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06-13朱红梅韩文堂
朱红梅+韩文堂
摘要:自主学习对于每个人都有深刻的意义,尤其在倡导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更离不开自主学习。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鉴于此,基于地方性大学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培养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025-03
自主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而且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们所重视,教育领域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与传统的接受教育相比较,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1]。在每个人都是学习者,都是学习的主体的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已不是一种单纯地依靠学习者主动探索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它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从一种学习方式转化为一种生活理念。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在我国古代就被重视、强调,例如,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曾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2]6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2]6更有明代王廷相的“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2]6,这句话强调了自主学习对自身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学习终身化等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社会竞争焦点也在于学习能力[3]。自主学习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功,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他们的生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学习能力已成为一种生活技能,一个人要发展就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就不会进步,不学习就不会有“面包”吃,但是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目前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已有很多,其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自主学习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从大学生对学习类型的自我定位情况来看,被动学习型学生占有很高的比例,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把自主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的首选类型[4]148。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知识更新换代步伐的加快,高校在学科转型、专业设置方面相对滞后,高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仍然有所脱节,致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的选择有所偏差。再者,大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应试为目的的接受式的传统教育已成为他们学习方式的主流,在大学校园倡导的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是观念上的冲击和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在短期内他们很难适应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更难将其作为学习方式的主导。现阶段,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能力相对低下。
三、影响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因素
1教育制度的过度管理
现代大学教育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办学逐渐开放,但对于地方性大学来说,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方面仍然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铁饭碗”的就业观念或多或少地还有所保留。对于地方性大学的就业率基本取决于“国家标准、省市招考、地方录用”,地方性大学受到这一模式的羁绊,因此在管理方面还略显死板、保守。
学校考勤制度的泛化。考勤是学校有效管理教学的手段,但这种手段的泛化却严重影响了它本身的效果。从学校行政部门、教师,到学生会、班委无不用这种方式制约学生,甚至大多考勤都无关学习。这种管理的泛化随时影响学生对自主学习时间的管理和自主学习意识、自觉性的自我培养。
评价制度的偏差。各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考试课和考察课、专业课和公共课、社会实践和专业知识等,在它们之间评价标准都存在一定的“你轻我重”的现象。评价作为一种优化教学的手段,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有“指挥棒”的作用。因此,评价制度上的偏差将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有很大的影响。
课程管理僵硬。目前,很多高校都实施学分制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学分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1)自主选择专业;(2)自主选择教师;(3)自定选修课程;(4)自定考试时间;(5)自主选择学习年限[4]150。但是,在高校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教学的实施却与之有很大的分歧,表现在专业无选择性、课程选择维度小、考试时间统一化等方面,这对大学生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2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其育人观和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的育人观和教学方式、方法又决定着他的树人方向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向、方法。比如,大部分教师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这就使学生渐渐地成为了被动地接受“考试知识”的机器,形成以考试为中心、以高分为目的、以考试课为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然而对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却“投资”甚少,日复一日,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影响很大。
(二)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强调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学生更应该发挥其主体地位,但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往往也受自身的影响。
1知识基础
已有知识的背景经验对新知识的组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无外乎是对已有知识重新组合的认识和再认识。一个人的知识基础决定着其对新学知识的态度和理解,以及对新知识的掌握速度。比如,知识基础雄厚的人对新知识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从未学过,但却可以和已有知识相互联系,倍感亲切,学习起来得心应手,信心十足;而知识基础薄弱的人面对新知识常常很难和已有知识形成联系,新知识犹如孤舟一叶,一时半会儿很难掌握,导致兴趣丧失、信心挫败。
2自我驱动力
自我驱动力是指能使自己不断前进,逐渐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自我驱动力主要取决于对奋斗目标的定义。据有关学者调研,现代大学生学习目标主要有:考研、找工作、拿奖学金、入党、评优等等。他们对于不同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投入”,如:准备考研、找工作的同学会比较合理地安排时间,刻苦学习,其用功程度也是相当大的;相反,以短期目标作为奋斗目标的同学相比而言则显得较为缺乏动力,自我驱动力明显较低。
3学习效果归因
学习归因对自主学习有直接的回归效应,归因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其学习动机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有的同学在考出好成绩时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是自己夜以继日奋斗的成果,像这样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付出多,会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然而有的同学考不好就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运气不好,考题偏偏是自己不会的题。这样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的好坏或其他外部影响,成功则会使学习者产生侥幸心理,失败则会使学习者找到失败的借口,无论成败都会使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学习者信心的建立。
四、培养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教”与“学”是教学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方面应充分认识“教”与“学”两方面的重要性,并创造一定的环境,从教学的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的方面
1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校教学管理方式、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养成有很大的导向性,面对大学办学的开放性,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有的只是着眼于眼前利益,并将它作为大学学习的主要目标,如:学年奖学金、学年评优等。眼前利益的驱使使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扭曲。此外,加强学风校风的建设,在隐性的学校建设上给大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中心 ——人才培养实施的关键。为确保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冲出历史墨守成规的教学局限,开放思想,创新教学;其次,高校教师还应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教师教学,确保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有效进行;最后,高校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与学生积极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创造“教”和“学”的氛围。
2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学习条件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确保大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进行的关键,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应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相适应,甚至超前。只有教学设施和教学活动相配套才能将教学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同时,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的集中点,拥有着区域最丰富的教学、科研等资源,应该将这种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降低教学和科研设备的冲突,打破“学校有而不让学生用”的局面。再者,学校在资源方面的开放和二级学院资源利用的冲突,特别是每个二级学院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大大加强。笔者认为,二级学院应设有独立的图书馆(室)、自习室等相应的教学配套设施,在公寓内设立专业活动室,以加强二级学院资料的提供、信息的开放、设备的利用和专业跨年级的交流。
(二)“学”的方面
1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我监控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校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并以此为导向,分段、分期设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以有远、近之分,恰当安排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从小计划到大计划,从小目标到大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制定了学习目标,就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自我监控能力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表现,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和效果[5]。大学生制定可实现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增强自我监控能力,进而帮助大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改善归因方式,加强自我责任感
归因就是关于结果产生的原因的评价。归因风格影响着动机、心情、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情绪的悲观和乐观[6]。归因方式可以从内部归因也可以从外部归因方面,改善学生的归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中对自己做出内部和外部正确的归因。总结成败的经验,使学生体验努力后的进步和成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
此外,教学是教与学的组合,提高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是确立其学习主体地位的关键。都说90后是没有责任心的一代,是因为90后习惯于生活在父母的“襁褓”之中,父母常常为他们包办一切,有些大学生甚至连大学和专业都是父母选的,所以他们到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国度”往往会不知所措,进而对大学失去信心,产生迷茫感,从此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变得被动,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树立其“主人翁”的意识才能使其在享受“教”的权利的同时履行自己“学”的义务,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
3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学”的氛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的校外人际等等,但这些都对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教师的以身作则、家长的潜移默化、同学的榜样作用、社会各因素的诱惑等等。但是,这些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除了有积极的,还有消极的。所以,为了大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相对宽松的学习空间,就必须确保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有助于自主学习的宽松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蒙敏.大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必要性的探析[J].中小学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1,(7):141-142.
[2]李毅.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王杰.谈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59-61.
[4]王淑桢.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终身学习需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5]任玉梅,贾巍,杨雪玲.宁夏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调查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42-48.
[6]王瑾.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137-138.
Abstract: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ach individual, and in the context of advocating lifelong learning, it is absolutely indispensable. It is the requirement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waren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