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沟肠杆菌AcrAB-TolC外排系统基因研究

2014-06-13温见翔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阴沟外排变性

温见翔,陈 娟,杨 虹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检验科,广东 深圳518036)

阴沟肠杆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亦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阴沟肠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出现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我院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与耐药状况亦不容乐观[2],本研究通过检测我院临床分离的141株阴沟肠杆菌AcrAB-TolC外排系统acrA,acrB,tolC和acrR 4种基因,分析4种基因的携带分布,研究AcrAB-TolC外排系统基因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急诊及住院部患者痰液、尿液、血液、脓液、胆汁等标本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共计141株。所有菌株经 MicroScanWalkaway40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测其对各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如药敏结果相同,仅采用首次分离菌株。以大肠杆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质控菌株,药敏结果依据CLSI2013年执行标准判定。

1.2仪器与试剂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 MicroScan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及该公司提供的阴性菌复合板;PCR扩增仪为美国Biosytems公司产品;凝胶成像系统为美国BIO-RAD公司产品质;标准分子量DNA、Taq DNA聚合酶、pMD18-T载体、DNA胶回收试剂盒为TAKARA公司产品。

1.3AcrAB-TolC外排系统基因的扩增根据AcrAB-TolC外排系统acrA,acrB,acrR和tolC 4种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并由TAKARA公司合成引物,引物序列及产物长度见表1。采用煮沸法提取各株阴沟肠杆菌基因组的DNA,进行PCR扩增。四种基因的PCR反应总体积均为50μl(DNA聚合酶系统Premix Taq9.5μl,上游引物及下游引物各1μl,DNA模板2μl,去离子水36.5μl)。基因扩增反应条件分别为:acrA基因94℃预变性4min,95℃变性30s,58℃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72℃终末延伸5min;acrB基因94℃预变性4min,95℃变性30s,48℃退火30s,72℃延伸3min,共40个循环,72℃终末延伸5min;acrR基因94℃预变性4min,95℃变性30s,48℃退火30 s,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72℃终末延伸5 min;tolC基因94℃预变性4min,95℃变性30s,43℃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72℃终末延伸5min。PCR产物在含0.5mg/L溴化乙啶的1%琼脂糖凝胶中电泳30min,使用BIO-RAD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分析PCR产物。

1.4扩增产物的纯化、克隆与测序PCR扩增产物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并纯化,将其与pMD-18T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E coli JM109中,用含氨苄西林的LB平板筛选含阳性质粒的菌落,阳性菌经扩增培养后送TAKARA公司进行测序。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

表1 靶基因引物识别序列及目的产物长度

2 结果

2.1药敏试验结果141株阴沟肠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根据耐药表型不同,将141株阴沟肠杆菌分为4组见表3。

表2 141株阴沟肠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表3 141株阴沟肠杆菌耐药表型分组

2.2AcrAB-TolC外排系统基因扩增及测序结果acrA,acrB,acrR和tolC 4种基因在141株阴沟肠杆菌中均扩增出阳性株,其PCR扩增电泳结果见图1、图2、图3和图4。4种基因PCR产物经克隆后测序,测序 结 果 与 (CNBI)Genbank 数 据 库 (http://www.cnbi.nim.nih.gov BLAST 程序)进行对比,同源性比对后证实,4种基因与阴沟肠杆菌同源性均为96%。

图1 acrA基因PCR扩增电泳图

图2 acrB基因PCR扩增电泳图

图3 acrR基因PCR扩增电泳图

图4 tolC基因PCR扩增电泳图

2.3统计学分析结果141株阴沟肠杆菌分别扩增出139株acrA基因阳性株,阳性率为98.58%;72株acrB基因阳性株,阳性率为51.06%;111株acrR基因阳性株,阳性率为78.72%;116株tolC基因阳性株,阳性率为82.27%,4种基因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分别比较多重耐药组、双重耐药组、单重耐药组和敏感组不同基因的阳性率,acrA基因和acrB基因在4组菌株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crR基因和tolC基因的阳性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5。

表4 4种基因阳性率的比较

表5 四种基因在不同组中阳性率的比较

3 讨论

主动外排系统是引起细菌多重耐药的机制之一,作为一种非特异性耐药机制,可引起细菌固有的耐药性[3,4],而耐药结节细胞分化家族 AcrAB-TolC外排系统是导致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因素[5-7]。阴沟肠杆菌染色体上存在acrA,acrB,acrR和tolC基因,可以编码AcrAB-TolC外排泵,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存在活跃的AcrAB-To1C外排泵[8],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与主动外排系统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141株阴沟肠杆菌高水平携带AcrAB-TolC系统的acrA,acrB,acrR和tolC四种基因,其中acrA基因的阳性检出率最高,acrB基因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四种基因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的差异(P<0.01)。根据耐药表型的不同,将141株阴沟肠杆菌分为多重耐药组、双重耐药组、单重耐药组和敏感组,比较各组阴沟肠杆菌不同基因的阳性检出率,acrA基因和acrB基因在不同组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耐药组高于敏感组,且多重耐药组阳性率最高;acrR基因和tolC基因在不同组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1]Yu WL,Cheng HS,Lin HC,et al.Outbreak investigation of nosocomial enterobacter cloacae bacteraemia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Scand J Infect Dis,2000,32(3):293.

[2]温见翔,王 德,王 丽.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6):704.

[3]Schumacher A,Trittler R,Bohnert JA,et al.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linezolid in Escherichia coli,Citrobacter freundii and Enterobacter aerogenes:role of enhanced efflux pump activity and inactivation[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7,59(6):1261.

[4]Poole K.Efflux-mediated resistance to fluoroquinolones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9):2233.

[5]Zheng J,Cui S,Meng J.Effect of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s RamA and SoxS on expression of multidrug efflux pumps AcrAB and AcrEF in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Salmonella Typhimurium[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9,63 (1):95.

[6]Keeney D,Ruzin A,Bradford PA.RamA,a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and AcrAB,an RND-type efflux pump,ar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tigecycline in Enterobacter cloacae[J].Microb Drug Resist,2007,13(1):1.

[7]Bratu S,Landman D,George A,et al.Corre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acrB and the regulatory genes marA,soxS and ramA with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endemic to New York City[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9,64(2):278.

[8]刘 军.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9,30(2):49.

猜你喜欢

阴沟外排变性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RND外排泵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多粘菌素外排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主动外排系统RND家族最新研究进展
征兵“惊艳”
爸爸从这儿掏出来的
三排式吻合器中的双吻合钉推进器对
从印度护卫舰“阴沟”里翻船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