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媒体及公众赋予报道的道德之重
2014-06-13梁佳玲
梁佳玲
【摘 要】由新闻报道产生的舆论效应是由媒体和受众共同造就的。“道德事件”容易催生非理性的报道和公众意见,引发道德审判。笔者由媒体对北京大妈“讹”外国小伙的乌龙报道出发,联系过去一系列的相关事件如彭宇案,从媒体标签化报道使得公众产生的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到公众对此类事件妄下的道德判断,对媒体对“摔倒讹人”事件的一再关注以及由此引发非理性道德审判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回归媒体应恪守新闻的道德规范和舆论应保持的道德理性。
【关键词】媒体 舆论 道德审判 新闻真实
一、新闻报道遭遇道德审判
2013年12月2日,一组“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图片引发关注:从图片上看一名中年妇女跪坐在地上,死死抱着一辆黑色摩托车,并拽着一名外籍男子的衣服不肯放手。而外国小伙站在一旁,表情无奈。
媒体对事件进行了集中的跟踪报道,引发了社会对当事人强烈的道德声讨。而当“讹人”一说后来被证明失实,外籍男子确实撞上女子,随着外籍男子辱骂的视频曝光,后来照片拍摄者为其不实的描述道歉,媒体立刻为“讹人”大妈正名,舆论道德的声讨反转。为什么照片发布后,不论媒体还是公众就坚定是中国大妈“讹”了外籍男子却没有任何对照片和事件质疑?这场道德审判是媒体有意引导下的结果,还是无意招致的意外?
此次媒体对“讹人”事件的报道,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媒体在“泛媒体时代”下的责任的缺失,同时也映照出了舆论在如今时代下的“脆弱”和“叛逆”。当新闻报道遭遇公众的道德审判,当新闻中的要素被贴上道德的标签,媒体的引导力在引发的道德声讨中迷失。
二、新闻报道中透视出的道德脆弱
1、被绑架的道德——媒体之过?
当今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媒介化的社会,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过度媒介化社会”,媒介渗透进社会个人群体中的方方面面。而“媒介化社会”的最大危险在于,媒介为普通民众设置了议题、媒介信息主宰了人们的意识,媒介力量空前膨胀。
大众传媒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即通过反映道德舆论、形成道德舆论、引导道德舆论,通过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社会道德,影响社会道德,并进而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媒体通过设置道德的议题来引领公众对道德问题的共同关注,但是刻意过分歪曲虚假的道德议题设置会产生巨大的反效应。
社会为何对“讹人”如此敏感要追溯到2006年的彭宇案,一位老太在等车过程中跌倒摔成重伤,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而彭宇说自己看到老太跌倒在地好心去扶她,却被诬陷为肇事者,而之后法院裁定老人胜诉,“扶人者”彭宇赔偿老人损失。彭宇案的判决结果引发了媒体的争相报道,一场关于道德的讨论就此展开,类似“好人没好报”、“老人慎扶、小心被讹”等观念冲击着社会的道德价值观,由此产生的道德命题完全偏离了原本报道的本意。
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雅克·德里达(Derrida)认为,新闻媒体总是再现我们的世界和生活,但是我们总是很难区分正确的再现与错误的再现,而新闻事实的再现总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虚构与错误”。在彭宇案中媒体将“好人没好报”这样被主观虚构的道德观念灌输给社会公众,甚至采取片面、极端的报道方式不断进行再现。彭宇案是一个开端,标志着“讹人”被贴上了道德丧失标签。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于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媒体刻意放大的报道、利用道德,利用负面新闻去强化社会公众的道德成见,固化了人们“摔倒不能扶”的观念,更甚者利用未经查证的失实消息或刻意制造的虚假消息不断敲打着公众的道德神经,深化了公众对此类事件的片面的道德判断。这种强加的标签不失为媒体施加给舆论的一种隐性暴力。
2、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解读——植入道德审判
媒体的非理性带来的是舆论的非理性,“讹人”报道一出,立马招致舆论对所谓“讹人”女子的道德谴责。试问这样的轻信又从何而来?
首先,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并不是被动的,受众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接受信息。受众以自己的认识、情感主动地去参与传播,赋予传播内容以各种意义。这种主动性体现在对于传播内容的二次处理和加工。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需求赋予自主的理解。在看到“大妈被撞”、“讹人”等醒目字眼后,联想到刚刚和过去发生的摔倒讹人新闻,受众植入经验的预判,自然生成道德的谴责。
其次,这种对信息的自发联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一种先入为主,一种刻板印象。社会心理学家泰弗尔指出,先入为主的想法或刻板印象所起的都是简化信息的作用,让复杂多变的信息变得容易辨认、记忆、预测,可以使人很迅速地对人或事有便捷的反应。便捷的反应、刻板成见方便并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媒体和公众共同成为了道德审判发生的催化剂。
第三,道德审判的产生,除了媒体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多的是社会公众日益积累对道德本身的不信任。在一而再的“败德事件”的刺激下,公众产生的对道德的疑虑已经影响了他们对于此类事件评判的主要衡量标准,甚至对于此类事件心中有了败德“期待”。当新闻报道中某些标签化的事实一旦与舆论的期待相符,受众施加道德审判方面有了底气,这也顺应了受众心中对道德败坏现象谴责的心安理得,如此自然弱化了受众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愿望和行为。
三、当媒体理性和舆论情感碰撞
1、公正的道德维护——媒体的真实和理性
此次被歪曲的“讹人”事件以及新闻报道的乌龙反映出如今一些媒体将职业道德搁置一旁,加入社会公众的道德审判中。“讹人”照片刚出,不去求证消息来源和真实性的情况下立马转载、并且单纯依据图片信息片面下主观论断,给大妈强植入“讹人”的标签,让失实消息进入公众的视线。
在快速传播时代下要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要恪守媒体的职业道德操守。如果不去核实消息的来源和真实性,片面跟风抢在第一时间夺取受众眼球甚至不惜利用夸张带有偏颇性的标题,就很有可能使得社会公众对新闻的误读。媒体在消息面前需要保持一份应有的理性和冷静,对新闻和舆论负责。
此外,媒体作为社会风气的倡导者,社会道德的维护者,在保持理性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公正和客观,还要承担谴责邪恶,呼吁公正的道德责任。我们不否认媒体对社会中道德败坏事件曝光的出发点,是要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但同时,由于媒体对道德争议事件的歪曲或误读,使得“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媒体在道德争议事件报道中放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使人们对道德争议事件的认识与事实有很大的偏离。过多的负面报道不仅不会有利于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反而更容易引发人们的负面情绪。如今媒体应该更加注重传递正面的道德价值观,让人们相信扶起摔倒的人并不可怕,而漠视才是真正的道德败坏,这样就不会加深人们的道德恐慌,道德的善也才能被正确传递。
2、理性的道德审视——舆论情感
道德心理学中,所谓感性的道德判断是指道德主体凭借他律的社会道德规范或自我感知的个性化利益需求,对感觉器官所直接感受到的道德现象及其关系,在思维中做出利益取舍和善恶评判。感性的道德判断容易造成错误的道德判断。此次“讹人”事件就是受众进行的一次片面感性道德误判,这也是一种感知异常性道德判断。这使得个体僵化地看待道德现象、理解和运用道德律令。受众将摔倒、讹人和道德败坏三者联系起来,非理性的判断,阻碍了受众形成运用理性的思维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
个体的道德感是舆论的支柱与根本。公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实质是对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注。舆论对于失德事件的集体追责也证明了公众依然坚定维护社会基本的道德底线,这样的谴责在另一方面也敲打着社会上失德的现象。可是倘若此种道德判断由非理性的感情所引导,如此形成的道德舆论是非理性且被扭曲的。
因此,公众的道德判断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受众在观看新闻、接受信息的同时需要保持一份理性,不要妄下论断,不要让情感代替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不要利用片面情感去进行道德判断。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冷处理,多疑问多审视。
此外,媒体化的时代给予媒体更多职责的同时,也对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诠释,媒体不仅要引导社会舆论,社会公众更应该承担起监督媒体的职责。公众对于媒体的报道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去盲目地相信媒体,要辩证的看待信息的不同方面,分析背后的原因,只有在理性的道德审视之下,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①[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刘海龙、连晓东 译:《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M].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黄瑚:《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③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④范渊凯,《道德与舆论之关系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
⑤王丽华,《媒介要正确引导道德舆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5)
⑥吴献举,《道德争议事件的舆论误导与媒体责任》[J].《湖北社会科学》,2012(9)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0级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