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质疑幼芽,点燃智慧火花

2014-06-11肖惠婷

师道·教研 2014年2期
关键词:火花孔乙己智慧

肖惠婷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问题和惊奇开始。”过去学生往往习惯于凡出自教师之口的,即为标准答案;凡上了书的,即为真理。盲从必然束缚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无疑”,就要激疑。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设疑置难。所以,我们应当如实地把学生看作是主动学习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智力的人,应当在激疑中点燃智慧火花,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敢于质疑,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的和谐氛围,把课堂变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让学生充分发展、张扬个性,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甲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呢?他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首先赞扬了这个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接着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经过争论,最后一致认识到:《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而甲同学提出的“愚公搬家”体现了针对实际灵活机动的观点,这种求异思维也是可取的。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求异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善于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作为探讨的对象。质疑是打开学生创新“迷宫”的金钥匙,同时也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良方。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的故事结局时,有个学生突然说:“老师,文章结束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一个病句。”我听了,当即表扬他:“你不但读得仔细,而且很会思考,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在我们看来,这句话貌似悖理,“大约”“的确”这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一般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然而,我们在小说结尾处读到这个句子,不仅不认为语法和逻辑上有问题,反而觉得别有一种味道,有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接着,我对全班同学说:“你们能不能联系上文展开思考,这个句子是否有毛病?”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像炸开了的锅,学生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话是没错的。”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又因势利导鼓励他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在那个时代,孔乙己的腿被打折,生计已很艰难,除了穷死,别无生路,‘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但是,在咸亨酒店里出入的人谁也没有看见过孔乙己死了的现场,所以就用‘大约来猜测孔乙己的确死了。”听完他的解释,我便竖起了大拇指。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

乐于质疑,陶冶学生情操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索,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好方法。而课文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情感熏陶的样本。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这一蓝本、范本和样本,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主题的鲜明,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渲染,思想的启迪,灵魂的净化。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中,诗中的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的是诗人目送友人骑马归去的情景。友人已经上路,而诗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着“雪上空留”的马蹄印而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上文,大胆展开想象,进行质疑,从不同角度去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这样教学,既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感受如同那茫茫白雪的悠悠情思和绵绵不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阅读教学过程就其认识过程的实质而言,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责任编辑 魏文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火花孔乙己智慧
持久的火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有智慧的羊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
智慧派
再见了,我的爱人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