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溶栓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4-06-13张载潜李伟华
张载潜 李伟华
(五华县人民医院1.药剂科;2.心内科,广东 梅州 51440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冠心病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临床主要通过溶栓方案进行治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为常用的溶栓治疗药物,前者属于吩噻吡啶类药物,能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现将我院针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种溶栓治疗药物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40例。研究1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5~78岁,平均(56.8±1.2)岁;病程1~7年,平均(2.1±0.9)年;心功能等级: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心绞痛等级:Ⅰ级9例,Ⅱ级19例,Ⅲ级12例。研究2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2~75岁,平均(56.1±1.5)岁;病程1~7年,平均(2.4±0.6)年;心功能等级:Ⅱ级12例,Ⅲ级21例,Ⅳ级7例;心绞痛等级: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所有入组患者均经过超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且均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严重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脑出血患者、急性感染期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脑血管意外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其他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患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在给予他汀类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降压、降血脂等对症治疗。在心绞痛发作程度严重情况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研究1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1次/d,100 mg/d,睡前口服。研究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1次/d,75 mg/d。所有患者均持续性治疗1个月,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电图变化。
1.3观察指标及判断 ①溶栓效果: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进行判断,血小板聚集率越低溶栓效果越好;②疗效判断: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90%以上、缺血性ST段改变恢复至0.1 mV以上或恢复正常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50%~90%、缺血性ST段改变恢复至0.05~0.1 mV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 CRP(C反应蛋白)水平:取4 ml静脉血后分离血清,通过免疫透射散射浊度方案进行测定。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溶栓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以及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2组血小板聚集率、CRP明显低于研究1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溶栓效果比较
注:与研究1组相比,*t=7.3766,P<0.05;#t=3.6162,P<0.05。
2.2两组患者疗效判断及不良反应 研究2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P<0.05),见表2。研究1组3例出现恶心呕吐反应,4例出现胃黏膜出血反应,不良率17.50%。研究2组1例出现胃黏膜出血反应,不良率2.50%,两组不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判断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0205,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科常见的多发疾病,致死率极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位杀手[4]。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 ,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②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冠心病还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 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冠心病的治疗包括:①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②药物治疗:抗血栓、减轻心肌氧耗、缓解心绞痛、调脂稳定斑块;③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5]。溶栓治疗冠心病还可分为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两类,动脉内溶栓指的是使用导管插入动脉后注射尿激酶、链激酶而达到溶解动脉血栓的目的,虽然此种方案成功率可达到60%~90%,但动脉插管会耽搁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则随时随地可进行,临床应用更加广泛。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通过不可逆性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成血栓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心血管疾病以及预防用药的首选[6]。但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氯吡格雷则是一种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凝血酶参与血小板活化途径。本组实验结果表明研究2组患者疗效优于研究1组,且不良反应低于研究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溶栓治疗中应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1] 李小卫.氯毗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245-246.
[2] 李杰,杨字霞.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1) :8-10.
[3] 魏艳阳,周明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1(9) : 14-15.
[4] 陈章强,洪浪,王洪,等.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 (8) :692-694.
[5] 2011ACCF/AHA Focused Update of th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 arct io[J].Clin Cardiol,2012,35 (1): 3-8.
[6] 周启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