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研究
2014-06-12马摇黎柳兴国刘中文
马摇黎,柳兴国,刘中文
(1.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02;2.山东女子学院科研处,山东济南250000)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研究
马摇黎1,柳兴国1,刘中文2
(1.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02;2.山东女子学院科研处,山东济南250000)
摘摇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类精神危机引起大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广泛重视。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规划理论的有力支持和有效尝试。为了促进低碳城市建设,我们从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研究现状出发,按照系统性、可行性等原则,并结合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水平,建立了三层次多指标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可以为政府的决策工作提供参考。融合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城市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社会;评价指标;模糊综合评判法
西方治理理论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学者T.Levitt(1973),他认为第三部门是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在此基础之上,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对城市治理的研究潮流,这些学者主张地方分权,强调伙伴制和多重治理的原则。因此,在西方低碳城市治理的政策逻辑中,西方学者主张摈弃政府主导的单中心运行模式,建立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方互动的治理格局,多元主体通过合作、协商及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低碳城市的建设。目前低碳发展已深入人心。然而,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城市,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生态破坏等。中国曾经为了迅速摆脱贫困落后,与有些经济发达国家一样,首先发展了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发展低碳城市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工作重点。发展低碳城市有助于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有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例。[1](P103)
本文认为低碳城市发展包括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近年来有些国家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德国政府致力于“碳中和生态村”及节能型住宅区的建设;法国强调森林生态城市建设,拥有发达的城市自行车租借系统;英国在技术、制度、立法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积累了许多良好的经验;日本政府则侧重低碳社会的建设,向国民倡导节俭的精神,倡导简约生活方式取代高消费生活方式;韩国政府积极提倡“变废为宝”活动,发展绿色公交和绿色铁路;阿联酋人均每日耗水仅80公升,市区没有汽车。中国政府在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的同时,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并且已经制定了一些具体的低碳发展政策。政府无论作为政策的监管者、提供者还是促进者,其政策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政府的政策制度安排是引导传统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建立科学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价城市低碳转型的情况,了解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而为政府科学地制定低碳政策提供依据,使经济理论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低碳城市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低碳城市研究的文献数量少且不是很全面,衡量城市是否开始向低碳转型,还没有十分成熟的评价体系。
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提出绿色经济概念,支持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同发展。英国学者于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是并没有给出评价指标体系,这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主要研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建设。王协斌在介绍环境友好型城市指标体系时,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环境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24个指标,对城市的环境友好型状况进行评价;[2]秦伟伟、王卓琳等认为生态城市是由人类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在质量和数量上有序地表现为一个指标,反映城市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趋势;[3]李平、李敏认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低碳,一般涉及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科技水平、CO2排放等方面内容,从而选取了低碳城市测度的相关指标和评价标准。[4]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方面出现了不同的视角。有的学者认为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要从生产力、能源消费、再生资源和激励政策四个层面进行;周冯琦认为碳足迹维度、城市发展模式维度、经济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构成立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指数,形成系统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5](P7)而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的《低碳经济论》讲述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定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6](P502)社科院公布的《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研究报告公布的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被认为是国内首次公布的最为完善的标准,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并将这四大类细分为12个相对指标,强调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使碳排放增长的速度低于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刘志林、戴亦欣等认为治理模式和配套制度比较重要,应改变迷恋GDP的传统城市价值观,他们结合城市历史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建立了政府、市场、公民三方协作互动模型。[7]崔耀杰提倡快速公共交通,抵制汽车的诱惑,不断增强城市的宜居性,释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8]谭福、张泉等倡导低碳生活,转变消费习惯,实施绿色交通及建筑。邵超峰等构建了DPSIR模型,一级指标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赵国杰等建立了自然生态、经济低碳及社会幸福三维目标体系。
二、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以科学发展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发展为目标。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也是判断城市是否完成低碳转型的客观依据。因此,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遵循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还要考虑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其他因素。总起来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9]
1.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全面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整体状况,努力从资源的使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反映出低碳城市的特征和状况,但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也要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呈现出结构的层次性。
2.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既要科学地概括低碳城市的特征,又要对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才是合理的,对定性指标要进行量化,当然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可将它分成若干个等级,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4.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估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还要能够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既要有反映城市低碳经济现有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静态指标,又要有能综合反映低碳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动态指标。
5.3R原则。3R原则是在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时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涵义为减少危害、重复利用,其重点内容就是要通过资源的循环使用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减轻环境负荷,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单项指标很难达到人们所需的评价效果,低碳问题涉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及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建立指标体系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方法指标之间可以相互补偿;有的方法可扩展性强,方便整体评价;有的方法科学性较强,但应用操作困难。因此,笔者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根据关注的影响因子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个三层次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从政策制度、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能源管理、消费体系和碳强度七个层面进行,如表1所示。1.政策制度:清晰的低碳政策和制度是政府释放的强有力地信号,可引导企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向低碳模式改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低碳战略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GDP能耗为约束性指标,并落实了一些具体措施。本文设定政策制度指标包含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绿色信贷率、碳排放税率和低碳知识普及率。
表1 摇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基础设施: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是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如果在规划、设计及建设等环节利用效率差,势必会产生极大的能源浪费。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低碳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建筑和交通,因此本文设定基础设施指标包括建筑碳排放率、低碳材料利用率、公交系统便捷程度、公交车占市车辆比例和森林覆盖率。
3.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的技术创新,通过培育低碳企业,推广低碳技术和产品,为低碳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中国第二产业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落后,新能源的开发及重化工领域的工艺流程再造等都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本文设定技术创新指标包括技术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科技经费投入量、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科技进步对GDP增长贡献率及用于低碳技术开发的银行贷款额五个方面。
4.经济结构:本文认为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重要,它们的实现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低碳社会的发展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因此本文设定经济结构指标包括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率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三个方面。
5.能源管理:低碳城市的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变,通过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能源管理指标包括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能源循环利用率、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单位能耗排放量、能源管理师培训机构数量与专业管理人才数量六个方面。
6.消费体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开始追求大面积住宅、汽车及奢侈品等物质资源,形成高消费及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城市能源的需求有较大的影响,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引导人们选择低碳消费方式,来降低城市的能源需求和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本文设定此项指标包括人均生产碳排放量、人均生活碳排放量、绿色出行居民比率及低碳意识认同度四个方面。
7.碳强度:城市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碳排放总量四分之三以上,中国很多城市仍以高能耗产业为主,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环境污染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本文设定碳强度指标包括人均净碳源量和碳生产率两个重要的方面。[6](P1176)
除了这些具体的指标,还应有城市的低碳规划、国家在低碳标准的执行方面是否到位、市场在低碳发展方面是否统一碳排放交易体系等,综合起来才能真实衡量城市的低碳水平。
三、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低碳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复合指标法来考察城市的低碳水平,从上文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影响城市低碳水平的指标涉及领域很广泛,所以只能用模糊分析法反映其相对水平。其步骤如下:
1.首先确定评价因素集
一级指标因素集:
二级指标因素集:
2.然后确定评价评语集
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3.进一步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设Ui对U权重分别为w1,w2,w3,w4,w5,w6,w7则对应的权重矩阵为W=(w1,w2,w3,w4,w5,w6,w7);同样,设Uij对Ui的权重矩阵分别为:
B1=(b11,b12,b13,b14);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个难点,笔者根据层次分析法(AHP)两两比较的方法及专家的建议来确定权重,在此基础上构造出各层判断矩阵。对专家意见的分歧度限制在5%以内来防止人为赋权的偏差。
4.最后进行计算处理
①首先确定Ui的模糊评价判断距阵Ri,然后得到R1、R2、R3、R4、R5、R6、R7。
由公式Ai=Bi·Ri得到:A
③最后确定最终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集合E,E=W·A
经计算可以得到E=(E1,E2,E3,E4,E5)对应于评语要素集V={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测度城市的低碳转型程度处于何种水平。
四、结论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承担生态恶化和环境治理的义务应当有所不同,西方社会中以忽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权来推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理论是不公平、不科学的。低碳城市的发展和治理具有国情和地域的差异性。由于历史原因世界各国向低碳转型的起点和条件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发达国家率先承诺量化减排,其目标首先是减少碳排放;而发展中国家需要首先发展经济,并且同时提高人均能源的消费水平,所以碳减排的方法主要是降低能源强度和提高碳生产率。因此本文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尤其发展中国家还要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障碍,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重视城市特质,在不同的城市推行同样的发展理念与机制是不可行的。
科学发展是中国社会坚定的发展之路,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城市是集约人口、集约经济和技术文化的区域空间,在解决社会上最复杂最迫切的发展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人口增长及城镇化加速的局面下,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的发展方向,为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中国的很多城市包括上海、天津、保定、杭州、厦门、南昌、深圳及山东德州市已经开始利用中外先进技术实施低碳建设。当然,进行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评价指标的选取度、碳排放量的测算等。由于数据可得性和研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本文未能测算出完整的低碳城市指数并加以评价和比较;另外由于有些统计资料难以获得,同时舍弃了一些有用的指标。尽管如此,低碳城市指数、低碳产业选择标准、后GDP时代经济考核指标的提出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助于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的探索和进一步深化研究。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王协斌.环境友好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0,2(35):139-142.
[3]秦伟伟,王卓琳,任文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07,5(26):122-123.
[4]李平.低碳城市的测度与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24):95-98.
[5]周冯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7]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2.
[8]崔耀杰.基于快速公共交通发展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1.
[9]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32-35.
责任编辑:高文河
F270
A
1671-3842(2014)04-0055-05
10.3969/j.issn.1671-3842.2014.04.10
2014-01-19
马黎(1974—),女,山东聊城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评估及与沿海发达省份的比较分析”(2013RKB0114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智慧山东'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及驱动机制研究”(13CGLJ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