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4-06-12王立强
王立强
摘 要: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要途径,不应该仅仅将教授体育技能作为教学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自我增强身体素质奠定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兴趣培养
目前我国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和枯燥无味,课程氛围沉闷无趣,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往往不够活跃,体育课在他们心目中成为可上可不上的一门课程。而确实当前很多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练习跑步、投篮等机械重复性的动作,缺少趣味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完全提不起兴趣,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例如逃课、上课时开小差、投机取巧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从长远来讲也不利于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力,我们将从以下几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培养学生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体育课程主要内容是技术动作教学,有些课程例如篮球教学等都是需要好几节课才能完成的。这种情况,学生就要连续练习做同样的动作,他们很快就会产生烦躁情绪,并会在练习过程中产生偷懒等消极行为。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考量课程内容、学生特点、体育场地等因素,设计出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将体育课程变成充满乐趣、竞争力的游戏平台来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堂。例如,在单手肩上投篮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名学生有5次投篮机会,整组投完后计算总的进球数,看哪一组投得最多。在这个过程中,让小组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投篮同学的动作,并在比赛后做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动作中的问题等。将这种方式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练习投篮的积极性,并且体育课堂的氛围也很活跃,这种趣味性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
由于各个学生在运动基础、体育素质、性格、心理素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这些个体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表现为分层教学,也就是对于不同学生的要求也要存在差别。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好,个子高、腿长,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挑战成功的同时产生优越感,增强他参与体育课的兴趣。而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他们害怕跳得动作不好看、成绩不好而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如果老师忽视这部分同学的感受,那这些同学很难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反而会产生强烈的抵触信息。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要求并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男生一般比较喜欢竞争性强的体育内容。例如篮球、足球等,女生会偏爱运动量较小的项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三、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更多的应该是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如果能感受到老师的友爱、尊重、教诲等温暖的情感,他们在日后的课程学习中会更加的充满激情。这种情感的建立基础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首先,教师在课程中需要多采用幽默、激励的话语。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表现得优异,要给予适当的夸奖并表示寄予其后望,希望他們能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如果学生的动作不到位,教师千万不能忽视或者奚落学生,而是应该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并鼓励他们。例如学生在练习跳高时,有的同学可能心理害怕不敢跳或者怕跳不好,教师这时候不能以强制命令的方式让他们去练习,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抗情绪。反之,如果教师采用鼓励的方式,先给他们多做示范,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去做,效果会很好,学生也有兴趣去不断的尝试。其次,教师应当多参与和学生的互动。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练习投球,以一当十,和学生之间进行比赛,让学生在不断挑战老师的过程中培养和老师的感情,同时也培养了对篮球课的兴趣。在跑步教学中,如果学生在练习跑步的过程中退缩、坚持不下去,教师应当和他们一起,引导他们坚持到最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本身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能的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教师需要根据每节课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课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张峰德.论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9).
[2]周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激发思考[J].魅力中国,2009(16).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第四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