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4-06-13麻宏亮张洪涛
麻宏亮 张洪涛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安徽 阜阳 236000)
非小细胞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肺癌发展、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探讨,分子靶向治疗近年来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吉非替尼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信号传导实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1]。相关研究显示,本药物对于放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治疗效果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耐受性较好。本实验为研究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特选取25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2]。接受一个周期含铂方案治疗或放疗但未有显著效果;治疗前超过1个月未使用吉非替尼药物,造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存在可测量肿瘤病灶且预期生存期超过3个月。同时排除接受放疗、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患者;排除同时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大型手术后创口未完全愈合及妊娠、哺乳期患者;排除活动性肺间质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1.1±17.2)岁。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每日剂量为250 mg。于早餐后1小时使用温开水送服且服药前后不使用其他药物。连续用药直至肿瘤进展或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3个月每月进行胸部CT及腹部B超复查。之后每3个月进行复查一次。合并脑转移及骨转移患者每3个月复查脑部MRI及骨SPECT并进行疗效评价。
1.3疗效观察 对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3]。疾病控制率指标评分标准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可分为:(1)完全缓解:疾病病灶完全消失,无其他不适症状,各类检查指标均示正常并超过1个月。(2)部分缓解:疾病病灶治疗后缩小超过一半,不适症状及检查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3)稳定与进展:疾病病灶缩小超过25%,但未超过病灶一半;检查指标稍改善,不适症状较治疗前好转。(4)无效:病灶好转甚至增大,各类检查未见改善。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人数×100%。
2 结 果
2.1所有患者中2例完全缓解者其中位无进展时间为22个月;10例部分缓解者中位无进展时间为14个月;11例好转患者中位稳定时间为9个月。25例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2%(23/25)。
2.2所有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见表1。不良反应以皮疹及腹泻为主。仅有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该例患者为部分缓解患者且生存时间超过1年。
表1 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n)
3 讨 论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症状不显著,将近80%患者发现患病后疾病已发展至晚期。临床应用手术、化疗及局部放射疗法治疗仅能发挥暂时缓解症状及缩小肿瘤的作用,但对其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未有显著疗效。相关研究[4]指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第三代细胞毒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仅为30%左右,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左右。部分患者可能由于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对其正常预后及远期生存率造成严重影响。以肿瘤细胞的特性改变为作用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在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不良影响。吉非替尼是小分子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激酶抑制剂。相关研究[5]显示,有50%至80%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存在表达及过表达。该药物与表皮生长因子配体结合后可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及凋亡。吉非替尼能够切断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以发挥抗肿瘤作用。本药物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对免疫系统无抑制作用。研究指出,对东亚人以及无吸烟史患者来说,一线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其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卡铂化疗;尤其对于肿瘤组织存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来说,吉非替尼治疗后缓解率超过71%,中位稳定时间为9个月,显著优于应用卡铂化疗患者。该结论之后被日本两个Ⅲ期研究及韩国Ⅲ期研究所证实。充分说明吉非替尼作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敏感突变者的一线治疗是可推荐的。本次试验中存在12例腺癌患者为EGFR突变型。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好转11例,无效2例,疾病控制率高达92.0%。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瘙痒、皮疹、恶心腹泻为主,多在Ⅰ至Ⅱ度。肝功能损害相对较高但为可逆性。无骨髓抑制毒性,肾功能基本维持正常且无神经损害均坚持完成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该药物治疗疗效几乎与其他一线化疗药物效果持平甚至超过,再加上靶向治疗不同于化疗的独特毒性,使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依从性大为提高。
综上所述,使用吉非替尼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该药物能够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高,患者耐受性好。
[1] 刘雨桃.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生存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2] 白皓,韩宝惠.吉非替尼治疗5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0,12(2):134-139.
[3] 王燕,王颖,王彬,等.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初步结果[J].中国肺癌杂志,2006,11(5):447-451.
[4] 郭继武,马彬,周慧银,等.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1,10(4):351-357.
[5] 管忠震,张力,李龙芸,等.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中国的临床研究[J]. 癌症,2005,12(8):98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