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研究

2014-06-13俞田荣金玢兵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俞田荣+金玢兵

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大的障碍就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导致教育主体性缺失、理论创新和应变能力不足、运用的教育资源与手段单一,其本质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路径错位。要矫正由路径依赖引起的路径错位,有赖于路径整合。主要包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语境的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从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依赖、路径错位;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001-04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形态的统摄作用的认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理想信念,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的思潮中不迷失方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以应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错位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是道格拉斯·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以及既得利益约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的路径依赖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是作为意识形态教育来实施的,无论是教材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初始的选择会作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刺激着教育者强化对现存路径的依赖,因为沿着原有的路径走总比另辟路径要来得方便一些,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是“搭便车”现象。这种思维的惯性长期发展下去会形成思维的惰性,惰性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顽固的保守势力,阻碍任何思维创新。因此,对于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在做出路径选择或改革决策时,首先要研究、反思我们过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是否适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特点、是否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学生的心理认同和承受力。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出现了无效率的路径依赖问题,路径依赖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路径错位。

教育设计路径与学生自我选择路径的统一是构成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的基本前提,在传统的教育路径下,马克思主义教育路径选择忽视了人都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意识世界,其认同和接受是靠接受者自身的一系列变化来完成的,这些变化不但受外界的环境影响,还与自己对外界的主观体验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有关。事实告诉我们,“动机和行为的自我调节是通过内部标准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反应实现。”[1]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路径形成的历程中曾经有良好的绩效,但在变化的形势面前难免会出现路径错位。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的路径错位

我们考察马克思主义教育路径效果时发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虽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但并不一定能为学生们所接受。学生会把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所形成的的价值观和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观进行比较,以自己的需要、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舍取。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尽管马克思主义仍是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在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中,马克思主义还是缺位的。即使在政治课中,我们的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中并没有与学生业已形成的价值观相统一,设计的教育路径与现实价值观获得之间存在错位。这种路径错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主体性相对缺失

马克思主义是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它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关注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应关注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体制是基于某个既定的目标,以培养社会限定设计的人才为目的而做出路径安排,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内在的思想和心理,以预定的安排代替个体自由选择,学生的主体性在实施路径中不能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尊重与张扬,教育路径脱离了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教育对象。在这种模式下,教育习惯于对政治与道德知识进行灌输,通过批评、禁止等外在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评价学生的行为,居高临下地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是寓价值观于各门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寓价值观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善于通过外在环境、氛围的建设与完善对学生进行熏陶;不善于从学生内在的心理特征去引导学生。这种路径的采用,虽然见效一时,但因教育主体性相对缺失不能起持久的效应。

2.理论创新、应变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只局限于国家宏观政治层面、局限于几次党代会和个别领导人的阐发,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来自几个决议,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扎根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扎根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价值观缺乏平等对话;对于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现象缺乏理论阐述;对于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教育对象大众化理论准备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无论是内容、体系、管理、实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组织的力量来完成,由于组织对马克思主义阐述的垄断性,致使社会、民间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立研究缺位,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拓展能力取决于组织的认知程度和目标任务,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只停留在组织话语层面,未能深入大众,缺乏民间基础。在当今,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削弱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的垄断性和路径拓展能力,变化了的新形势非高校教育系统所能驾驭。同时,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的垄断性和路径的陈旧安排中,缺乏提供个人交往、个人道德形成性的机会,忽视迅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脱离实践的说教常常使学生感到乏味和无意义,与原来组织所预先设定的价值观产生质疑与疏离。

3.教育资源与手段的单一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路径更多地依赖于单一的制度性安排,当作是政治教师、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的事情。由于现有的学科和专业的分工,使得现有的高等教育被弄得支离破碎,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科的相通性得不到体现,尤其是教师和学科的育人性得不到体现。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往往满足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育人功能,甚至政治教师也是如此。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师生数量的增多,学校行政机关官僚主义的滋长,使得管理和服务的育人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社团、校园文化也日益专业化,缺少育人的功能和职责。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教育手段单一、施教者单一,没有产生一个群体的合力和浓厚的氛围。学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当作一门专业课,用专业课的标准来实施教学和考核,因考核效果的不尽人意而否定这门课的价值。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错位的矫正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效实施有赖于路径错位的矫正。路径错位本质上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分离、各种教学教育资源和手段之间的分离。路径错位的矫正关键在于上述因素的融合或整合。这种融合或整合表现为:

(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语境的整合

1.全球化语境

全球化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复杂、快速交流的社会系统和状态中,这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有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模式。“面对家庭、学校、社会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面对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并存的事实,在这样一种新的背景下,教育者显然失去了往日的权威,需要对其角色重新做出诊释和定位。”[2]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上不能像以前那样贫乏、陈旧、僵化和狭窄,而应该具有更宽广的视野、融合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不能像以前那样单一、固化,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对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要对立、不宽容,而要求以一种更开放、宽容的精神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带来现代生活瞬息万变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大学生将更倾向于自我判断和独立的选择,这使得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深入到大学生心中,必须改革以前的教育方式和路径,培养大学生在复杂的现象面前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而不是让大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现成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

2.市场经济语境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市场经济语境中展开。首先必须肯定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多样化,出现了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人们思想的深层次变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由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职业差别等因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也日渐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可能有多元化的认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必须尊重差异性,从人类文化和精神的演进机制来看,多样性和自我分化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是十分积极的现象。面对新的历史条件,面对新的解释者和阐述者,唯有那些富有内在创造力与生命力的理论才可能通过解释、修正、重建、分化而形成多样化的格局,并在多样化中展现其生命力与更高层次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是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和实现人类解放为宗旨的、富有极强的实践性、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理论,要求这样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固守一种形态无异于宣布它的终结。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决不能用一种理论、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实施,多元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生机所在。

3.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课程教学形式不再是高度严密和专业化,而是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学生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学生在主要学习领域之间更加容易流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高校学生群体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认知、个性培养、心理健康甚至是日常生活等问题都需干预,这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外部观念环境的价值变迁使得传统的以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为特征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显得有些单薄。长期以来,以维护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价值选择,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所倡导的多元化和价值宽容是格格不入的。同时,网络时代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对传统信息渠道的垄断也造成了很大冲击。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信息泛滥和传统手段不断丧失的情况下找到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手段,这是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紧迫课题。

随着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但家庭、学生对此的认识相对滞后,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待过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特别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不仅影响到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与完善,而且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也构成了威胁。这一切都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

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每一门课程,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蕴涵着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深入发掘每门课程的思想道德资源,展现各门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3]。“我们要发掘各门课程的发展历史,进行学科发展史教育,发掘各门课程的文化背景,进行文明史教育。发掘各门课程的学科代表人物,找出它的创始人、发展人、杰出人,进行创业教育在‘真的方面育人;发掘各门课程的思想内涵,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善”的方面育人;发掘各门课程的美,无论是语言美还是思维美,表现美或是数理美,进行美感教育,在“美”的方面育人。”[4]

(三)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

文化在人的思想形成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每个人都被文化所包围,文化无孔不入,对人的思想、观念起着不为人所察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论哪一种社会过程,群体整合都要求其成员在文化规范、价值意识、目标取向等方面适应群体的价值。因此,群体整合实际上是文化的整合,是价值意识的整合,它是一个共建群体文化意识和价值参照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群体成员共享一种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以便进行共同的价值认识、判断和选择,这正是提升路径文化属性的依据。而且“当代社会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优先性以及文化的决定性意义”[5]。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特质和氛围,是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形成的文化系统。学生们往往认为,管理是学校的,课堂是老师的,而校园生活才是自己的。在校园的文化生活中,学生们心情放得更开,更能自由、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学生之间的交流更真实、更广泛、更充分。校园文化生活具有凝聚、暗示、导向、辐射等作用。它能够引导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获取某种精神状态,培养某种道德思想品质。校园文化就是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实践活动的方式和风貌,特定的校园文化能形成学校众体的心理定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的心理机制,使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众体的精神特征和价值标准协调起来,从而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融洽统一。因此,依托校园文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重要的路径。

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

(一)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生活即教育。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性世界。生活世界是真实的,同时也是基础性的、本源的,滋养着每个人未来成长的各种潜能。“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的努力,都将在抽掉人性的丰富性的同时,也抽掉道德教育自身的丰富性,从而丧失了魅力,甚至失掉了教育对象。”[6]高校生活是高校师生陶冶精神情操,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操练场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师生特别是大学生广泛接受,变成它们用来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坚强盾牌,变成他们认识社会、发展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由此,关照好高校师生的现实需要、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的关键。因此,把握和满足高校师生在生活世界中正当合理的需要和利益诉求,是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有效抓手。

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道德实践,要围绕他们成才、成长的需要和利益展开。在大学阶段,他们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践,为他们心智成长成熟准备条件,更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他们同样需要学习社会的价值系统,并在生活世界操练体验社会的主流价值意识,从而为顺利进入社会生活准备思想基础。所以,来源于他们生活世界的需要和利益必然诉求回归生活世界,只有那些能够在生活世界中找到“根”的物质和思想体系才能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须在生活世界中寻找大众化的路径,在大众化路径中增添生活色彩,以提高路径实施的效果。

(二)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真理而传入中国的,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作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模式而在中国起主导作用,然而当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失败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凸现在文化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

在一个全球化、多极化的时代里,面对多元和多样的文化环境,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特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吸取着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他们在文化变动的困惑中思考和探索,通过重新消化和选择而达到了新的文化自觉,从而走向文化认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表现为从经济、政治需求转向对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的追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关注的焦点已从经济建设转向社会建设,公平、自由、幸福、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最热的主题词,同时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些社会弊病、丑恶现象、社会不公、贪污腐败、道德沦陷等现象深恶痛绝,大学生们对当代社会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会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去寻找精神的慰藉。“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有没有某种终极的永恒的东西?这里指的是理想、信仰、道德感、正义感、崇高感等等、如果有的话,今天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7]这是一个与当代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个话题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的追索。

总的来说,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流始终是进步的,总体上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相适应的。它继承了五四运动以来的光荣革命传统,紧扣时代主题,具有追求进步潮流、开启风气之先的价值取向,成为促进文化现代化的一支重要推动力。这既是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教育的结果,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融入文化路径的成绩,让青年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文化选择取向和价值判断标准,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2]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1.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3.

[4]骆郁廷,储著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5]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4.

[6]刘惊铎,刘慧.新德育体系: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N].中国教育报,2003-10-20(09).

[7]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65.

Abstract:The biggest obstacl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the overdependence on the path which leads to the absence of education subject, weakness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resilience and the sameness of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methods. The essence is the path dislocation of the educator and the educatee. To correct the dislocation caused by overdependence on path, we should make path integration, mainly including the context integration of the educator and the educatee,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ampus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is way, the path of popularizing Marxism will be optimized, students can return to their life world and they will be more identified with Marxism culture.

Key words: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path reliance, disloc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