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发产业竞争力评析及其对深化产业合作的启示

2014-06-12代明龚平杨夣姗

软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因子分析

代明 龚平 杨夣姗

摘要:先以波特的“菱形模型”为理论基础,引申构建出一个研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MATLAB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接着对归一化的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目标矩阵;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目标矩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研发产业;竞争力模型;层次分析 因子分析;产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7;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5-0084-06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加速了企业对研发技术创新成果和服务的需求。尽管国内外关于产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研究已较成熟,但关于研发产业及其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却尚属粗浅,尤其关于两岸研发产业及其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更显不足,使得热议中的深化和提升两岸产业合作议题迄今找不到理想的切入点或破题的钥匙。目前台湾地区整体经济低迷,面临产业外移的压力,大陆很多地区也到了产业升级转型的攻坚时期,如何规划好两岸产业发展战略、如何做到两岸产业转移与升级的配合、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实现两岸产业发展的双赢、如何推动和深化两岸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厘清这些问题,一是旨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地区(比如广、苏、沪、京等地)寻找新的着力点,具有实践意义;二是试图为深化和平发展形势下的两岸关系及产业合作找到新的切入点,具有双边意义;三是尝试构建新兴研发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和评价体系,具有理论意义。

2综述

2.1关于产业竞争力及其评价

竞争力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般性的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1]。但竞争力的研究在概念、因素识别分析等方面仍然有理论和实证上的困难。Siggel认识到了概念在研究中的基础作用,认为竞争力的理解分歧可分为单一与多维度、静态和动态、双边与多边比较、确定与随机、事前和事后等各种角度[2,3]。由于概念的界定有这些角度的区分,从而对竞争力来源的研究与评析竞争力的方法不能取得一致。Francis等将竞争力分为企业、产业与国家竞争力3个层次[4]。Boltho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与外部均衡相容的最大可能的生产率增长[5]。而Corden却更侧重于认为是利润率[6]。蔡昉等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产业的总体资源配置状况及其效果[7]。Van Den Bosch等将越来越多的因素考虑进去,甚至连文化、气候和地理等一些很难量化的因素也逐渐被包含进来[8]。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金碚等[9]从经济学分支来解释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的学者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更便于定性比较和定量分析的模型。其中以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最为经典,Dunning[10]、Rugman等[11]在波特的菱形模型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张金昌[12]提出的“九因素分析法”以及刘小铁[13]提出的“五要素论”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际可行性。具体的评价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单因素方法和综合评价法,比如汪琦的CMS模型[14]、Siggel的成本收益法[3],还有朱春奎把评价方法分为单一比较、综合加权法、投入产出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DEA、组合分析等等[15]。

2.2关于研发产业及其竞争力评价

高汝熹等在分析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时,认为“研发产业是指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16]。”而台湾地区的《研发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认为研发服务业是指以自然、工程、社会及人文科学等专门性知识或技能提供研究发展服务的产业,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许多产业中提供研发相关服务者的整合。当前对研发产业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研究层次,主要是从现状水平、投入、产出、供需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简单粗略分析。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研发产业发展评价研究,如罗亚非对国内5个地区的研发产业发展从投入、产出、技术转移3个方面进行直观地对比评价分析[17]。覃成林对全国各地区研发产业从产业投入规模、投入系数、投入结构以及产出量、产出效率这5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18]。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以上研究还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地区的研发产业竞争力水平。国际上,WEF和IMD设计的科技竞争力指标模型包含R&D人力、R&D经费、技术管理状况、技术环境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5个方面,其中含有26个指标,该体系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国的科技竞争力得分,对科技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19]。姜春林和江诗松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陆31个省市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20]。刘芳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大陆31个省市区科技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21]。闫莹和李祖福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山西省的科技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和科技人员数两个最重要的因素等等[22]。

2.3小结

综合衡量以上的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研发产业的特殊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决定运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法,重点对两岸研发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两岸研发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竞争优势及不足之处。争取最大地发挥大陆 “十二五”规划与台湾地区“黄金十年”蓝图的“交集效应”。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建模与变量说明

3.1模型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以波特的竞争模型(波特的“菱形模型”竞争力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企业战略与结构、政府政策、机会等六个方面解释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为理论基础,将研发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内部竞争力和外部竞争力,内外再具体各包括3个指标,总共6个方面。6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可以简单地总结如图1,完整的指标体系见表1。endprint

表1研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说明内部

竞争力A产业投入A1R&D经费投入额X1R&D经费投入强度X2R&D经费投入/地区生产总值R&D人员数X3R&D人员投入强度X4R&D人员/地区总就业人员研发人员全时当量X5单位:人年产业产出A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X6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X7技术的咨询、服务、开发和转让总费用工业增加值率X8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9国际上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X10在SCI和EI上发表的论文数创新潜力A3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授权数比重X11发明专利/专利申请授权数专利授权数量X12外部

竞争力B政策环境B1R&D项目数X13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X14科技经费支出/地区GDP总量地区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15地区科技拨款/地区财政支出金融行业经费支持额占科技经费筹集的比重X16金融行业经费支持额/科技经费筹集额基础研究投入强度X17基础经费占总投入经费比重政府经费所占比重X18政府经费/经费总投入技术环境B2企业经费所占比重X19企业经费/经费总投入技术发展投入强度X20技术发展经费/总投入经费比重科技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X21科技从业人员数/总从业人员数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从业人员的比重X22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从业人员数关联环境B3地区的高校数量X23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X2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个数X25

3.2加权主成分分析模型解释与说明

5结论与启示

若地区综合得分为正,表示其研发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零代表全国平均水平),为负则表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表2可知,台湾地区的研发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分值为正且高于大陆大多数省市,说明台湾地区的研发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却与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相差不大,北京甚至还略高于台湾地区。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研发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是比较高的。接下来,本文将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对6个主成分进行简单对比分析解释,重点指出深化两岸省市之间产业合作的方向性与必要性。

5.1两岸分析

表2显示,总体上台湾地区的研发产业竞争力略强于大陆。具体来讲,台湾地区的研发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好,研发人员、资金与产出效率总体上都高于大陆,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环境也良好。台湾地区已成为全球资讯产业的生产与研发重镇,多年来已和国际大厂建立策略性合作联盟,在研发产业的各个方面都已经特别成熟,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大陆虽然总体研发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台湾地区,但是,由于其总量与规模巨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而且大陆研究种类多,系统整合人才丰富。即台湾地区在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超前,大陆在规模和速度上占优,表明两岸在研发产业方面呈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这就为两岸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比如像完全开放两岸的市场,实现两地的资源共享,两岸在研发领域实行适当的分工协作,有利于避开重复研发,节约宝贵而又缺乏的研发资源,提高两岸研发绩效,共同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总之,取长补短,实现两岸的双赢。

5.2省际分析

由表2显示,台湾地区的研发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高于大陆大多数省区,并且各个因子指标得分也基本上都高于它们,显示出台湾地区的研发产业竞争力相对强于大陆多数省份,说明二者存在许多的合作面。而京、沪、苏、粤等地的综合得分与台湾地区相距不大,北京甚至还要略高于台湾地区。比如,北京的主成分1得分还要略高于台湾地区,江苏的主成分1得分与台湾地区相近,而主成分4得分要大于台湾地区等等,这又说明二者也存在许多的竞争面。然而大陆大多数省份的综合得分都为负,说明它们的研发产业竞争力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陆地区研发产业发展不平衡。总的来看,两岸即存在竞争面又存在合作面,如何把握好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台湾地区与京、苏、沪、粤的研发产业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大陆可通过推动研发产业化和产业研发化来抢占未来两岸乃至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尤其对大陆的三大经济圈(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其中心城市(京、沪、穗以及津、苏、深等);另一方面,其他多数省区的研发产业发展水平却较为落后,从表2显示,其他大多数省份的综合得分与各个主成分得分都明显低于这几个主要省市地区,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两种地区存在产业发展水平的阶梯,两岸可通过动态互补、寻求产业的纵向(垂直、链际)转型升级、合力打造位居高端、引领未来的新兴研发产业。

5.3业际分析

表2和两岸的科技统计数据还显示出两岸不同产业的研发竞争力和产业化程度各有强弱,如大陆有些省市在新能源、新材料、航太等产业较强,台湾地区在IT、生物医药等产业较优;即使同一产业如IT,大陆在软件开发行业略强,台湾地区在IC设计行业略优等。另外,台湾地区的行业集中度过高,岛内研发资源过多集中于与计算机相关的产业,台湾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化程度虽然较高,但产品过于单一等等;而大陆的研发产业的行业集中度较小,重点分布均衡,表明大陆有条件实行分区差异化布局和提高局域性集中度。台湾地区与大陆目前都面临着发展科技、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等问题,这些都为两岸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两岸由于特殊的关系且发展面临着共同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两岸应该利用两地的科技综合优势,加强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加快发展研发产业的步伐,抢占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两岸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乃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明智之举。

5.4类际分析

两岸的高科技产业政策长期以来明显存在着 “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制造技术轻科学研究”的弊端(表2),以至于其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或者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大陆虽然基础研发比例也不高,但由于其总量与规模巨大,在基础研究领域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而且大陆拥有广大的内销市场和庞大的科研队伍,但其金融资源和技术应用的商品化能力不足,台湾地区却在研发的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化推广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可以看出,两岸技术产业存在着巨大的互补互利的合作空间,这就为两岸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比如像在研发设计环节,两岸以“大陆进行基础研究,台湾地区进行设计研发”的分工模式,进行通盘式的互补合作,共同研究发展,具体的两岸研发产业发展的动态互补关系如图2;在营销环节,两岸可以借助台湾地区已有的发达国家市场及其营销经验,共同开拓大陆潜在市场,进而带动大陆走向国际市场,共同抢占全球市场;两岸还可以拟定研发产业领域的一些标准,在分别开发关键零部件,通过研发成果转化机制进行交流合作等等。endprint

参考文献:

[1]Lall,Sanjava.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and Skills [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1.

[2]Siggel,Eckhardt.Indias Trade Policy Reforms an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80s[J].The World Economy,2001,24(2).

[3]Cockburn J E.Siggel M Coulibaly,S Veniza.Measuring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Sources:The Case of Malis Manufacturing Sector[M].Equity and Growth through Economic Research 16,Eager Publication/BHM,1998.

[4]Francis A,P K Tharak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M].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89.

[5]Botho A.Theassessmen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6,12(3):1-16.

[6]Corden,Paul Hare.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In Bulgaria,Czechoslovakia,Hungary,and Poland[J].Oxford Economic Papar,1994(46):200-221.

[7]蔡昉,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分析—WTO框架下提高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北京,管理世界,2003(2):58-63,70.

[8]Van Den Bosch,等.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9]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0]Dunning,John H.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7-15.

[11]Rugman A M,A Verbake.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Management:An Extension and Correction of Porters Single Diamond Framework[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71-84.

[12]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3]刘小铁.产业竞争力理论评述[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14]汪琦.我国对美日欧出口增长因素和产业竞争力[J].上海;世界经济研究,2005(12):26-31.

[15]朱春奎.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16]高汝熹,等.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J].上海经济研究,2001(9):22-28.

[17]罗亚非.R&D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初探·研发产业初探[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8]覃成林.区域 R&D产业发展差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7):95-97.

[19]IMD.Wbrd Com Petitivenesss Yearbook[R].Switer-Iand:IMD Lausaxme,2002.

[20]姜春林,江诗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3):65-67.

[21]刘芳.基于DEA的科技竞争力有效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5):112-113.

[22]闫莹,李祖福.山西省科技发展能力分析[J].技术经济,2011,30(10):27-32.

(责任编辑:秦颖)endprint

参考文献:

[1]Lall,Sanjava.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and Skills [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1.

[2]Siggel,Eckhardt.Indias Trade Policy Reforms an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80s[J].The World Economy,2001,24(2).

[3]Cockburn J E.Siggel M Coulibaly,S Veniza.Measuring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Sources:The Case of Malis Manufacturing Sector[M].Equity and Growth through Economic Research 16,Eager Publication/BHM,1998.

[4]Francis A,P K Tharak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M].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89.

[5]Botho A.Theassessmen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6,12(3):1-16.

[6]Corden,Paul Hare.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In Bulgaria,Czechoslovakia,Hungary,and Poland[J].Oxford Economic Papar,1994(46):200-221.

[7]蔡昉,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分析—WTO框架下提高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北京,管理世界,2003(2):58-63,70.

[8]Van Den Bosch,等.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9]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0]Dunning,John H.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7-15.

[11]Rugman A M,A Verbake.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Management:An Extension and Correction of Porters Single Diamond Framework[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71-84.

[12]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3]刘小铁.产业竞争力理论评述[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14]汪琦.我国对美日欧出口增长因素和产业竞争力[J].上海;世界经济研究,2005(12):26-31.

[15]朱春奎.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16]高汝熹,等.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J].上海经济研究,2001(9):22-28.

[17]罗亚非.R&D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初探·研发产业初探[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8]覃成林.区域 R&D产业发展差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7):95-97.

[19]IMD.Wbrd Com Petitivenesss Yearbook[R].Switer-Iand:IMD Lausaxme,2002.

[20]姜春林,江诗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3):65-67.

[21]刘芳.基于DEA的科技竞争力有效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5):112-113.

[22]闫莹,李祖福.山西省科技发展能力分析[J].技术经济,2011,30(10):27-32.

(责任编辑:秦颖)endprint

参考文献:

[1]Lall,Sanjava.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and Skills [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1.

[2]Siggel,Eckhardt.Indias Trade Policy Reforms an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80s[J].The World Economy,2001,24(2).

[3]Cockburn J E.Siggel M Coulibaly,S Veniza.Measuring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Sources:The Case of Malis Manufacturing Sector[M].Equity and Growth through Economic Research 16,Eager Publication/BHM,1998.

[4]Francis A,P K Tharak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dustry[M].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89.

[5]Botho A.Theassessmen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6,12(3):1-16.

[6]Corden,Paul Hare.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es In Bulgaria,Czechoslovakia,Hungary,and Poland[J].Oxford Economic Papar,1994(46):200-221.

[7]蔡昉,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分析—WTO框架下提高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北京,管理世界,2003(2):58-63,70.

[8]Van Den Bosch,等.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9]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0]Dunning,John H.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7-15.

[11]Rugman A M,A Verbake.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Multinational Strategic Management:An Extension and Correction of Porters Single Diamond Framework[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33,(2)71-84.

[12]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3]刘小铁.产业竞争力理论评述[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14]汪琦.我国对美日欧出口增长因素和产业竞争力[J].上海;世界经济研究,2005(12):26-31.

[15]朱春奎.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16]高汝熹,等.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J].上海经济研究,2001(9):22-28.

[17]罗亚非.R&D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初探·研发产业初探[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8]覃成林.区域 R&D产业发展差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7):95-97.

[19]IMD.Wbrd Com Petitivenesss Yearbook[R].Switer-Iand:IMD Lausaxme,2002.

[20]姜春林,江诗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3):65-67.

[21]刘芳.基于DEA的科技竞争力有效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5):112-113.

[22]闫莹,李祖福.山西省科技发展能力分析[J].技术经济,2011,30(10):27-32.

(责任编辑:秦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因子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浅析聚类分析在郫县烟草卷烟营销方面的应用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城市群交通网络层次分析研究
新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