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实践探索

2014-06-10杨子奇

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设计教育工艺美术

杨子奇

摘 要:分析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必要性和目前高校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提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实践方式,重点论述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工艺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教育 学报 社团 公共艺术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间工艺美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范畴,包括传统绘画工艺、镂刻工艺、织造工艺、刺绣挑花工艺、印染工艺、彩扎工艺、雕塑工艺、陶瓷制作工艺、金属制作工艺等。它既是物质产品,同时具有文化精神角度的审美特征。因此,它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反映出某个时代与社会物质文化的生产能力,而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观。

工艺美术与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体现出强烈的物质特性。工艺美术渗透性强,分布广泛,深入民心,代代传承,延续不断,广大人民群众一出娘胎就耳濡目染、手触身临,以至于潜移默化、心领神会,和自己的血液融溶在一起,这种深刻的影响力,也是其它非物质品种所远远不能企及的。

一、加强高校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有效保护、传承和创新。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紧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 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地方文化部门、机构和各高校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但多是关于音乐、舞蹈、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而对于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就很少。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传承与创新是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

在高校开展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将优秀的传统民间作坊式文化引入课堂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过程,这也是我国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最有成效的途径。现代高校的职能为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从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个方面,它能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鉴定、评价、研究、保护与规划、教育传承普及、专业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最佳平台,这也吻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

高校是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地。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给予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其较好的纳入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师资匮乏,缺少配套教学的实验室与实践基地。整体来看,目前工艺美术类专业师资队伍发展参差不齐,脱节现象严重,老一辈的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剩下多数是刚毕业进校的青年教师,文化根底薄弱,教学科研能力不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三、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途径

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以前沿先进性的教学理念为支撑,大力加强大学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与举措,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加规范有效。

1.以设计学学科专业为平台,使工艺美术融入专业,进入课堂。

现代设计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应该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以及异质的文化内涵。现代设计是具有实践性、经济性、产业性、文化性、艺术性的行业,它必须拥有民族性的存在,当然,缺少历史文化传承的现代设计教育也是无法长远发展的。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丰富多彩。它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又直体现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

其实,在20世纪中期,国内一些高校就通过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结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比如西南民族大学的民间工艺与产品设计专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等等。与此同时,一批工艺美术院校相继建立,如中央工艺美术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各院校实施以美化人民生活为目标的工艺美术设计教育,同时注意对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传统的学习和对国外各种先进的设计思想的介绍与研究,并承担和参加了许多重要的社会任务,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社会在进步,工艺美术的创作手段,由长期的个体手工制作,跨入了机器大生产的阶段。知识要换代,但是并不意味着另起炉灶,不要遗产。包豪斯对于历史的偏见,造成了它单一的唯理性的局面。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到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不仅能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还能促进现代设计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较好传承。因此,高校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与作品展览,通过艺术实践、艺术采风、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途径,带学生到民间、田野考察,使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园不断升温。这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和专业教学能力与工艺美术的专业技巧和文化内涵得以充分结合,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这不仅提高了工艺美术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培养专业的工艺美术类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endprint

2.利用学报这一优势资源,为教师、学生、学者、专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它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另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学报是反映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反映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又是组织、推动科学研究的工具。因此,办好学报,对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譺?訛学校可以利用学报所具有的学术性、传播性、地方性等特点,开设与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栏目,征集并刊登理论观点上有创新,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这样不仅为学者们开设了一个探讨研究学术问题的一个窗口,还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3.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成立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团。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猛,社团人数剧增,社团类型扩张迅速,学生社团在高校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人们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期待也与日俱增。?譻?訛学生社团不仅能团结广大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集结优势互补的队伍,加强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开展调查与保护工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借助高校学生社团这一重要载体,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让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高校学生社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践履其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职能。

4.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在现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提高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发掘不同地域文化的工艺美术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挖掘本土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成果,建构独具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开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相关课程,逐步完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内容,将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加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不仅保持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传承,还对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立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实践,从深度上来讲,它能强化设计学学科的专业特色,建构核心知识体系,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从广度上来说,还能丰富高校文化内涵,充实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塑造学生的人文修养与民族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譹?訛王利达.谈民间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J].金田,2012(07):61.

?譺?訛杨德超.学报的性质和作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01):8-9.

?譻?訛唐雯,邱璟.试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功能——兼论学生社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46-149.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设计教育工艺美术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