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细胞因子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
2014-06-13吴喜庆
王 萍 吴喜庆
(1.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天津 300300; 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
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导致的皮肤病变,病因十分复杂,可能由于药物、食物、接触某些物理化学物质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质量[1]。有研究认为,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水平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故我院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了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水平检测,探讨其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制定的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3];经实验室、血清学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2.9±3.5)岁;疾病类型:药物性皮疹30例,接触性皮炎40例,荨麻疹20例,湿疹10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研究对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水平检测,抽取所有研究对象3 ml静脉血,进行2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装置后置于-40°C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BIO-RAD680酶标仪,所有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将应用稀释液稀释酶复合物后,血清加入后进行阴阳性对照。经过60 min孵育后,然后洗板,加底物,30 min避光反应后对入终止液完成操作步骤,然后读数。阴阳性经检测数值断定。
2 结 果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趋化因子的水平比较
3 讨 论
研究表明,过敏原诱导Th2淋巴细胞合成IL-13、IL-5、IL-4,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大量TNFα、IL-13、IL-4、组胺等物质[3],其中IL-4诱导B细胞合成IgE,IL-5可刺激骨髓将嗜酸粒细胞释放至血液中,IgE、IL-5、IL-4无趋化性嗜酸粒细胞的特性[4]。血浆IL-1β、IL-4、IL-5、TNFα、IFNγ检测水平对于预测过敏性皮肤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5]。
IL-1β存在于血液循环中,产生诱导类似于TNF-α的代谢及生理改变[6],与TNF-α产生协同作用,TNF-α与IL-1β均为局部炎性介质,但TNF-α的作用显著强于IL-1β[7];在IL-4作用下,真皮成纤维细胞形成eotaxin,TNF-α可使产生的eotaxin显著增加,eotaxin使嗜酸性粒细胞发生趋化作用反映至相应部位,促使其分泌神经毒素等大量毒性成分[8],如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嗜酸粒细胞碱性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神经毒素(EDN)等[9],导致过敏性皮肤病的瘙痒及组织损伤。
本研究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水平,探究过敏性皮肤病与趋化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与高建明等[10]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说明当出现过敏性皮肤病时,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的检测水平显著升高。综上所述,血浆IL-1β、IL-4、IL-8、TNFα、IFNγ水平等趋化因子与过敏性皮肤病密切相关。
[1] 陈浩,郭再培.特应性皮炎中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4(6):121-122.
[2] 何平平,谭锦泉,张学军.趋化细胞因子与过敏性皮肤病[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12,27(5):173-174.
[3] 薛竞,张谊芝.特应性皮炎的遗传学及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2(11):129-134.
[4] 刘玉兰,肖文斌.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相关性疾病[J].北京医学,2013,23(1):181-182.
[5] 易斌,曾俊萍.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1,08(32):256-257.
[6] 袁艳霞,林麟.嗜酸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及其与某些皮肤病的关系[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4(1):144-145.
[7] 史立宏,李晓民,李金勇.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RANTES、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TNF-α与白三烯B4水平的测定[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8):201-202.
[8] 袁群霞,李惠,单葵.慢性荨麻疹疹患者外周血eotaxin、mcp-1的表达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2):168-169.
[9] Granfeldt A,Letson HL,Hyldebrandt JA,et al.Small-Volume 7.5% NaCl Adenosine, Lidocaine, and Mg2+Has Multiple Benefits During Hypotensive and Blood Resuscitation in the Pig Following Severe Blood Loss: Rat to Pig Translation[J].Crit Care Med,2014,20(3):144-145.
[10] 高建明,陈敏,李玉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CR3和CX3CR1mRNA的表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