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课堂的构建
2014-06-12赵乐交
赵乐交
摘 要:和谐的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而目前中国的教育最大的问题还是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很少完整地体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因此,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都是机器型的,很难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除了教师在观念上要改变以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的学习,这是前提;同时,还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的氛围,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条件;而最终实现的关键在于精心的教学设计。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全体老师用心灵教书,只有学生与老师产生心灵的对话,师生共同不断的成长,才算是实现了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信心;理论修养;教学氛围
美国《纽约时报》著名评论家汤麦斯·弗里德曼评论美国为什么强大时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也不在于自由市场——真正的秘密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可由蠢材们运作的体系。正是这些让每一个人可以充分发展而不论是谁在掌权的东西,是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美国的这个体系自然也包括教育体系。所以,这样的观点,同样可以适用于教育,适用于学校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改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下面试着阐述。
一、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提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课程要求改革教师的教法,其本质主要是摒弃教师满堂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但事实上能真正落实这一精神的老师只是少数。有的课堂表面气氛改观了,但却表现为低效互动,即学生思维强度小。集中表现出来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少提问题,不提问题,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新课改理念在实践层面发生了动摇,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新课改提倡的理念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再者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欠缺,对学生不敢放手。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缺乏教育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老师心存恐惧,不敢放手,不敢坦然面对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总是一言堂,这是因为,一方面,老师知识储备不够,对教材中的内容没有完全把握,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害怕学生充分思考后提出的问题自己不能回答而难堪。另一方面是教学准备不充分,不敢放开课堂,于是自己就简单而随意地不断提问。
2.老师不信任学生
由于师生之间平时的交流与沟通太少,老师总觉得学生的知识很肤浅,思维很简单,不会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反而浪费时间,于是就不停地讲,满堂灌。
3.学生不信任老师和同学
第一,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虽然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想提问,但既怕老师说自己未经思考,又怕同学说如此简单的问题还要问,最后往往是“不问”战胜了“要问”。慢慢的,也就养成了不问的习惯。第二,班级文化不纯。有的班级整体氛围和学风不好,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提问的习惯,少部分想问的,也因怕被视为另类而随大流。第三,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从内心深处不接纳老师,有问题不想问、不敢问。
由上可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
二、构建和谐课堂——解决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措施
1.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修养,树立教学的勇气——和谐课堂建设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指出:“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他不是把真理当成说教,而是跟学生一起讨论,向学生提供他们思考的问题,请他们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双方的思想能水乳交融。”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功底,能做到触类旁通。这样老师才有可能带着良好的心态,心平气和地面对学生。
当然,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还不仅仅是加强专业功底就完全能解决的,因为,首先,老师所教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而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中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教育的对象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整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做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智慧。如果学生和學科可以解释所有教学的复杂性,我们使用目前的标准教学方式,学习足够的教学技术以及保持在专业领域的更新就可以。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班图拉所说:“人的心理机能是由人、行为、环境这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只有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三者交融。
2.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和谐课堂的主要内容
所谓和谐课堂就是通过调控师生、生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全方位的互动关系和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习的个体与教学互动,产生学习的共同体,从而促进“教、学、做”相互统一的新的教学模式,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和谐互动。和谐课堂的特点就是“自主,互动,体验,公平”。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和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所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作为课堂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目标,它的和谐性成为“和谐课堂”的首要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建立教学目标体系来调节、控制师生的教学行为,吸引师生对教学愿景的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协调发展,从根本上净化教学氛围,为“和谐课堂”创造条件。
(2)师生互动关系的和谐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3)教学过程的和谐
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和谐课堂”也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和谐是绝对的。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
3.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构建和谐课堂的保证
(1)制定班级课堂常规
要让学生明确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内容包括:课堂活动方面、课堂礼仪方面、课堂秩序方面等。就是要学生能够专心于课堂活动、能够自我管理、能表现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对于已经存在的班级内多数同学所共有的良好行为,常规也许是一种束缚,但没有束缚就没有行为的宽松,就没有课堂的和谐。没有规章,教师在课堂上放手给学生就会形成一盘散沙无法收拢。
(2)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
班级文化最好的解读是“家”,师生、生生之间最佳关系的解读是“家人”,家人之间当然是要相互帮助的。每一个成员(包括老师)都要对这个“家”负责。这样,就不会导致学困生恐惧提问,这样才可以实现人人成功,从而实现“水涨”“船高”。
4.精心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谐课堂的抓手
教学设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转化到学生的层面,要解决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所以,教学设计既要为教师的教学实施着想,更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所以它要求教师要有教学策略。
(1)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过去的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把“有问题”的孩子,“扎扎实实”教化成“没问题”的学生。成功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带着句号走出课堂,而是让他们带着成功与渴望走出课堂,在问题中穿行,在问题中出击,在问题中“生成”新问题。
但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且神散,实质就是“放羊”式的教学,就是放弃教学责任。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那种所谓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生成”能力,而且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2)把握发散与整合的平衡
教学活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目标,不仅需要放开,也需要收拢;不仅要发散也要整合;不仅要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要有知识总量的增值,形成知识序列的结构。因此,我们在教学的互动中,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具有一种围绕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的整体的强烈意识和能力。要树立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3)把握解决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平衡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题,并不等于学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提,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学生在反复思考后仍不能自己解决的。学生提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这类提问,教师必须课前有足够的考虑,既要有合理的时间予以保证,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创设宽松的环境,即便是一些“异想天开”的“另类”问题,教师也要予以合理的保护,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要一棍子打死,要讓学生感觉到“提问题”是不丢脸的甚至还是光荣的。
教案的内容是预设的、静态的,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不断调整,关注预设与生成的整合,教学设计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在互动开始后,教师要把全部精力放在聆听学生的发言上,捕捉闪光点,寻求生成。不能脑子里想着下一个环节,考虑怎么完成教学。当课堂出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情景的情况下要及时调整、删减预设,有时甚至要终止预设而另起炉灶。
20世纪末心理学的成果揭示了关于学习的本质。认知学派和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用心灵去教”是我们对教学态度和状态的总要求。“为深刻而教、为有效而教”是解决达到上述理想状态,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具体要求。实践证明:改革课堂教学,关键就在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谐课堂就是要一切以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才会深入思考,才会焕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从而不断发现和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
(作者单位 贵州省罗甸县第二中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