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手段促进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2014-06-12叶柳
叶柳
摘 要:自主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现在不少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从四种有效手段方面,谈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明确目标;及时评价
浙江省信息技术教研员魏雄鹰老师曾这样说:“没有哪一门学科的内容变化可以和信息技术学科相比,也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如此紧贴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为难之处。”
自主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习惯自己探索、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而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
现在,教师也已经把自主学习引入课堂。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他人,可以讨论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有效手段,促进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
一、巧用课前,产生“我想学”,是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学生都很喜欢信息技术课,但大部分是抱着娱乐的态度来到微机房,学习欲望不强,若想让他们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并在短短45分钟内提高效率,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一个人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而这兴趣,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前时间,为本节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我想学”。
比如,七下的“第二课图片素材的简单处理”。课前在投影仪上循环播放几张缺陷明显的图片,学生来微机房后必然会留意到这些图片,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评价一番。当正式上课时,就可用几个问题“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这些不趁人意的图片,扔了还是留着?我们该如何处理呢?”简单直接触动学生的心声,激发他们处理图片的兴趣。
二、明确目标,清楚“学什么”,是自主学习的指路明灯
我们知道明确目标能对一个人的学习、事业以及人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老师演示学生模仿,一节课就这样糊糊涂涂地过去了,学生不清楚自己到底学了什么。没有成就感的课堂,学习就会缺乏动力。自主学习的课堂,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这离不开学习的动力,也就必然要求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引入课题后,我们就要明确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什么”,这样便于学生自我检查、小结,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比如,七上的“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这是“数据处理与应用”单元的第1课。俗话说,初次见面,印象最重要。学生在生活中几乎没接触过电子表格,可能会被工作表中密密麻麻的单元格给吓住,从而产生恐惧,影响后续的电子表格的学习。所以,我们需要用学习目标帮学生理清思路。引入课题后,我就清晰展现目标。
①简单了解电子表格的功能,能够指出Excel工作窗口特有的组成部分;
②能准确区分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
③能够根据需要在工作表中输入、修改数据;
④会使用填充柄自动填充数据;
⑤能够保存工作簿。
三、多层次教学,学生“享受学”,让自主学习更有效
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在自身基础水平上,都能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教研中教师经常提到学生起点高低不一。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更新了教材,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更显严重。
学生们只能在自己的水平范围内学到知识。要想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我们必须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多层次的任务,有易有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且只有在获得成功之时,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学习的动机才会越强烈,他们才会“享受学”,才会愿意进一步向前走,主动去学习。
比如,七上的“第八课自选图形的应用”。对于家里有电脑,或者小学已经接触过Word的同学来说,自选图形的操作太简单,老早就会,或者一下就学会。而对于没碰过电脑,或者动手能力弱的同学来说,却比较难。所以,可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多层次任务。
先让技术好的学生上台演示自选图形的插入、简单设置,让他们有表现的时间。技术欠缺的同学得到了引导,技术好的同学也一块回忆巩固了知识。接着,展示不同层次的任务:制作禁止吸烟的标志和小小创作。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符合自己的任务。
四、及时评价,促进自主学习的再循环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找出每位學生的闪光点,应及时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和作业。比如,“你对色彩搭配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空可以多指导指导周围的同学”。具体丰富的语言,学生会对学习产生一种自信,于是更主动努力,追求下一次的自主学习,也就达到了自主学习的再循环。
参考文献:
[1]宋武.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2(24).
[2]宠天祥.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式教学应用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 浙江台州黄岩澄江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