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014-06-12岳鹭
岳鹭
[摘要]近年来,印度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重大改革与调整,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形成高效的资本市场、便捷的融资渠道和富有竞争力活力的商业环境,同时注重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变,大力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为印度吸引外资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使印度成为各国投资的新热土。但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的外汇管制等不利因素又对其吸引外资形成挑战。因此,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应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努力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关键词]印度;直接投资;中国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4-0042-03
一、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的机遇分析
(一)中印政治基础良好
2013年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这也是李克强上任后出访的首站。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所涉及的合作项目涵盖经贸、科技、人文、区域、防务等领域,既有具体目标也有合作方式,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同年10月22—24日,印度总理辛格正式访问中国,这是自1954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实现年内互访,意义重大。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地方交往等9项合作文件,并提出中印关系4点建议。双方高层的互访体现了两国政府对于双边政治经济交流的高度重视和互利合作的美好愿望,对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全方位外交战略稳步推进
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以不结盟为外交政策的基石,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努力与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并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以来,印度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战略,在保持与俄罗斯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缓和印巴关系,推进中印关系,改善周边环境,积极推行东向政策,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迅速,为外资进入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经济逐步复苏
1991年,印度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经济进入转型期,总体实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管理新体制,同时将半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即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向国际化转轨,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适应经济市场化的需要。经过10多年的改革,印度经济增长显著, 2008—2011年GDP年均增长82%;2012—2013年,经济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经济开始逐步复苏, 2012/2013财年,GDP增长率仅为45%,但2013/2014财年上半年升至46%,下半年则超过5%,且据预测2014年印度经济增长有望进一步改善,如亚洲开发银行(ADB)预计该指标将达到57%。
(四)资本市场健全高效
印度资本市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监管制度较为完善,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较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印度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是孟买证券交易所(BSE),成立于1875年,是亚洲最早成立的证券交易所。截至2012年3月底,上市公司达5133家,总市值124万亿美元,是南亚最大、世界十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五)开放而优惠的投资政策
鉴于印度的国内储蓄率很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因此印度政府认识到吸引外资的重要性并逐步放宽外商投资限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
1999年新外资政策规定:“除涉及环保、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14个行业外,其他所有行业的投资无须审批。”总理瓦杰帕伊上台后,提出15个重点招商引资规划领域,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业、民航、电力、电信、石油、公路、房地产、港口、投资资本、医药、采矿、煤矿、旅游、烟草。
地区优惠方面:外商投资于印度东北部各邦、锡金、克什米尔等落后地区时依各邦不同可享10年免税、50%~90%的运费补贴、设备进口免税;投资额在25亿卢比以上的项目享有最高600万卢比投资补贴及3%~5%的利息补贴等优惠;投资于Uttaranchai及Himachai Pradesh两邦前5年可享受100%免税,后5年减税25%。
特区政策方面:截至2012年,印度共设立143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内,外资企业可享受诸多优惠政策:如进口无需许可证;进口资本货物、原材料和消费品免关税;不受出口最低额度限制;简便快捷的通关服务等。
特定行业优惠方面:对旅游业与酒店经营者减免外汇总收入50%的所得税;对计算机软件或电影电视软件、音乐软件出口可从出口总收入中减免50%的出口所得税;道路建设、制药业等部门在进口生产设备时可减免进口税。
(六)自然资源丰裕
印度土地广阔,资源丰富,拥有近100种矿藏,如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均列世界第三;森林面积678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064%。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能源消耗偏高,目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高达90%。因此,赴印度投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就地办厂,实行采矿、冶炼或加工生产,对保证我国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七)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据2012年印度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印度总人口数已达1215亿,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根据UNCTAD数据,印度劳动力资源不仅数量充足且专业教育程度高,薪酬却仅约欧美等国的1/10,即印度是世界上拥有“人口红利”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网络、软件和医疗等行业竞争力明显,对于中国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价值链环节具有巨大吸引力。
(八)科技水平较高且发展前景良好
为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印度历来注重发展科技,20多年前印度政府就已将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生物、材料和信息三个主要领域,以期在知识经济时代,可利用人才与技术优势等软实力大力研发高新技术产业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此,印度出台《2020年科技远景发展规划》:直至2020年,印度要成为经济强国和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和核技术大国。为实现该规划目标,印度鼓励技术研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技术人员的吸引和储备,并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当前,印度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为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人才基础,也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机遇。
(九)对外贸易和双边贸易发展稳定
据印度商业信息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2012年印度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为78047亿美元、29119亿美元和48928亿美元,分别是2008年的166倍、164倍和167倍;2013年1—9月,进出口额达593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额23510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进口额35848亿美元,同比下降12 %;2013年1—9月,印度贸易总额增速虽下滑,但仍达21%,其中出口增长47%,进口下降12%。这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外商投资具有巨大吸引力。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处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的不同阶段,互补性强,印度对我国主要出口矿产品、贱金属和纺织品及原料等,而从我国主要进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制品等,经贸合作空间巨大,2001—2010年中印双边贸易增长约20倍,2011年达739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贸易伙伴。2012—2013年,虽然双边贸易持续回落,但仍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且两国领导人更加重视双边经贸发展。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表示,双方不仅要改变贸易不平衡的状况,还要努力做大经贸合作的“蛋糕”,并提出力争2015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这也为中国企业赴印开展跨国经营提供良好契机。
(十)卢比贬值带来双重收益
据我国外汇管理局统计,自2005年以来印度卢比总体处于贬值通道,且呈现加快趋势, 2005年美元兑卢比为1:4410,2010年为1:4573,2012年为1:4719,2013年为1:6258;同期人民币兑卢比分别为1:5382、1:6754、1:8466、1:1020。印度卢比贬值将为我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带来双重收益,不仅有利于增强印度出口竞争力,提升赴印度投资的中企的出口能力,而且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
二、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的挑战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运输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印度空运和海运发展相对较好,印度国际及国内航班班次频繁,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民航市场之一,有可运营国际机场17个、国内机场79个;海岸线长达7517公里,拥有14个主要港口和184个中小港口,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但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发展相对滞后:铁路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通车里程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但铁路、车站和标志相对老旧而落后;印度公路网密布全国,承运量约占全国客运总量的80%和货运总量的60%,但国家级公路仅47条,共计7万公里,高速公路仅200余公里,而且交通秩序混乱,运输效率低下;虽拥有6条主要国家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45万公里,但内河运输水平相对较低,运输量仅占国内运输总量的01%。
电力短缺严重。当前,全印度缺电率高达22%~30%,仍有近4亿人口无法正常用电,电力供应不足仍将是长期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现代通讯发展不均。据印度电信监管委员会(TRAI)统计,截至2012年1月国内移动用户总数累计达904亿,普及率已达7489%,但固话和宽带普及率相对较低,仅分别为268%和111%。
面对上述情况,印度政府也正在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计划以公私合营方式对全国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到2020年新增铁路25000公里;确立在未来3~4年内,每天完成20公里国家级高速公路建设的目标,为此需融资700亿美元,私营部门占4105亿美元,可见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腐败严重
印度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如在印度注册成立公司需89天,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平均为43天;在印度意向合同的执行通常需425天,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仅286天。印度腐败问题尤其突出,外资企业要想在印度开展业务,行贿往往是“必经之路”,这使得许多外商对印度市场望而却步。
(三)通货膨胀率仍然高企
近年来,经政府努力,印度通货膨胀水平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处于高位, 2012年整体通胀率已降至755%,CPI增长保持在99%;2013年CPI虽降至91%,但仍处高位。特别是2013年印度卢比大幅贬值,导致进口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使原本因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胀形势更加严峻,2013年11月印度CPI达到近五年新高(1116%)。而根据目前印度整体经济发展态势,2014年卢比仍会持续贬值,输入性通胀压力将会上升。
为应对高通胀率,印度央行已改变宽松政策姿态,开始进入紧缩政策周期,如2013年7月将边际贷款工具利率和银行利率从825%调升至1025%,同年9月和10月,又连续上调基准利率共50个基点,至775%。但需注意,通胀数据显示紧缩政策并未能有效控制高通胀局面,反而对经济产生负面效应,致使印度经济进入滞涨期。总体来说,印度面临既要压低通胀率,又要保持经济增长的两难处境。
(四)外债风险凸显
2012年,印度外债余额达3763亿美元,比外汇储备高出813亿美元,外债占GDP比重约22%,偿债比率为7%,虽初现国际债务危机,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印度近年来持续贸易逆差,且呈现扩大趋势,2012年印度贸易逆差1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远高于11%的贸易总额增速。虽2013年1—9月,印度贸易逆差同比下降112%,但仍高达12338亿美元,外债风险进一步加剧。
(五)中印政治隐患犹存,贸易摩擦频发
受边界问题、西藏问题、“中国威胁论”、西方国家插手等因素影响,中印双边政治关系仍存在诸多隐患;而且,近年来中印贸易摩擦频发,严重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目前我国已成为印度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此外还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提高进口关税等限制性措施。特别是当前,印度正希望通过提高制造业比重来发展经济、吸引就业,未来一段时间会采取新的措施保护国内制造业,中印双边贸易摩擦仍将不断出现。
(六)国内市场前景存在变数
根据UNCTAD数据显示,2002—2012年印度人均GDP年均增速638%,远高于世界136%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印度人均GDP增速呈下降趋势,2005—2012年年均增速为592%,2008—2012年为588%,2011年和2012年增速分别为540%和259%。表明印度国内市场虽具有一定潜力,但发掘空间日益缩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如2012年印度基尼系数达042,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恩格尔系数达35%,属基本维持温饱的水平,这将严重制约消费,特别是普通耐用品的消费,因此我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前应慎重评估其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印度2014-15财年经济增速预计将仅回升至55%[EB/OL]新民网,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224/11734476shtml,2014-02-24
[2]牛震印度央行持续加息,经济学界争议不休[N]文汇报,2014-02-20:9
[3]吴顺煌印度经济“象步”般缓慢复苏[EB/OL]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international/20140120shtml,2014-01-20
[4]中国驻印度经商参处诺奖经济学家:印度经济陷入滞胀而不是危机[EB/OL]http://chinahuanqiucom/News/mofcom/2013-12/4691780html,2013-12-24
[5]Sanjay Sanghoee印度经济为什么陷入困境[EB/OL]财富中文网,http://wwwfortunechinacom,2014-02-13
[6]林嘉慧摇摆的印度开放与保护的矛盾[N]民营经济报,2012-09-06:041
(责任编辑: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