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做法

2014-06-11金丽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思维能力

金丽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通过联系生活、观察实践,挖掘教材、运用演示,合理想象、注重表演,围绕课文、启发联想等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运用标记法、分析典型句段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语文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68-01

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从其发展过程看两者结伴而行。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表明,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所侧重。一般说来,低年龄段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高年龄段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大纲,将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充分、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发展呢?笔者提出以下观点,供同仁参考。

1 运用媒体,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知觉形象和表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思维活动,属于形象思维活动。其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形象”作为支撑点,如果脱离“形象”的辅助,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方创设形象媒体,为学生发展思维提供知觉形象和表象。

1.1 联系生活,观察实践

观察是一种认识活动,学会观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增加学生对实际物体或自然现象等的知觉形象,学生的知觉形象越多,表象越丰富,这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联系生活,注重观察。这样,既可以将语文课引向生活,又可以将生活引入语文课中。如仅写一处景物或建筑物等,可以领学生投身到大自然中去,这就是将语文课引入生活。同样,要写一种花,就将其搬进教室中观察;要写一种家务活动,可将相应生活用品带入课堂现场操作,这就是将生活引入语文课。

生活中的实物实景均具有直观性,在学生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写春天的景物,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看天空,感受一下春天的阳光,再由远至近看看大地,学生们看得有趣,活动得认真。回来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每种景物有哪些特点。由于学生有切身体验,写出许多好的句子。

1.2 挖掘教材,运用演示

演示这一教学法比实际观察生活更方便、有效、直观。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常常运用教具演示来突出语文内容的重点,突破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具演示可以使挂图、实物、幻灯片、多媒体等声像资料,演示的过程就是丰富表象、发展思维的过程。如在讲《詹天佑》一课中的“人”字形铁路设计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制的教具,让学生说说地形、地貌,再用教具演示爬坡过程,然后再分析这段课文内容。由于教具在学生头脑中发挥了表象的作用,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一教学内容。

1.3 合理形象,注重表演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形象思维。想象的过程就是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的渐进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字词句段等,让学生借助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不仅能促成学生理解课文难句,而且可以发展其思维能力。如在讲解《蒲公英的种子》时,有这样一句话“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这句话中有两个“哪儿”,其中第一个是泛指,没有固定的地点;第二个是确指,地点固定,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可以利用表演的方式,让几个学生扮演蒲公英的种子。读到“风一吹”学生就做“飞”的动作,读完“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时,学生飞到“哪儿”就停到哪儿不动。老师问道:“你们都飞到哪儿了?”学生众说纷纭:“我飞到田野里、我飞到山岗上、我飛到公路旁、我飞到池塘边”……这时教师指出:“文中的第一个‘哪儿是不固定的,是哪里的意思。”之后,接着问学生:“课文中的‘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学生抢着回答,在田野里、山岗上、公路旁、池塘边……第二个“哪儿”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地方。学生自己理解、表演,本身参与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就是发展思维的过程。

1.4 围绕课文,启发联想

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创造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创造力曾经你干被认为是极少数人的天赋,与多数人无缘,这种观念将创造力神秘化了。创造力不仅表现在较为罕见的真创造之中,而且表现在更为常见和普遍的类创造之中,所以它不是少数天才的私物[1]。正如吉尔福特指出的:“创造力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人口中间。”所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培养目标。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离不开形象思维。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启发联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为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可引起学生不自主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这一点引发学生联想,为课文补充或续编可能的发生情节,给其创新的机会。

2 培养抽象思维的丰富

教育心理学认为,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思维,就要教给学生一些识字、阅读和作文的方法,否则就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就是说,没有方法的理解、分析、比较、比较和概括是杂乱无章的,是模糊不清的。

2.1 运用标记法

标记就是将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句段等从内容中分离出来,使之醒目、易记,将它作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概念和判断,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感性材料。运用标记,可在文章中圈、点、勾、画、写,这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久之,学生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学生学完“折断”的“折”之后,再学习“拆”字时,可在“拆”字下划一横线,并把“折”字写在旁边,这就增强了形近字表象的鲜明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辨析汉字的能力。

2.2 分析典型字段法

典型的句段一般指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易记中心段、过渡段等,运用典型的句段可以来划分段落、分析内容、概括中心思想,从而及你想那个抽象思维。如《伟大的友谊》一文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竭尽全力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就是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这是一个过渡段。抓住这段内容,把文章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再加上首尾一段,将全文分为四段。再如《詹天佑》一文的总起句,“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句中有两个中心词,一个是杰出;另一个是爱国,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学生这样思考,可以充分锤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使教育真正成为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片沃土和天地,较好地完成学科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论幼儿计算和幼儿体育教学
由“抽象”变“具体”
新课标理念下的函数概念的教学
数学实践培养,直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