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企业孵化网络主体的协同创新
——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

2014-06-13张宝建孙国强

关键词:动态成员协同

张宝建,孙国强,张 宇

(山西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企业孵化网络作为推动高新技术有效转化的创新平台,逐渐成为国际主流的创业创新孵化模式,因而,在网络化背景下整合离散的创新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了协同理论[1],协同创新的概念也逐渐延伸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协同效应发生在整体协作效果大于局部之和时,在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序参量,构建起有序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企业孵化网络的构成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中介机构、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兼具了异质性、创新性双重特征[2],同时,依赖于特定的创新契约,分享高科技创业的经济收益,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经济网络组织形式[3-4]。企业孵化网络的地理集聚效应推动了创新主体互动交流的可能[5],为进一步研究其创新协同提供了实践素材。

随着技术知识的扩散,单一组织已经无法胜任创新的全过程参与,创新成员间的有效协同成为企业孵化的主流模式[6]。形成有序、高效、稳定、持续的创新协同机制,需要从功能与结构双重维度入手,进而构建起企业孵化网络创新主体有效地协同合作创新模式,动态演化博弈理论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基于此,本文将协同创新与演化博弈相结合,旨在揭示企业孵化网络协同演化的一般过程,进而探索企业孵化网络创新成员间创新合作的微观动因与宏观运行机制。

一、模型设定

(一)模型假设

博弈理论以个体有限理性为基础,结合系统组织的演变进化,产生了对应的演化博弈模型,逐渐发展成为博弈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与传统的博弈论相较而言,演化博弈论侧重于群体演变轨迹的分析,有机地将个体行为体现到系统整体层面[7],其内在的核心机理在于对网络系统演化均衡策略(ESS)及其应对的最优反应行为的分析。因此,受制于企业孵化网络组织成员的有限理性特点,演化博弈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宏观层面把握企业孵化网络创新成员的演化轨迹与演化行为[8],对于创业环境及创业主体创新溢出具有较高的匹配研究效果。

企业孵化网络创新成员主体的协同模式指的是孵化成员间的合作创新。由于企业孵化网络创新成员具备异质性与创新性,孵化网络可以进一步按照功能进行子网络的分类(生产支持子网络、研发支持子网络、市场营销子网络、培训支持子网络、金融支持子网络等),创新协同既涉及子网络内部的创新合作也涉及了不同子网络之间的耦合创新合作。两类创新合作的成员均属于有限理性合伙人,其目标是实现创业孵化的高风险收益,但不同角色的合作成员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交易策略,这又取决于创新收益的预期判断。

假定企业孵化网络内的创新成员数量为n,则本文模型的构建涉及如下假设:

(1)企业孵化网络创新合作兼具随机性与有限理性特征;

(2)企业孵化网络内的创新成员博弈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信息决策;

(3)企业孵化网络内的任意创新成员都具备参与合作创新的均等机会;

(4)企业孵化网络中创新成员的策略集为S={s1,s2,…,sm}。

(二)模型构建

创业孵化过程中的协同创新是创业利益相关者基于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合作博弈。基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创业孵化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持续的协同合作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契约形式。期间,当协同创新能够带来预期收益时,创业孵化利益相关者按照既定分成进行利润分配,进而形成更为稳固的联盟关系。由于企业孵化网络创新成员间的协同创新能够带来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收益[8],因此,假设单个创新成员协同创新的效应函数记为vi,企业孵化网络总体协同创新的效应函数记为v,则企业孵化网络内n个创新成员的博弈为:

G={s1,s2,…,sn;v1,v2,…vn}.

其中,v1+v2+…+vn

(1)

企业孵化网络由于具有异质性程度高的特点,创新合作过程中的收益与成本差异较大。假定ci为创新合作费用,分配比率θ=vi/ci,且满足:

θ1>θ2>…>θn.

(2)

图1 企业孵化网络成员协同创新博弈效用

二、模型分析

(3)

(4)

(5)

基于此,可计算出子网络博弈方A复制动态方程:

(6)

对子网络博弈方A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计算,其相位图(见图2)可以直观显示。

(7)

基于式(7),若y>P,x*=1属于ESS;若y

图2 子网络博弈方案A复制动态相位图

(8)

(9)

(10)

子网络博弈方B的动态方程:

(11)

(12)

根据式(12),当x>Q时,y*=1是ESS;当x

结合x和y的发展趋势及均衡分析,可将子网博弈方A和子网B的成员类型的占比关系用图3表示。

图3 非对称博弈复制动态的关系和稳定性

由图3可知,演化博弈过程中,博弈双方的初始值对博弈演化的均衡稳定十分重要,在特定收益分配比率θ1和θ2前提下,(v-c)的值越大,P和Q的值会变得越小,协同创新的博弈均衡状态较易收敛。演化博弈模型针对现实的解释是:企业孵化网络创新协同如果合作的最初状态位于D1,那么最终博弈在一般状况下能够实现稳态收敛。这种情形下,企业孵化网络的协同创新趋向于自组织演化轨迹,创业政策发挥辅助性作用;若初始状态位于D3和D4,博弈各方的学习成为主导因素,这种情形下,企业孵化网络的宏观创业孵化政策可以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若初始状态位于D2,博弈双方陷入了囚徒困境,仅仅依赖于创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会收效甚微。

三、结论

本文围绕企业孵化网络合作创新的实践问题,从协同学理论出发,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企业孵化网络创新合作的协同演化模式。结合本文的模型构建及模型分析,企业孵化网络创新成员的协同创新具备了非对称复制动态博弈的特征,反映了按照功能维度划分的子网络间及子网络内创新成员的重复博弈。企业孵化网络的网际博弈及网内博弈会导致多种均衡状态的存在,企业孵化网络合作创新的协同演化轨迹服从自组织机制与宏观创业政策的调控双重影响,而能够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协作机制受合作成员的学习策略,以及成员博弈的初始状态的影响。其中,博弈过程中有效初始状态的获得,以及持续学习良性循环模式的构建均能实现博弈总体收益的优化。因此,企业孵化网络创新合作氛围中信任关系的建立、公平透明信息平台的塑造均能促成最佳的博弈均衡。市场化的竞争情形下,区域性创新文化的建设,以及宏观创业政策的引导会对企业孵化的创新产出发挥积极影响,实现动态博弈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Haken H.Synergetics:An introduction [M].Berlin:Spring-Verlag,1983.

[2] Meijers E.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and the quest for synergy:Is a network of cities more than the sum ofthe parts? [J].Urban Studies,2005,42(4):765-781.

[3] Doloreux D.Regional network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Evidence from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Ottawa in Canada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2):173-189.

[4] Leydesdorff L,Meyer M.Triple helix indicators of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system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J].Research Policy,2006,35(10):1441-1449.

[5] Strambach S.Change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New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competitive cities——The case of stuttgart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0(2):215-231.

[6] 彭纪生,吴林海.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建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5):12-16.

[7] Weibull J.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M].Cambridge:MIT Press,1995.

[8]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40.

猜你喜欢

动态成员协同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国内动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国内动态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国内动态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