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想善舞,宏碁受限

2014-06-10郭正亮

商界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陆电脑

郭正亮

身处大陆的联想与扎根台湾地区的宏碁,分别代表两岸最有价值的电脑品牌,二者在最近几年的兴衰交替,最能反映出两岸IT产业的消长逻辑。

2014年前夕,联想连续发动两次并购,先是以23亿美元买下IBM服务器部门,然后又斥资29.1亿美元,从Google手上买下摩托移动。2013年10~12月财报显示,联想营收首度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税前获利也创新高,达2.65亿美元。作为主力产品的PC全球销量高达1530万台,市场占有率首次跃居全球首位。

反观曾一度跃居全球笔记本电脑第二、全球PC第三的宏碁,2013年竟然暴亏205亿元新台币(约6.6亿美元),加上前两年的亏损,3年总计失血300亿元新台币,董事长王振堂因此被迫辞职。宏碁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只剩下8%,下滑到全球第四。股价从105.5元跌到20元,市值从2836亿元跌到578亿元。而联想则在2014年1月市值突破1000亿元港币,晋身香港十大市值上市公司。2013年甚至传出联想有意收购宏碁遭到拒绝的消息,这让长期领先的宏碁情何以堪。

创立于1976年的宏碁也曾有过光辉岁月,早年不但是两岸电脑先驱,还曾长期遥遥领先联想。联想1989年才成立,直到1994年才在香港上市,1996年首次在中国大陆电脑市场跃居第一,但当时中国大陆电脑市场才刚起步,联想销售量与宏碁相差甚远。 1997年,联想曾邀请宏碁合作,但宏碁受限于李登辉“戒急用忍”政策,无法将先进技术转往中国大陆,两岸电脑产业合作因此破局。

两大公司从此分道扬镳:宏碁主攻欧美市场,联想深耕中国大陆市场。但从2000年起,中国大陆电脑市场开始迅猛崛起,每年销量成长率高达30%,反观全球电脑销量成长率只有10%,尽管宏碁在2000年后也转向中国大陆市场急起直追,但受限于大陆政府保护民族工业政策,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只排名第五,联想则始终保持中国电脑第一品牌,高达30%以上。

中国政府的民族工业保护政策,在2008~2010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对全球电脑产业起了关键作用。 2008年联想陷入创业25年以来最严重亏损,柳传志决定复出,说服中国政府提供采购补贴和订单。相对于全球电脑订单锐减,联想则独享中国大陆市场,从此逆转崛起成为全球电脑大厂。

更重要的是,联想比宏碁更重视拥有自主技术。

联想重视技术的创业思维,展现在利用中国大陆市场赚取的雄厚资金,诉诸“国际并购取得技术和通路、累积全球化管理经验”策略。从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到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51%股权,再到收购Medion的过半股权等,在取得技术和建立通路等方面,都大有斩获。

联想的国际化策略也表现在董事会组成。高达一半的董事来自海外,除了索尼前社长出井伸之,美国IBM等公司的前高管之外,2013年还迎来了ARM创始成员之一的前董事长布朗,甚至在2011年被宏碁解职的前CEO兰奇,也在2012年被联想延揽为EMEA(欧洲、中东、非洲)业务主管。

宏碁因为轻视研发吃到苦头。2012年12月,宏碁产品设计与创意等研发部门只有1000人,尽管计划在2015年扩增到1700人,但恐怕为时已晚。即使在台湾,华硕也一步步取代宏碁成为电脑标志。

联想的反败为胜,迅速崛起为全球电脑龙头,乃至未来智慧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全球品牌,已经显现出两岸IT产业消长的警讯。中国大陆企业在政府保护民族工业政策下,相对容易掌握市场优势,如能在本土市场和雄厚资金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国际并购取得技术和全球通路,显然更有机会成长为全球制造龙头。

更重要的是,随着大陆IT产业的迅速发展,联想的中国大陆市场利基也将更加根深蒂固。正如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所言,电子商务、IC、游戏、4G将成为撑起中国大陆IT产业的四大支柱,未来成长空间极为宽广。但随着中国大陆IT产业崛起,受创最重的将是台湾,台湾原本最强的产业群聚效应,正在被中国大陆全面取代。陶冬更警告,一旦台湾IT产业链被中国大陆同行冲散,台湾经济前景堪忧。

联想的豪情崛起,对照宏碁的黯淡式微,可以看出台湾IT产业边缘化的压力。宏碁和宏达电在品牌方面走不出去,恐怕只是边缘化的初期征兆,未来台湾可能连代工产业都会面临腹背夹击的压力,这才是台湾IT产业的更大危机。

[编辑 袁翊菡]

E-mail:yyh@chinacbr.com

猜你喜欢

大陆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北方大陆“预见未来”之旅
都是电脑惹的祸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冰之大陆
“没收电脑”体现了生硬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