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中的情感表达
2014-06-13季姝同
季姝同
【摘 要】本文以柴静主持的栏目《看见》为案例,来研究新闻采访活动中的情感表达问题。如何在采访提问中正确的表达记者的情感与价值观;如何从受访者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情感关照;如何理性的报道受访者的情感;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全面的表达情感,这是本论文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看见》 柴静 采访写作 情感
《看见》栏目所选择的新闻报道题材广泛,或者是对时下新闻热点的深度解读和调查;或是对特殊群体的现实关照;又或是对社会事件的真实还原。无论何种题材,《看见》栏目受到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节目传达了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栏目组人员用大量的采访来还原事实真相,深刻地体现出了新闻的平衡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看见》每一期节目的落脚点不是批判和揭露社会的弊端,而是去用严谨的事实告诉公众真相。而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当事人在事件中的反应,而是探究一个复杂的人在复杂环境中的现实选择。
一、采访提问中记者的情感表达
《看见》栏目采访提问中的情感表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采访提问的逻辑性
(1)提问要理性。作为一个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适当拿捏自己的情感,要理性的提问,就事论事,不将人物模式化。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记者要为公众负责。因此,记者要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去提问,不论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一视同仁。只有记者的问题合乎理性,立场客观,被访者才能自然作答。
(2)提问要精确。新闻是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就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所以针对一个问题要弄清楚来龙去脉,背景情况,切不可断章取义,想当然的提问。有些记者为了抢新闻,试图问一些不着边际或者没有经过证实是否真实的问题,可能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
柴静曾在《看见》书中记录自己做征地题材的报道时,要大量查阅相关的法律条例。数据和法律法规引用详实,力求提问专业准确。所以每次在专家面前的采访提问才会有底气。她在《看见》一书的序言中总结到:“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①看见,就要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审视,科学的基本特性就要求精准。采访提问只有合乎科学和理性,才是合乎思维逻辑的。
2、采访提问的贴近性
(1)情感的感染与引导。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的记录者。在与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问过程中记者可以把控情绪的流动,用敏锐的感觉捕捉到对方的情感变化。记者要在采访的过程中保持充分的耐心和精力,引导采访对象产生积极的情感。
在《兰考弃儿》采访中,很多弃儿由于生活环境等原因对陌生人有较大的不信任感,柴静始终抱着极大的耐心和善心陪着孩子们一起玩,慢慢的疏导他们,融入到他们的世界中去观察、采访。向别人传达真诚的善意时,他人也会回赠我们善意。这在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中同样适用。
(2)捕捉情感共鸣点。在新闻采访中,被访者的生活环境、背景、学历、社会地位各不相同。因此,找到共同话题,通过深入交流和对方产生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就更为容易取得采访上的成功。这需要记者采访前就多了解受访者,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看见》栏目里,我们能看到柴静鲜明的“犀利中带着柔情”的采访风格。尤其是采访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被抛弃的孩子、同性恋人群,女犯人等被社会边缘化的人,她用一颗充满人文关怀的心来真实的报道他们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挣扎与无助。最让人难忘的仍是她采访药家鑫被处决后他父母的那期节目,药家鑫的双亲在痛失孩子后的自我反省和深深的痛苦。她没有把采访的焦点放在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讨论上,而是探讨孩子的心理问题和父母充满矛盾的相处关系。柴静的提问能站在一个失去独子的父亲的角度,而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3、采访提问的客观性
记者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不在报道中掺杂个人的成见,记者只能是一个不偏不倚的目击者,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报道新闻,并准确的解释事实。②采访提问时应直截了当,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在《看见》节目中会发现柴静坚持的是“倾听大于质问”。柴静在调查《东风刹车失灵事件》时提问客观冷静不偏不倚,对责任担当的提问中没有用追责的态度,只问事实真相。采访呈现的是认识,不是改造和批判。
二、对采访对象的情感关照
记者是一个旁观者,应客观看待他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记者并不只是一个看客,也有自己的情感,原则与底线。融入到采访中就要体会他人的喜怒哀乐。
1、采访中的发问方式
被采访者是一个独立的人,有思想有观点有立场。他们性格不一,想法也不同。所以这就需要记者思考新闻事件的性质,观察到事物的本质。是采用直逼要害式的追问,还是委婉曲折式的层层深入,不断靠近问题的核心。这是采访中常常要思考的问题。
回顾《看见》栏目,每一期柴静都要采访不同的对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柴静根据每个人的经历提问方式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
2、采访中的心理关照
(1)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权。采访中的心理关照会拉近记者与被访者的心理距离,这是采访的第一道关口。一次采访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看被访者的配合程度。
《看见》一期节目中,被访者是一位遭遇性侵的少女,她因杀死施暴者而被判刑,身在看守所的小女孩能接受自己的故事出现在电视里,但是她提出不希望现场有男性,可摄像,法警,都是男性,而他们又必须在现场。于是,柴静和女孩尽量坐近,只让摄像机远远地拍女孩的剪影,她们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完成了采访。后来她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了采访手记,她说,有些事情她可以问,但没有问。
(2)真诚平等地对待被采访者。在采访中要走进受访者的内心,首先要和他站在同等的地位上,用真诚的态度去和对方谈心。在采访李阳家暴事件时,其他媒体的报道中,多半是对李阳的批判和讨伐,鲜有人去挖掘他内心的感受。柴静的访问鲜少谴责,更多的是倾听李阳内心的感受,而这种内心复杂矛盾的情感,就是造成家暴事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感情因素。柴静说过:“搬把椅子放在那,你要真,他就给你真,你要假,他就给你假。他假,是因为之前跟他假的人太多了。但是如果你要真,他也以真相待,从来就是如此。”③
三、采访写作中的情感表达
“对新闻记者来说,活力和激情是重要的财富。但更重要的是探寻事实的热情和高超的写作能力。记者有两个与众不同的能力,一是采集事实,比报道所需的更多信息。二是用这些事实构成生动的报道。”④一篇生动且富有人情味的报道需要有大量的事实细节填充,报道中的人物才能够血肉丰满。
1、在细节中表现人物情感
在采访中,记者要做到“察言观色”,受访者每一个动作都不能放过。很多被访者往往“表里不一”,人的行为透露的信息真实度远远大于语言。记者往往通过被访者的肢体语言揣摩他们的真实心境。其次,除了要善于捕捉人物本身的细节,还要善于观察人物所处的环境特点。法拉奇在采访意大利政治家皮艾特罗·南尼时,来到他的家中,通过观察他家里的摆设来分析这位政治家的个性。“那间书房很小,倒很像一个小纪念堂,在沙发上方有一副他已故妻子的大幅画像。那是一副油画。还有牺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女儿的照片,一张照了正面,一张照了侧面。”⑤通过短短的几句场景描写,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位政治家生活中是一个爱家的人。
2、把握报道中的情感尺度
(1)人物特稿的情感表达。《看见》作为一档纪实性新闻栏目,在做人物的专题采访中,其电视叙事模式与平面媒体的行文结构有着相似处。
《兰考弃儿》节目播出后,柴静在自己的博客中总结到,“这期如果有可总结的,就是我不那么相信语言,但我相信结构会牢牢嵌住一个人的部分真实。也就是说,人物采访不一定只依靠当事人自己的剖白,每人都由他人构成,经纬交织,相互因应,线索颤动得越丰富,越具体,构成一个人物的质地越细密。”
柴静在报道袁厉害时尽可能的采访跟她有关联的人,通过采访收养的孩子、亲人、邻居、政府部门来表现一个形象更为丰满的袁厉害,这也让受众更加的信服。
(2)把人物放在特定环境下报道。媒体在告知受众信息的同时,总会呈现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因此为受众进行全面、公正的信息解读,会影响整个社会价值观。
在特定的话题或事件中,被访者呈现的只是一个方面的心智结构。因此,不论是为了体现记者的深度透视,或是追求报道的独家视角,这些特定的认知和报道可能会使事实过于片面和主观。甚至,不完全的采访资料和记者的主观推断可能会产生谣言使受访者产生不必要的困扰。因此,采访过程中要深入还原受访者的人际网络和生活工作环境,这样报道才有严密的逻辑和审慎的态度,才能让受众信服。
结语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好的采访才能写出好的报道。情感在采访中应用的得当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一篇新闻报道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性。柴静说自己最关注新闻中的人,人的情感十分复杂,如何抽丝剥茧直抵人性深处的真实,是新闻报道尤其是深度报道的一个突破口。正如她在《看见》中写道,“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⑥□
参考文献
①⑥柴静:《看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②④[美]莱特尔 著,宋铁军 译:《全能记者必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0、55-59
③白鹭,《柴静:总是清醒的活着》[J].《看世界》,2013(4):32
⑤[意]奥里亚娜:《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录》[M].新华出版社,1988:112-114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