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造句教学的对策与举隅

2014-06-11胡幼芬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造句词语情境

胡幼芬

造句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由一个词语生发出一个语境,里面有汉字,有标点,有语法,有意蕴。造句能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牢固掌握学过的句式和词语,在篇章和字词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会造句,才能正确地理解词义,表述问题,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教材是块阵地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语言堪称典范。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把教材当作言语实践的阵地。

1.仿写法

《在家里》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为了避免学生写作内容单调,可出一些题目形式如下:爸爸妈妈(睡了),我也( )。小伙伴们( ),我也(唱了)。老师( ),同学们也( )。

2.找朋友,换位置法

如我在教学《元帅和小棋手》这一课的“刻苦”造句时,就采用了这个方法:

(1)让学生给“刻苦”找朋友(板书:刻苦学习、刻苦工作、生活刻苦、十分刻苦等词语)

(2)启发学生:谁在刻苦学习?为了什么刻苦学习?刻苦学习什么?学生造句:我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刻苦学习。我刻苦练习钢琴,为了能考到钢琴七级……

(3)再次引导学生:能否把最后的句号改成逗号,继续写一两句?

(4)把“刻苦”这个词换到句子前面和后面再试试。刻苦学习的我,终于战胜了对手,取得了国际象棋的第一名。这次跑步比赛,我跑过了同桌,主要靠平时刻苦锻炼。

给词语找朋友、换位置等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造出正确、生动的句子。 (下转第16页)

(上接第14页)

3.连词法

到了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从词语表中挑选一组词语经过自己的想象组合,串联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释放学生的能量也有很好的帮助。

二、情境是种催化剂

有些词语比较抽象,如果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创设语言情境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中有一句:“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我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造句,安排学生观看海底鱼类和珊瑚两段录像,给学生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再分别以“海滩上的贝壳”“天空中的云朵”“果园里的果子”“森林里的树木”为话题,照样子说话。学生有了具体的语言情境,就能尽情地发挥才能,施展才华。

2.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用《西沙渔人》中“锻炼”一词造句,学生的答案几乎都是“锻炼身体”。于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铁匠打铁”和“小燕子捉虫”的场景,让学生用上“锻炼”说一句话。学生不仅理解了锻炼一词的另外两种意思:指锻造或冶炼(金属);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而且造出了极具色彩、个性鲜明的句子。

三、生活是个万花筒

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造句,把造句训练过程变为再现学生五彩缤纷生活的过程。来比较两个句子:①外婆家的小黄猫刚生出来不久,毛茸茸的,用手一摸,多柔软啊!②山羊的毛真柔软。这两句话都是学生用“柔软”造的句子,前一句打开了生活积累的大门,颇具童真,贴切形象,而后一句却显得单调乏味。可见,学生造句,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反之,如果脱离生活实际去编造,其内容只能是空洞、贫乏、枯燥的。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造句,拓宽了学生取材的渠道,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处处留心,时时观察,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四、评价是位掌舵者

1.教师主导评价

学生比较重视老师的看法,老师竖起大拇指或者贴朵红花,学生就高兴得不得了。针对这种心态,老师可以采取“鼓掌表扬”“竖大拇指”“打五角星”等方法。如请在“描红、瞄准、小猫、喵喵叫、铁锚”这五个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来说句话。有的小朋友就把这五个词语中的几个连在了一起:“我在桌子上描红的时候,小猫在桌子下喵喵叫!”我就大力表扬了这位同学,于是很多学生学会了把几个词语串成一句生动的话。针对那些表达能力比较强的或者有很大进步的予以表扬,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同伴互助评价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同学的造句,评价句子的优点与不足,并能补充改正。如评价“今天我真开心”一句,这句话正确吗?完整吗?具体吗?还可以怎么补充?怎么才能让这句话更生动、形象呢?有学生说,这句话不具体,应该这样说:“今天我真开心,一下子吃了好几块蛋糕。”有学生说:“这句话不生动,我开心成什么样子也没说。”还有学生说,这句话是对的,就是太简单了,最好能说成是“今天是我的生日,大家都来为我庆祝,我开心极了,一下子吃了五块蛋糕”。学生不但认真听了别人的发言,而且参与分析、评价了别人造句中的优缺点,形成了一种“你造得好,我要比你造得更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总之,让学生在造句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让学生懂得:造句不是捏造,要以真实生活为依据,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把生活现象通过手中的笔真实地表达出来。造句训练更应该远离应试,回归本色,切实为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和口语交际能力服务,使之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造句词语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容易混淆的词语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找词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造句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