦会有酸、胀、麻不同感受[3]。行针治疗时,医生会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情,施针在不同深度,以给予最适合的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气的流向,进而达到行气通络,益气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治病的效果[4]。本研究中迎香是手足阳明交会穴,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鼽衄等症。鼻通是经外奇穴,主治鼻部疮疖。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等症[5]。交替针刺这几个穴位,具有疏经通络、散风祛邪,宣肺通窍的功效。笔者联合应用针灸与温肺止流丹方剂治疗,使针药直达病所,起到了宣肺利窍,止痛消肿,抗炎抑菌,祛邪扶正的功效,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本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五行针配合中药方剂治疗老年肺气虚型鼻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4.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3]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

[4]荣琦,金泽,蒋希成.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41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2);30.

[5]杨骏.电针加重灸印堂穴治疗变应性鼻炎[J].江苏中医药,2007,28(2):7.

猜你喜欢

耳鼻喉科气虚病程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你得了“晕屏症”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