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独到的民族文化研究视角
2014-06-11陈鹏
陈鹏
摘要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在学术期刊的方阵中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支撑着民族艺术研究的平台。这类期刊以民族民間传统艺术与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坚持“跨民族、大艺术、多学科”的办刊宗旨,倡导实证研究的学风,凸显跨学科研究的风格,以品牌栏目带动刊物进步,以最新学术成果引领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建构了独到的民族文化研究视角,逐渐形成了“厚重”与“空灵”有机结合的刊物栏目设置的结构模式、注重“综合与跨越”的研究方法,以选定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为依托,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野。
关键词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栏目结构模式学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材料
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在学术期刊的方阵中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支撑着民族艺术研究的平台。以《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为代表的民族艺术类专业学术期刊,以及一些艺术类大学的学报等为代表的综合艺术类期刊为例,分析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发展趋势,可以梳理出一条逐渐清晰的办刊理路。
一、新格局:厚重与空灵
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的发展大都走过一条逐渐探索、日臻完善、不断成熟的道路。《民族艺术》自1985年创刊经历了独自办刊、与高校联合办刊、单位内部联合重组办刊等阶段,由稳定到变化再到稳定,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协商、磨合、切磋,逐渐找到了融合点,使办刊的宗旨与目标,取得了共识。总的看,这些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大都锤炼出了一种“厚重”与“空灵”有机结合的刊物栏目设置的结构模式。
所谓“厚重”,主要是指大体包括了“艺术探索”“艺术考古”“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栏目,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国内重量级的学者专家,以扎实稳重的学术追求,直面相关艺术问题,对其进行正面强攻,作出具有历史感的深刻的探讨和深度交流。所谓“空灵”,主要是指包括了“学术访谈”“学界名家”“传说中国”“神话图像”“宗教艺术”“巫乐探究”等栏目,大多是为国内知名学者开设的专题研究专栏,形式灵活,言辞生动,表现手段多样,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
多年来,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刊发的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有的在国内外艺术学界有着良好的学术声誉。比如,《民族艺术》策划并推出了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建设思考”的系列学术对话文章,引起巨大反响; 《民间艺术》“学术访谈”专栏所刊发的文章也已结集为《多维视野中的艺术对话》《多维视野中的文化对话》,收入“经典学术对话丛书·民族学人类学系列”丛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积极反响。《民族艺术研究》重点打造“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研究”栏目,突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特点和实践的研究。同时,突出现实性、当代性,每期都有较多的篇幅刊登时效性强的文章,这对指导文化艺术工作和基层的文化艺术活动有相当价值和意义。
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以《民族艺术》总第104期为例,其既“厚重”又“空灵”的特点尤其明显。在同一期刊物之中,不同的栏目都对佛教文化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当期办刊的思路和言说的主线非常明确。
这样的设置,使得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的创造性重构,既体现了学术期刊的严谨,又具有艺术期刊的活力,各栏目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呼应,一改传统学术期刊论文集化的格局,使刊物兼具学术深度和艺术活力,成为立体厚重、风格独特的综合性艺术类学术期刊。
二、新方法:综合与跨越
画家成名靠的是画风,作家成名靠的是文风。一本期刊,若想在当前灿若繁星的出版市场中为人所知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文史哲》以“红楼梦研究”著称,[1]始终保持着这种特色和优势,继而在文、史、哲方面坚持不懈地探索,成就了名刊的声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将“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作为学术基点,精心打造品牌栏目,成为民族类学术研究期刊的一方重镇。
同样,一本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要想办出特色,也必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研究方法。
以《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等为代表的优秀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坚持以高品位的学术质量,向社会提供高质量、原创性、创新性的学术产品。在长期办刊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基础性实证式研究为主,注重原创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受到学术界特别是艺术学界的肯定和好评。这种对“学术性、原创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追求,落实在办刊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大都注重研究方法的“综合与跨越”。
所谓“综合与跨越”的新方法,就是坚持“跨民族、大艺术、多学科”的办刊方向,倡导在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大背景下,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与文化领域,开展实证性研究与经验型考察的研究思路,并以此理念为实践基础,大力推动艺术学研究的学术转型。
这种新方法,有效拓展了艺术学研究的民间话语空间,促使艺术学在研究方法、领域、重点、成果及价值评价体系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学科的发展。[2]
“综合与跨越”的新方法破除了传统的学科遮蔽,为重构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真相作出了全新的示范研究。比如,《民族艺术》总第105期“学术访谈”栏目就民俗学科中文献、资料的获取、筛选以及利用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谈到“围绕特定主题,找出同类材料,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相应的观点,这是学术写作的常用手法”[3]问题时,就讲到民俗学者主要素材来源是田野作业。特别强调,就知识体系和专业实践而言,田野工作及其相关的民族志正是人类学学科的核心内容。这样的学术方法和实践在《民族艺术》来说也是一以贯之的,已然成为国内艺术人类学学派的一个重要平台。
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新的研究方法日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者和作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刊物对学者的隆重推介以及对作者的有意引导,可以说相辅相成。这个有意思的脉络构成了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的一道风景。
以叶舒宪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人类学学派对于《民族艺术》的学术风格影响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当代人文学者中,叶舒宪先生成名很早,是既能打通文史哲又能贯通中西、自成一家的大家,也是文学人类学的先驱性探索者之一。叶舒宪先生在国学经典、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神话学、美学和文学理论、民间文艺学等多个学科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著作在古代经典的现代阐释、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国学研究方法革新、学术大传统的发现与重构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学术地标的重大价值。叶舒宪先生是《民族艺术》的重要作者,他倡导的“四重证据法”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起,成为国学研究方法世代更替的重要成果,也是烙在《民族艺术》杂志上的一道深深印迹。
三、新视野:对象与材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不断加大。面对这种形势,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艺术研究新格局,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面对思想文化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文化研究领域构成日渐多元、多样、多变的状况,坚持学术立场,重新审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思想文化艺术,树立牢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选定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为依托,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野。
所谓“对象与材料”,就是紧紧围绕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文章,特别强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学术支撑。这种研究新格局的生成,既是对国内学术期刊论文集倾向的有意识的反动与颠覆,更是着力填补国内学术期刊研究理论的空白,也是使自己得以有效区别于其他学术刊物的标志性的重组与建构。
针对当前学术热点,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如何保护华夏民族特有传统文化,保存与时间抗争留下的时代印记和民族传统,找寻民族记忆,除了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外,还需要民间的不断探索支持,更需要文化界提供强力有效的学术支持,这就需要有相关的学术论坛平台来组织支撑。《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等都是这个领域出类拔萃的研究平台。
针对独特的研究对象,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大都还强调独特的研究材料的支撑。比如,对图像的有效运用就值得特别一提。当前,处在一个众所周知的读图时代,对期刊来说,包括一幅画一幅图在内的“图像”,对于人们眼球的吸引大大超过了传统的一纸文章,图像所表现出的信息量在同等面積上,比文字要更丰富、更生动、更形象。作为一本期刊,无图便不能吸引读者,图画泛滥则会误导甚至伤害读者,如何选好图画并且处理好图画和文字之间的篇幅比例关系,实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等对新材料的处理都可圈可点、不乏精彩之处。
民族艺术类期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装帧精美,犹若画册。这对一本学术杂志来说,更加难能可贵。比如《民族艺术》,其封面以及刊中负责插页的“艺术与设计”和负责封页的“二十一世纪画廊”两个栏目,以图片形式提供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以总第94期为例,封面是韦军先生创作的《风之语》一图,名为“风之语”,图中却并未浅显地表现出一丝一毫自然风的迹象,此“风”绝非自然之风。且看,鸿雁和白鹭从右侧满载华夏民族图案的书中翩然飞出,进入左侧古代哲人头像中,一群鸿雁又从哲人脑中飞出。这哪里还是自然之风?分明就是民族艺术的复兴之风、思想之风。
刊内插页为“艺术与设计”栏目,内容是当代学院或个人艺术作品展示,为我们了解当下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也为这些置身于艺术事业的人员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些刊物的彩色插页中,国画、书法、油画、水彩、素描、雕塑、海报、陶艺设计、工业设计、标示形象设计、家居设计等等艺术形式纷纷涌现,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作为学术类期刊,有这样不拘一格不择细流的艺术大局观和包容性,实在值得称道。
《民族艺术》近十期都以吴为山先生的雕塑艺术展示作为封底,《王国维像》《孔子》《陈子佛像》《石鲁》《曹雪芹》《于右任》《费孝通》《李有源》等等,其中有泥塑,有铸铜,有汉白玉雕,有青铜像,充分展示了吴为山先生精深的艺术造诣。一本期刊可以不遗余力地为一位艺术家及其作品做展示推广,这种取自西方画廊推捧优秀画家的操作方式是办刊的一个有意义的创新。
除了利用封面、封底、插页展示新材料新对象以外,《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等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大都分别打造“神话与图像”“艺术探索”“艺术考古”“传说中国”等不同称谓的栏目,给严谨的学术研究搭配大量具有实证意义的图片资料,也让读者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深奥的学术知识。有效的图画提供,不仅不会损坏文章学术的严谨性,反而为学术探讨提供了更好的例证,没有一丝轻浮,显得更加厚重,是民间艺术研究者们可以借鉴的一种手段。
综合来看,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以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与文化为对象,坚持实证研究的学风,凸显跨学科研究的风格,以品牌栏目带动刊物进步,以最新学术成果引领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发展态势良好。我们有理由期待,民族艺术类研究期刊不断创新,将提供更多民族艺术的学术大餐和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 李希凡,蓝翎. 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J]. 文史哲,1954(9):08-10.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3.
[3] 廖明君,施爱东. 学术研究是自戴脚镣的体力活[J]. 民族艺术,201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