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批发业竞争力研究

2014-06-10吴佩佩

2014年50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指标体系

吴佩佩

摘要: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批发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5大要素和19项指标的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反映批发业竞争力水平和态势。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2年的批发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为了解各省市批发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提高批发业竞争力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批发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

一、文献综述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体系”理论,其核心内容是指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和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状态。此外,政府和机遇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刘文纲和崔正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批发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它包括了产业资源、产业结构、产业经营规模、产业政策、产业效益和产业增长力七个方面的指标并以层次分析法提出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方法。

刘畅从行业规模、行业结构、行业绩效、行业国际化、行业市场潜力五个方面选择17个指标,选取关键性指标对浙江省内11个地级市的批发业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目前学者们对批发业竞争力问题论述大多停留在定性的分析和主观判断的层面,且这些研究也多是从批发零售这一大的贸易业角度以零售业为主进行研究的,从建立一套专门评判批发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的研究很少。目前的研究似乎还忽视批发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二、理论依据

国内外对竞争力的研究分为四个层次,即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本文对批发这一行业竞争力的研究属于产业竞争力这一层面。目前,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钻石体系”理论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是该国(或该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该理论从要素、市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以及环境等方面研究获取竞争力的途径。

(二)成本理论

樊纲在《论竞争力》中指出,竞争力的概念最终可以理解为“成本”,即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以同样的成本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该理论从比较成本的角度评价产业的竞争力。

上述理论观点表明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概念,很难有一个通行的分析模式和评价体系。

三、批发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设计

批发业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关键在于科学地选取指标和构造指标体系,而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客观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依据现有可获得的统计数据,本文从5个方面选择了19个指标建立批发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基于可获得统计数据的中国30个省市批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找出公共因子

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五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1.373%,反映原指标81.373%的信息量。因此,上述18项指标可以综合成公共因子F1、F2、F3、F4和F5。

(二)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SPSS软件输出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反映公共因子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F1在X1、X2、X3、X4、X14、X18、X19有较高的载荷量,前四个反映了批发业规模情况;后三个反映了批发业的市场环境状况。因此,称F1为规模与市场因子,它综合了全部指标体系31.118%的信息。

F2与X5、X6、X7、X12和X13相关程度较高,而指标前三个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批发业的投入产出效益,另外两个反映批发业对地区的税收和就业贡献情况,因此F2可以定义为效益与贡献因子,它综合了21.627%的信息。

F3与X9、X10、X11的相关系数较大,这三个指标反映了批发業的成长性,因此,定义F3为成长因子,综合了11.335%的信息。

F4在X15有较高的载荷量,反映了批发业对地区经济第三产业贡献率。因此,将F4定义为第三产业份量因子,其综合了10.332%的信息。

F5与X8的相关程度较高。X8反映了批发业资本的投入产出情况,因此,定义F5为资本效益因子,其综合了6.962%的信息。

(三)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由FAC1_1到FAC5_1,该数值反映了五个公共因子的因子得分。再进行加权求和,权数就是其方差贡献率,可得地区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zF=31.1118%*FAC1_1+21.627%*FAC2_1+11.335%*FAC3_1+10.332%*FAC4_1+6.962%*FAC5_1

(四)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根据SPSS运行结果,KMO值为0.674,说明因子分析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890.239(p<0.000),拒绝原假设,说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通过以上两项统计指标的检验表明本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四、区域批发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由表5可见,天津、上海、广东、山东、北京、浙江和江苏批发业综合竞争力最强,而吉林、内蒙古、甘肃、河南、安徽等最差。在F1(规模与市场化)方面,上海、广东、山东、北京、浙江、江苏较强,这与综合竞争力情况相似,湖南、贵州、山西、甘肃、宁夏最差。由此可见,批发业的市场环境和规模对批发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大规模的采购能降低单位商品的交易费用且增强批发业的谈判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环境(市场化程度)的发展加剧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脱节,从而强化了批发业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协调作用。

LL在F2(效益与贡献)方面,北京、天津、上海、江西的优势明显,地属北部沿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其批发业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产出效益很高,而江西、河南、四川(位居第30、29、28位)、山东、广东和江苏的表现则较差,说明这三个地区批发业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在F3(成长性)方面,处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河南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其成长性明显不足,处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以及西南地区的重庆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批发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一致的。在F4(第三产业份量)方面,山东、天津、河北、湖南较好,新疆、宁夏、甘肃、山西和青海较差。在F5(资本效益)方面,上海、天津、山东、青海、海南、甘肃相对较好,而北京、福建、河北、贵州、广西的资本效益较差,可见资本效益表现不仅与区域性经济发展有关,各个城市自身发展差异性也较大。

总体而言,我国各省市批发业竞争力具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各省市批发业竞争力综合水平具有非均衡性和明显区域性。沿海省市批发业竞争力较强,而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竞争力较弱。由此,我们可以做出的经验性判断是,未来我国批发业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和西北地区,外资批发商和竞争力较强省市的批发企业投资的区域将由发达地区城市的“高端市场”向中西部、西北部地区、中小城市扩张。

五、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概括如下:

(一)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批发业竞争力综合水平呈现发展非均衡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省份的批发业竞争力综合水平普遍要高于中部地区省份,而中部地区省份又普遍要好于西部地区省份,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极为一致。

(二)批发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规模竞争力与批发市场环境,它们是影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提升批发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规模竞争力是应当首选的切入点。批发企业要在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发挥较大的整合优势,保持规模扩张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相匹配。

(三)批发业综合竞争力较强省市市场已接近饱和程度,未來我国批发业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中西部和西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需要尽快改善批发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包括推进市场化进程,大力投资道路交通、通信网络技术等基础设施。此外,应以批发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再以城市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批发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尽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由于各个公因子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含义,各区域政府可由得出的分项竞争力排名发现本地批发业的强项和弱项,并针对本地不足制定政策从面避免政策的盲目性,让政策真正成为批发业发展的助推器。(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畅.浙江省批发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0

[2]祝俊明.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力测评:理论、方法与应用农业技术经济,2006,(01),53-61.

[3]刘文纲,崔正.区域批发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Z].北京: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2009[m]

[4]周国富,孙艳霞.市场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比较方法的运用现代财经,2005,25(191):56-58

[5]秦璐.我国批发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商业研究,2006,349:211-213.

[6]郭馨梅,宋伟伟.我国批发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14.

[7]王娇.关于我国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分析商界论坛.

[8]赵靓.零售与批发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商业流通.

[9]岳中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零售业竞争力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6(2)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法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因子分析对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的研究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综合力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