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文化历史与发展的公共性论析

2014-02-10

关键词:公共性层面世界

王 健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一)全球化时代下公共性研究的兴起

当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可回避的“历史”现实。显然,这里的“历史”不是过去的历史,而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而关于这个“历史”的发生在马克思那里早已经被预见了,并被称为“世界历史”。他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历史”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是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也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于是,世界诸部分、诸样态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已经开始到来,而共产主义作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将会通过这个过程而实现其信念。

恰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每个人作为“此在”,正是以“在——世界——中”存在作为自身最本己性的生存样态,因而每个人与他人相遇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其弟子阿伦特则进一步指出这个世界“并不等同于地球或自然。它更多地与人造物品以及人类双手的创造相连,与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类的事务相连……这个世界就像一件中间物品一样,在把人类联系起来的同时,又将其分隔开来”。这就是说作为事物的世界处于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人们之间,即这个世界对于人们来说具有第三人称所属的性质——人们共同拥有它。正如阿伦特所概括的,“就对我们所有人都一样而言,就不同于我们在其中拥有的个人空间而言,‘公共’一词表明了世界本身”[2],又如哈贝马斯所说的,“‘公众’是在‘世界’当中构成的;借助于‘世界’,公共性被标志为一个领域”[3]。于是,世界即公共的世界。由此,“在——世界——中”存在亦即“在——公共——中”存在,或者说公共性的存在成为每个人本己性的生存样态。

全球化已经“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1],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此时,世界性的诸多问题的影响,以及所需要的责任也如影随形而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而世界即是作为公共的世界,于是,“世界的”即“个人的”,而又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更成为“公共的”;“个人的”在其更大的可能性上也会成为“世界的”或者即“公共的”。在此意义上,世界性问题作为公共性问题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诸如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军事冲突持续不断、文化霸权主义及生态恶化、毒品走私、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等,都是当今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灾难和风险,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人或民族,乃至国家脱离共同的努力都难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情势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一种生死与共的生存状态已经生成。在全球化的今天,正是这种世界性问题的公共性意蕴日益彰显着一种趋向相应层面上的公共性理论、设计甚或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运作的呼唤。

(二)公共性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1.公共性概念的界定

在现代西方思想家对于公共性概念的探讨中,哈贝马斯、阿伦特、罗尔斯的观点比较突出。理解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首先要联系“公共领域”,他指出“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而对于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作为公共意见的载体的公众形成了,就这样一种公共领域而言,它涉及公共性的原则——这种公共性一度是在与君主的秘密政治的斗争中获得的,自那以后,这种公共性使得公众能对国家活动实施民主控制”[4]。汉娜·阿伦特在对古希腊人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作出考察后,对公共性概念作了较为深刻而又全面的阐释。她认为公共性具有几层既相互关联又相对不同的具体含义。首先是与私人性相对的一种公开性,其次公共性指的就是世界本身,并且强调一种共同性、多元同一性的意义。阿伦特关于公共性的最有名的比喻是说桌子形成了一个公共空间使得围坐的人相互关联又相互隔离,这种互相参照的关系就是一种公共性。罗尔斯对于公共性的观点体现在他的“重叠共识”的概念中,是在公共理性的层面上用来分析多元性事实统一基础。在罗尔斯看来,“公共性”应该成为体现公平正义的一个观念,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社会公民了解并认可共同的正义原则的调节;二是人们接受共同的关于正义的普遍信念;三是关于正义的原则和信念体现在公共文化、制度和历史之中。

值得指出的是,在马克思的文本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对公共性概念进行界定,但是其文本中隐含着大量的公共性思想。概括说来,马克思对于公共性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包括个人性、现代性、共同性等理念及其相互之间内在关系的质量统一型的概念。一些学者对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研究基本上正是围绕着理性、价值和制度等三个层面进行阐释的。

现在国内学者关于公共性概念的研究也比较繁多,比如郭湛、王维国、袁玉立、袁祖社、曹鹏飞、贾英健等的观点就比较突出。综合考虑以上的观点,可以将公共性的概念界定如下:公共性指的是在任何的多元化空间中,其任何个体在共同存在、相互共处中接受并遵循共同的规则体系,形成并追求共同的价值诉求的过程、精神与范式。

2.公共性概念的分析

全球化作为当今时代的首要主题,它将公共性的意义在世界性的层面上,以一种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这也正是论题的出场路径),但是公共性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抽象性的概念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层面或形式上,或者如阿伦特所说的,公共性一定是个复数概念。

首先,比之以往,当代人的公共生活极其丰富、复杂,具有多层面性,就此作为人们共在于世之表征的公共性也既应该被理解为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而面对诸多的世界性问题,又可以包含其他的不同层面,诸如个体之间的公共性层面;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公共性层面;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公共性层面等等。而这诸多层面的公共性则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内容,它们之间往往并不能简单地通约和相互还原,这几个层面的统一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其次,从公共性的概念界定来看,公共性包含关系、规则和价值三个层面的规定,并在过程、精神与范式三个层面上表现出来。从公共性的关系层面来说,特定时空内多元个体的共存是必然的,同样相互之间的交流、冲突等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承认“他者”的存在与价值,尊重异己的存在与发展正是关系层面公共性的体现;从公共性的规则层面来说,它倡导多元个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彼此,达到相互“认同”,在自由而平等的交往中寻求交汇点,形成公共舆论和价值的平等交流,促进共同进步;从公共性的价值层面来说,多元个体间并不是封闭的、不可交流的和相互借鉴的,诸多个体间具有公度性,对于它们的价值评判具有相通的原则,同时多元个体的发展进步总是会指向相同的价值目标。

过程层面的表现方式指的是公共性在特定多元化空间中所展现出来的具体的、特殊的过程性内容;精神层面的表现方式指的是公共性得以展现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性内容;范式层面的表现方式则是指公共性过程、公共性精神在思想中、理论中,尤其在思维方式中的知识性框架和模式。

最后,公共性既是一个具有普遍性质的抽象化概念,又有具体化的内容,因此可以划归为不同的公共领域。在人类的政治交往空间中,无论在国内或是国际领域,都具有其公共性内容。就国内政治公共性而言,它体现在民主、权力、治理等事务上;就国际政治公共性而言,它又体现在和平、外交、人权等事务上。相应的公共性又存在于经济、文化、生态等几个公共领域中,并且各自具有相异的具体内容。“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5]因此,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下,文化空间的公共性,或称之文化公共性,在其作为观念形态的意义上,相对于政治公共性、经济公共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三)中国文化历史中公共性思想及近代发展

1.中国文化历史下的公共性

哈贝马斯也曾指出,“公共的”一词的多种意思之一就是“官方的”[3]。但是“‘公共’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思”,“18世纪,德语中的名词‘öffentlichkeit’是从较早的形容词‘öffentlich’演变而来的,意思和法语中的‘publicite’及英语中的‘publicity’大体相当”[6]。这几个词都有“多数人知道”“开放的”意思,从人能力的角度上来说,其中包含着强烈的理性交流因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公”最原始的含义就是朝廷、政府,而“共,同也”[7],“公共”一词最先出现在《史记》中,既有共有之意,亦有君主与臣民各安其分地遵守、奉行法律之意。由此观之,中西方传统关于“公共”的理解大致相同,但在侧重点上确有差异,即前者颇具“政府治理”之意,而后者则多了些“理性交流”的意味。

在中国文化中,其实不乏诠释公共性的内容,而且其中也不乏现代公共性观念的痕迹,诸如“普遍、全体”“无私、公心”“共同、共有”等意蕴皆已出现。但是思想往往与现实颇有差距,中国社会“公私不分”却也已是定见。

究其实质,中国文化中的公共性观念受到封建社会结构的限制,因而其功用往往囿于家族或某个社群的伦理规范内。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思想,概括了传统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外推,因此传统社会中的伦理观念也往往在私人联系的意义上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社会即是一个“私”本位的社会,即“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当他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取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8]。由此,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性现实显然与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性观念相互抵牾,而后者难以在传统社会中产生,以致梁启超在20世纪初就感叹“公共心之缺乏”是中国国民性的大缺点之一[9]。

从道理上讲,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发展是其各要素整体结构优化的结果,而公共性作为人的本己性存在方式,则是贯穿社会各要素的重要链条之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公共性,尤其是观念形式上的文化公共性极大地反映、影响和作用于社会整体公共性。换句话说,文化公共性是否与社会公共性相适应则成为考察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指标。反观鸦片战争以来,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紧闭着的古老而沉重的大门,中国人民恍然梦醒;欧、美、日等列强相继实现所谓的现代化的时候,中国却已经成为了落后国家。由此看来,中国文化传统中公共性观念与公共性现实的分殊难以不是这历史惊变的原因之一。

2.近代中国文化公共性思想的发展

鸦片战争失败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很快便意识到中国在器物层面上的落后,于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器为先”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蓬勃兴起。但是中日甲午海战又把国人的梦打得粉碎,以沉重的代价让国人清醒的意识到如果没有政治、文化的进步,中国就难以强大。之后,“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纷至沓来,近代革命的进程从政治逐步地深入到文化层面。一时间,中西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激烈碰撞。许多学者将这段历史称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文化现代化”的开端,尤其是五四时期则被认为是其中的高潮,而历史以事实告诉我们,高潮还没有到来。

五四时期,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出路进行了激烈地争论,有的主张全盘西化,有的主张复兴儒学,而历史则选择了曲折的第三条道路,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俄为师”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后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带领中国走出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也才使中国文化进入了一片新天地。

以文化公共性的视角考察这一艰难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共性观念已经难以适应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以致从实际上产生了历史进步的阻碍力,而仅靠复兴儒学并没有改变传统中国的文化共性观念与社会公共性现实在外力入侵时所造成的错位,因而其努力难以成功。相应的全盘西化的文化选择也忽视了传统中国社会公共性现实的进步程度,因而也步入歧途。近代列强侵蚀下的中国社会“私”本位的伦理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冲击,尤其是它已明显难以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由此形成一些地域性及低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形式,当时的社会公共性现实正处于新旧结构的非正常转型期。“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于是,如何在中国公共性现实之上选择或者建构相适合的文化公共性观念成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个选择在历史上的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于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读马克思主义,已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5]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含有相当丰富的公共性观念,而只有在其中国化之后,它才成为挽救中国的现实力量。而正是毛泽东等人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地推进了中国文化公共性的发展,并最终为当代的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根基。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思想及其公共性成为文化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乃至整个近现代文化哲学及其历史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文化公共性发展开创了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276-277.

[2]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0.

[3] 黄俊杰.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亚观点之比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4.

[4] 汪 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25-126.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627-628,663-664.

[6]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3.

[7] (汉)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153.

[8]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28.

[9] 夏晓虹.梁启超文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109.

猜你喜欢

公共性层面世界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