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访非:带去醒狮善意
2014-06-12董海燕
董海燕
5月4日,总理夫人程虹的照片及生平简介开始在网络上传播。下午三点多钟,当李克强一行乘坐的专机抵达埃塞俄比亚,他们下飞机前向众人挥手示意的那一刻被永远定格。这是总理夫人程虹首次陪同出访,她浅蓝色的上衣搭配黑色裙子透出一股清新气息,引来一片赞扬。
这是李克强总理就任后第一次访问非洲,“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这样的表述来自中国新闻网。此次访问被定调为“传承之旅、合作之旅、团结之旅”。
“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了非洲10国,奠定了中非合作的坚实基础。70年代,为了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事业,中国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派遣了5万多工程人员赴非援建了坦赞铁路,时至今日,这条‘自由之路仍是中非友谊的象征。中国也在非洲兄弟的倾力支持下,被‘抬进了联合国。”新华网这段话将人们的记忆拉回了过往,向全世界证明中非人民的历史情感由来已久。
除此,去年3月,习近平访问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四字箴言。外交部副部长张明表示,李克强此访,目的是落实习近平去年访非的成果。
新浪网新闻中心“李克强访问非洲四国”的专题报道,对李克强此行的主要议程做了全面汇总。其中有转自中国新闻网的《李克强非洲谈中企走出去:民生是头等大事》,有转自人民网的《李克强访非大单盘点 涉铁路及和平安全等多方面》,这篇文章将李克强访非部分成果从金融合作、产业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五个方面做了盘点。
在中国网题为“中非关系已注入新的动力”的文章中,对李克强访非的重要成果——新时期中非合作“461”框架做了详细阐释:“即坚持平等相待、团结互信、包容发展、创新合作四项原则;推进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完善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重要平台,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携手中非关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包容性增长”成为李克强此行的重点关键词,同题文章中说:“包容性增长,不仅是李克强总理与非洲各国首脑分享的增长观,也是中国对中非合作的期许,更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的界定。”
来自新京报的文章《包容性增长:李克强带去非洲的“新礼包”》将报道重点独独锁定为“包容性增长”,文中这样引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来历:“李克强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的致辞,让人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全球化的宴席上,中非分享机遇和果实,如李克强所言,这提升了24亿多人口的福祉,促进了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我可以郑重地告诉非洲的朋友们,中国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会允许殖民主义重现非洲。”5月4日,李克强在接受非洲媒体采访时的表态被多家西方媒体争相转载。
而事实证明,“从推出‘461中非合作框架的大政方针,到李克强为接受中国免费白内障手术‘光明行活动的埃塞俄比亚患者揭开蒙眼纱布的细微举动,再到他冒险犯难赴尼日利亚出席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以及总理夫人程虹首次亮相展示的柔软外交,等等。这些都向外界释放出中国重视非洲、亲近非洲,对非洲以诚相待、视非洲为真朋友的清晰信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王磊在其题为“李克强访非彰显君子之义”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被媒体誉为“中国高铁推销员”的李克强,此次出访非洲的亮点之一仍然是“高铁外交”。 香港《文汇报》称,李克强继续不遗余力地推行“高铁外交”,身体力行地当起中国高铁推销员,取得丰硕成果。据中铁建透露,其所属中土集团与尼日利亚交通部签订尼沿海铁路项目框架合同,总金额807.79亿元人民币,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将刷新中国企业海外工程纪录”。
从“援建坦赞”到“高铁外交”,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中国依然在将自己发展摸索中的宝贵经验“要想富,先修路”传递给非洲。“互通互联不仅实现了非洲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联通,更拉近了中非人民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新华网评题为“好日子要和非洲兄弟一起过”一文中这样说。
李克强总理就任后首次偕夫人出访,也引起媒体热议。印度《亚洲时代报》撰文称,当程虹走下飞机的那一刻,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夫人外交”便成了焦点;香港《文汇报》称,一贯低调的程虹此次随同李克强出访,成为了李克强非洲之行的亮点之一,她拥有独特魅力,被海内外媒体誉为“李克强的软实力”;英国媒体则表示,程虹女士走向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在提升软实力上的新努力。
“你们是文化的纽带,感谢你们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你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感动了我,也会感动中国人民。” 程虹在参观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时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