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2014-06-13吴丽君
吴丽君
(兴业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 玉林 537800)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以及呼吸困难等。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1]。小儿由于呼吸道的解剖结构特点、生理特点,加上免疫系统尚未完善等关系,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2]。现将我院研究应用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2.8±1.2)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2.5±1.5)岁。两组患儿均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胸部X线结果显示两侧肺纹理增粗,且都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保证患儿住院病房空气清新,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部分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至严重影响呼吸者给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保证呼吸道畅通。注意体液输入平衡,纠正体内酸碱、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0.2mg/Kg,1次/d,连续治疗7天。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治疗7天内患儿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症状消失;②好转:治疗7天内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改善;③无效:治疗7天后临床症状加重[3]。总有效=(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儿治愈16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患儿治愈21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7.50%,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观察(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8.5375,P<0.01。
3 讨 论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4]。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控制有可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严重时还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其肺泡数量较成年人少,而且无侧支通气,加上纤毛运动功能差,咳嗽反应也不及成年人强烈,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5]。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具有较强溶解粘液作用,能使痰中的粘多糖纤维断裂、粘多糖分解,稀化痰液,还能抑制粘多糖的合成,减少痰中唾液酸(酸性粘多糖成分之一)含量,降低痰粘度,便于排出[6]。除此之外,盐酸溴已新还能促进呼吸道粘膜的纤毛运动,具有恶心性祛痰作用,使痰液易于咳出,保持呼吸道畅通。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有粘液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以及因痰液广泛阻塞小支气管引起的气急等症。脓性痰患者需加用抗菌药物的控制感染。另有研究报道盐酸溴已新还能增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降低肺泡张力,达到改善通气功能的效果[7]。盐酸溴已新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发挥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的功效。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utgers研究指出盐酸溴已新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奥凡克斯这种活性产物同时具有平喘、提高气道内抗生素浓度的作用,巩固常规治疗效果。国内还有研究报道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能有效缩短病程,加快疾病康复。综上所述,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常规治疗有效率,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1] 丁连明,刘国瑞,王春霞,等.蒲地兰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54-55.
[2] 金学英.盐酸溴已新佐治小儿肺炎30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0(2):158-159.
[3] 马丽双.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婴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1,47(3):145.
[4] 杜文平.盐酸嗅己新佐治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4(1):57
[5] 戴迭宗,李烈坚.盐酸嗅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56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2):252-253.
[6] 李文刚,冯丽芳.盐酸嗅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SB):68-70.
[7] 秦先明,张国兰,王彩霞.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4(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