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变化环境下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2014-06-12马正凯王启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设置成本

马正凯,王启盛

(1.集美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2.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厦门分所,福建 厦门 361021)

会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会计教育如何有效服务于社会,应该是每一位会计教育者思索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会计开始迈向国际化的步伐后,会计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热门专业.时至今日,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我国也已经形成了层次鲜明的会计教育体系.然而,本科会计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实践和探索如何改革现有的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如何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诸多的探讨中始终很难触及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改革.笔者认为,目前的会计教育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应该打破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固有的思维方式,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有所突破,重新设置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

1 当前会计教育所面临的动态变化环境

会计教育所面临的动态环境,是会计教育所处的宏观环境等的一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形式、内涵、状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其中各种环境是处于变化的、不稳定的状态,其主要特征是变化.当前会计教育所面临的动态变化环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国际化视野下的大会计观

国际经济一体化大潮下,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甚至等效已然成为现实发展趋势,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也有我国的参与.会计不仅服务于国内的企事业单位,更多的还在为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发挥巨大作用与潜能.国际经济发展与增长的永恒动力在于投资,而投资的任务在于研究投资、融资和股利分配的关系,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探讨资本增值和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1].这些都要求会计教育要有国际化视野,这就是所谓的会计教育的大会计观.

1.2 金融危机后会计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

以雷曼兄弟2008年9月申请破产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危机,令华尔街损失了数十万亿美元,公司倒闭、1 500万人失业、许多人一贫如洗.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黑暗之后,人们发现,华尔街的金融体系并没有被摧毁、美国的竞争力并没有削弱,美国公司的实力反而愈挫愈勇;备受指责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没有被抛弃,而是将其以具体会计准则的形式纳入了准则体系;而以投资、融资、股利分配和日常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仍在支撑着美国企业的技术、品牌和跨国公司三大核心优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并没有改变[1].

会计是金融及商业活动发展的基石,当前会计行业对维护国际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会计行业将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理性分析金融危机的深刻本质和根本成因,以审慎的态度创新会计学研究与会计实务,加强风险防范及监管技术,重塑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秩序.

1.3 中国会计标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从2006年至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外有会计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内有内部控制规范保驾护航、周边有信息技术标准有力支撑的 “闭环式”标准体系;目前,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持续平稳实施,覆盖到所有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及时发布实施,助力小型微型企业规范管理和降低融资成本;审计标准体系在会计师事务所得到有效执行,有力促进了审计质量改善和事务所整体素质提高;内部控制规范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 69 家公司实施和 200 多家主板上市公司试点,并即将推广到全部主板上市公司;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通用分类标准在 606 家不同类型的企业成功施行,初步实现了财务报告信息的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2].中国会计标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会计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厘清了很好的思路,也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1.4 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要求会计功能必须重新定位,会计职业领域已经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领域,其执业重心正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向参与战略管理和流程优化的管理会计倾斜[3].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知识和能力衍生出新的需求:(1)作为企业价值参与者和创造者,进入会计职业界的个人应具备组织文化、战略目标和远景发展等相关的知识与决策能力;(2)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其执业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职业判断与风险管理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3)信息生成与获取的便捷,资源配置的全球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就要求会计人才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会计人才的质量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内容相关,当然与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直接相关.

2 动态变化的环境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

动态变化的环境要求会计教育者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建立能力导向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灵活运用会计及经济管理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转化为应对更为复杂的职业需求.

动态变化的环境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体现在如下方面:会计职业道德;一般人文、现代科技知识;宏观经济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书面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外语能力;领导、人际交往能力;项目管理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应用、数据收集能力;会计核算、会计制度设计与管理;财务分析、预算与绩效评价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谈判应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法规应用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设计、使用、系统维护能力等.

上述能力的培养需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又要随着动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的目标是建立起能力驱动型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即:

3 动态变化环境下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前述可见,动态变化的环境对会计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会计教育不仅要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不断调整和改革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设置,而且还要将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讲授与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中.

3.1 设置“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股份公司财务会计”“企业集团财务会计”三门课程,取代原有的财务会计类课程

此类设置是参考了荆新等的观点.原有的财务会计类课程主要是“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现在以工商企业的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来界定财务会计主体,据以设计财务会计学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财务会计学的系统知识,便于界定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材的编写.

“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结合当前推广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这类非法人财务会计主体为依托,讲述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业务,理解这类企业财务会计的简化处理等问题;也解决了原来这部分内容设置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尴尬问题.

“股份公司财务会计”课程以股份公司这类单一法人财务会计主体为依托,集中讲述公司财务会计的知识和技能.在借鉴吸收现有 “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尤其要补充财务会计政策选择及经济后果的分析、财务会计职业判断分析以及增强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技能[4];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

“企业集团财务会计”课程以企业集团 (包括国内企业集团、跨国公司) 这类多重法人财务会计主体为依托,主要讲授控股公司、企业合并、跨国公司的财务会计,突出合并报表和外币折算报表的编制技能,如此设置使原来的“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有了明确的整合与定位,解决了不成体系的问题.

3.2 设置“成本管理会计”与“成本管理”课程,整合原有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课程内容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主要讲述成本的基本理论、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报表与分析、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内容;“管理会计”主要讲述成本性态分析及变动成本计算方法、本量利分析原理、短期及长期经营决策、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战略管理会计等内容.成本会计侧重讲述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管理会计对成本的研究侧重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成本 (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机会成本、责任成本等),特别是与决策相关的各种未来成本.因此,一般的管理会计课程不包含产品成本计算核算内容.

随着时代的变迁,成本会计从主要研究产品成本核算问题转而研究适应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的提供和成本管理问题,并且视野不断拓展.由仅重视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扩展为关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由仅研究事后成本的管理扩展为全过程成本管理;由战术成本动因分析扩展为战略成本动因分析[5].成本会计的这些拓展,使之与管理会计内容趋于一致,因此,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格瑞教授就指出:“现代成本会计也常被称为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的交叉使得管理会计包含了成本会计中有关管理成本信息的会计内容,并且超越了成本会计.因此,“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构建应以管理会计为主体,再加上成本会计中适应财务会计对外报告需要的关于产品成本计算核算的内容,这也是设置“成本管理会计”的初衷,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成本的基本理论、成本性态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第二部分是成本核算,以生产费用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为主题,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核算、传统的适应财务会计对外报告需要的产品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等;第三部分是规划与决策会计,主要包括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将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作为财务管理课程里面的资本预算讲述)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第四部分是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主要包括标准成本法、责任会计等.

而另外一门“成本管理”课程,则重点介绍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成本管理取得的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资本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技术成本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等.

3.3 设置“会计信息化”与“XBRL原理与应用”课程,取代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电算化”课程

会计信息化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重点推动的工作之一,也是中国走向会计强国之路的重要环节.会计理论与方法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计作为信息系统与管理活动更加有效地为企业管理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基于事项法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简称XBRL)的应用推广,使得国家层面统一的电子财务报告数据标准得以实现,填补了我国电子化企业财务报告标准的空白.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及实务的有机结合下,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复合型会计管理人才是今后会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化是从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派生的.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时代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虽然会计界对于会计信息化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目前“会计信息化”课程名称比“会计信息系统”的提法较为合适.

“会计信息化”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是会计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介绍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会计数据处理技术,阐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各主要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结构,重点进行各子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描述;第三部分是会计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与设计,为满足教学需要,基于自主开发的适用于课程教学的实验原型案例,分析各原型案例的业务流程、功能结构、数据流程,编写数据字典,进行数据库设计,并建立了相关的物理数据模型.

“XBRL原理与应用”课程主要介绍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报告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课程以XBRL数据的生成、存储、展示及安全机制为主线,分析XBRL的技术优势、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解读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架构,分析XBRL格式数据的特点、XBRL实体建模机制,论述XBRL实例生成器原型系统的开发流程,分析XBRL一致性相关内容并实现了最小一致性校验模块,给出XBRL存储改进方案,构建Web环境下XBRL实例文件展示系统基本框架,探讨XBRL文档安全架构,完成多任务管理网络报表平台的方案设计,对比国际上主流分类标准架构等.

3.4 设置“公司理财”与“审计学原理”课程,使学生明确二者作为独立学科的理论框架与实务方法

“公司理财”本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目前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质上主要讲述公司理财的理论与方法.公司理财是对公司财务(主要是投资、融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是对“投资者—企业管理者—企业理财行为—企业绩效”之间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学科.惟有公司理财是从企业产生的源头开始,从投资者的欲望及其行为开始对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在股东财富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6].

“公司理财”课程内容相对较为成熟,具体的讲授内容这里不过多赘述.其中资本预算、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作为理财学完整的构成部分,可以在“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中不必讲述,以免重复.关键在于:公司理财是微观层面的金融学,金融学是公司理财的理论背景和基础;学习这门课程要有相应的金融学基础,应该掌握公司理财的理论框架与方法,使之与其他会计课程区别开来.

审计学科同样有着不同于会计的专业概念框架与实务方法,由于长期以来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注,使教师错误地认为“审计学”课程就是讲授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鉴证服务,这种培养目标虽然针对性强,但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对管理审计、工程审计、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等多类型、多方向审计的客观需要.不管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为了创造价值、产生效益,都在逐渐降低财务审计的比重而加大控制审计、风险审计、绩效审计等的比重.随着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发展壮大以及相应准则的颁布实施,就要逐渐改变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的课程培养导向,将学生培养成交叉型复合人才.因此设置“审计学原理”课程是必要的.

“审计学原理”以讲授审计基本理论、程序与方法为主线,同时兼顾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着重将最一般的、普遍适用的审计理念传授给学生.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的基本方法;审计程序;审计报告与审计管理.

4 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对主干课程的补充

针对上述主干课程改革的思路,需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作为主干课程内容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补充.可以有选择地设置“金融企业财务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与财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国际会计”“国际会计准则专题”“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会计制度设计”等课程.

综上所述,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是会计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会计教育的发展必然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课程内容在变,讲授方法在变,社会与时代的需求在变,因此作为会计教育者的我们,思维方式也要跟着变,这样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会计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早日实现会计强国梦.

参考文献:

[1]刘斌,李伟.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的迈进[J].会计研究,2012(3):3-14.

[3]易玄,刘冬荣.环境变迁、需求变化以及大学会计教育改革——来自我国大学的实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156-161.

[4]荆新,孙茂竹,张玉周.财务会计学课程设计的一种新方案[J].会计研究,2002(6):36-39.

[5]甘永生.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体系融合的相关探讨[J].财会月刊,2010(7)下旬:18-19.

[6]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设置成本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