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的文化嬗变、守护与超越
2014-06-09姜素兰
[摘要]文化是大学的根基和血脉,文化追求是大学的本真特质和独有性格。转型社会带来的社会文化冲击,使得国内一些大学偏离了文化的价值追求,呈现出庸俗化、功利化、权贵化和娱乐化的特点。大学要为未来负责,就应该守护大学涵养人性、砥砺品性、引领思想和价值导向的文化使命,同时,也应顺应时代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守护性与超越性等关系。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嬗变;价值守护、品味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4)03011806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表征,文化追求是大学的精神所在,也是大学功能发挥的价值源泉。没有文化就没有大学的根基和血脉,缺失文化,大学就难以生存和发展。放眼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受庸俗化、功利化和工具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经历着从政治化、功利化到契约化的文化嬗变,而且这种嬗变的过程日益威胁着大学的文化脉络和精神存在。守护大学的文化家园,回归大学的文化理性,超越世俗观念对大学的羁绊,找寻到大学的文化意义是中国大学的应然之道和实然之径。
一、大学的文化嬗变
中国大学的文化嬗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多方面的和曲折的,期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经历着多元价值的文化震荡和徘徊选择。
(一)政治化取向的大学文化形态
“在经济和制度变迁的背后,是人们思想习惯的演变,制度既是思想习惯发展演变的结果,又随思想习惯的改变而演进。”[1]这种思想习惯就是文化。大学作为一个极具文化特性的社会组织,大学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大学也就必然在社会制度的制约下运行。在市场经济制度以前的中国,大学是以政治和伦理为中心的。政府对大学实行的是高度集权式的管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弱大学强政府的局面,政府对大学采取的是政治上领导、经济上支配、文化上主导、思想上控制。大学师生主体是政治人,大学教材和课程充满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整齐划一的政治性主题,大学内部的组织文化、思想文化和行为文化是从属于政治的,大学的社会功能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大学的目的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德性或政治性是大学的根本目的。从大学的文化属性来讲,政治取向的大学文化属性是对大学自由的抹煞,对大学学术的遏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政治人和工具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和生活人,人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这种情况在“文革”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的文化塑造。
(二)功利化取向的大学文化形态
功利化取向是指大学文化的价值评判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取功名利益为价值指向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市场经济实行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高校扩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大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政策的推行,彻底改变了过去政府包办大学的办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随之大学的文化形态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大学一改过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循着市场的轨迹,按照市场的运行机制开始探索着自身的办学道路和培养目标。一时间,开门办学、破拆围墙、打通校园、兴建大学城、多校区联合、国际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政校合作等新模式、新举措不断出现,大学也从最初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化演变。大学校园不再是政治的传声筒,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就在我们欣喜于中国大学大众化趋势发展的形势下,大学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大学的文化底蕴、文化品格也在日渐式微。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主导下的大学文化呈现出严重的功利化倾向。许多大学贪大求全、急功近利,各式各样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轮番上演,教师们教书不育人的现象频频出现,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不时见诸于媒体,学生逃课、旷课、作弊屡见不鲜,校园内部功名利禄风气蔚然成风,诚信问题、道德失范问题、拜金主义、官僚气息、形式主义、腐败现象等等不断出现,安于学业、追求静雅、赋予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追名逐利思想日渐作祟,而且有着愈演愈烈之势,社会对于大学的责难声和诟病也在不断增多,大学的官场化、名利化、形式化、浮躁化严重地侵蚀着大学的文化底蕴。
第12卷第3期姜素兰:论大学的文化嬗变、守护与超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7月
(三)契约化取向的大学文化形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政治化,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教育产业化和高校市场化思想的误导下,中国大学的文化形态逐渐呈现出行政化和功利化色彩,大学应有的学术性被遮蔽和悬挂,大学的文化衰微明显,大学文化日益走向世俗和平庸,蜕变为专业人才的生产基地。失去文化力,大学应有的学术独立性、自治性被严重的扭曲。呼唤高等教育改革,回归大学本真,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成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为此, 从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到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从1999年12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到2003年7月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到2011年1月《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的颁布和实行,分别从法律和制度上明确了我国各高等学校要依法自主办学,正确处理好高等学校与政府、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内部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同时要以章程的形式规制好高等学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文化权力的关系,保证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说这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在反思过往高等学校政治化、工具化,以及功利化对高等学校文化形态扭曲和影响形势下作出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是要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章程的制定确立高等学校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契约关系,明晰高等学校与主办者、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同时用法律和制度保证各利益主体的地位,用契约关系取代权位关系,不使作为高等学校主办者的政府在管理高等学校时越位与缺位,不让高等学校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也不允教师育人权力的流失和失落,不许学生受教育权力的滥觞和侵蚀。大学依法治校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实际上是用契约文化去抑制大学的泛行政化、泛功利化、泛市场化趋势对大学的干扰和影响,让大学在契约的规制下处理好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使高等学校成为真正的学术共同体,使高等学校内部的师生员工在契约和法律的框架下实现自主和自治,切实体现大学的求真求善和向美的价值指向。
二、大学的文化守护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知识权威的文化基础,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守护大学文化就是要坚守和捍卫大学长期积淀起来的影响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中的核心理念、精神和品格,这些是大学竞争力的关键。
(一)大学理念的守护
作为哲学范畴的理念是指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是事物本质性的反映。大学理念是对大学最完美最完全的本质和特性的认识,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性原则,它指引和规定着大学的功能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趋向,规约大学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含义、宗旨、使命和职能的理性审视的结果,也是大学文化得以合理展示的依托,反映出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大学的理想和目标,是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意识的思想精华的积累和提炼,同大学的办学历史、观念传承、人才培养和学术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提炼。
大学理念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鲜明地体现着大学的时代特点、地域特色和功能特点,打上的时代印记,是此大学区别于彼大学的根本所在。不过,在大学理念的沿革和变迁中,无论大学的时代、地域和功能特点如何变化,无论大学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育人启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教化社会、促进文明都是古今中外大学的共同追求,也是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指向。我们守护大学文化,就是要守护大学的这些核心的价值理念。如果一所大学无视育人启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教化社会、促进文明的理念,而是跟着市场走,围着官场转,循着名利办,那不仅不是大学之益,而且是大学之害,是大学的异化,是大学的自我贬损和自我伤害。发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官场化、市场化、名利化、商业化的办学倾向是对大学宗旨的背离,它将使大学失去灵魂,必须予以警惕。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受人景仰,不只是他的硬件设施之先进,更在于他们引领学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那份优雅从容的气度、淡定平和的心态以及由此而孕育出来的大学独特文化氛围。剑桥大学响亮的口号是“剑桥思想改变世界”;耶鲁大学“社会的责任感、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的耶鲁思想是耶鲁人引以自豪的财富。
对于中国这个具有丰富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国度,在现代化和商品社会的浪潮中,大学理念不应该迷失于市场的漩涡而找不到方向,更不应该附庸于权贵的作祟而缺乏自主,同时也不应该为了利欲而丧失大学应有的品格。我们守护大学理念就是要捍卫大学共有的精神家园,建构大学的文化灵魂,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大学办学的核心理念是大学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一所大学屹立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的根基,这种办学理念不因学校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也不因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不因社会体制机制的改变而改变。这种理念是恒定的也是人本性的,是前瞻的也是顾后的。大学理念的恒定性是指大学境况和形态状态无论如何变幻,但大学探索真理、传授专业知识、奉献社会的宗旨不会变化;大学理念的人本性是指大学要尽可能为每一个成员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并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大学的神圣使命;大学理念的前瞻性是指大学理念确立时就应该具有远见性和超前性,具有预测、预防和批判性功能;大学理念的顾后性是指大学发展应功在当代,利及后人,为可持续发展留下充裕的资源和充分的空间。
(二)大学精神的守护
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凝聚着大学的理想和宗旨,是大学人长期努力结晶而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和追求,是大学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集中反映,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大学人格化、个性化的凸现,是大学历久弥新和生命涌动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是大学品格的时代表征。
在现代,大学精神是赋予大学生命活力的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大学文化的最高境界。正如有学者指出“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阳光、空气、泥土、水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3]大学精神内涵丰富,具体包含自由民主精神、人文科学精神、批判创新精神、人文关怀精神等内容。大学精神一旦产生,就会不断地渗透到大学师生员工的行为活动中,以其特有的精神导向和行为塑造在大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A·弗莱克斯纳曾指出,“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4]大学正是借助精神的力量,激发和团结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置身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中国大学内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大学精神层面的困扰,这种困扰具体表现为大学正在遭受市场化、商业化的侵蚀,急功近利的利益导向日趋明显,学术层面的世俗化、行政化倾向日渐突出,心态浮躁、功名利益、门户之见以及包容意识的缺乏严重地制约着大学精神的体现。
我们要守护大学精神就是要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使大学成为一个学术机构和人格养成的场所,要确立大学的学术根基,并以学术服务于人类,成为“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试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5]在那里“唯真理至上”,要“使人为善”、教育人“善待自然”,要使大学成为独立思想的中心,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和推动者。
(三)大学品格的守护
大学品格是大学通过其文化建构所折射出来的内在价值观念、精神意志、行为习惯和规范体系的独特品质,并以其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大学中每一个个体或群体成员,成为他们人格养成和人格理想的精神支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巴尔诺指出:“一种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是全部多多少少定型化了的行为模式组成的构型,这些习得性的行为模式凭借语言和模仿代代相传。”[6]大学因文化传播而生,因文化创造而在,在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既是“大学人”文化习得的结果,也是“大学人”文化塑造的结晶。大学品格的形成离不开“大学人”对大学文化身份的认同,更离不开大学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传承、坚守和积淀。
大学之所以能够历久弥坚而不衰,并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就在于大学对自身文化品格的坚守和捍卫。克拉克·克尔也曾指出“历史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它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在服务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做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7]在现代社会里,大学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动力站,就是通过独特的文化品格的塑造,使自己成为树立社会知识、思想和文化标准的圣地,去实现着文化传承、生产与原创的使命。同样,大学以其独特的文化标准和方式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独特品格。这种品格融汇时代的气息、科学的理念、民主的精神、人文的情怀和批判的意识,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的文化品格,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涵。
大学应该通过文化品格的塑造使每一位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文化品格”和“会生活的文化人”,同时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西班牙教育思想家奥尔托认为,“在大学里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大学的一项凌驾于其他之上的基本功能。”[8]在当代中国,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大学已从社会的幕后逐渐走向前台,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随着高校的“大扩招”和“大建设”,许多大学在规模扩张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境遇中,其自身的文化品格被忽视,精神传统被稀释,文化内核遭“断层”,“大学人”应有的时代的气息、科学的理念、民主的精神、人文的情怀和批判的意识旁落。守护大学文化品格,坚守大学文化情操,重塑大学文化精神,就是要回归大学文化理性,深化对大学品格内涵的认知,创造出符合大学文化特性的优良品格,使生活在大学里的“学人”能够成为具有“文化品格”和“会生活的文化人”,这是大学的题中要义,也是大学的崇高使命。
三、大学的文化超越
当前,中国大学的改革如火如荼,强度空前,由此导致的大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大学文化的不断嬗变。但是,大学的改革不是无原则的,大学的内涵和外延不是无边界的,大学的文化也不是随意的和无底蕴的。守护大学文化就是要捍卫大学的基本理念、坚守大学的基本精神、守卫大学的文化品格和核心价值,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守护不是固步自封,守护不是停滞不前,守护意味着传承,也蕴含着超越。中国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国家大学的先进思想和理念进行创造性地超越,这种超越既是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型之必然,也是中国大学自身建设之需要。从中国大学现代性的角度看大学文化的建设,当前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耦合
大学文化是遗传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大学的文化“遗传”是指大学文化的传统性和继承性,是大学前行的基础和动力;大学的文化“时代”是指大学文化的现代性和发展性,是大学创新的源泉和表现。对于大学文化传统,顾明远曾指出:“我国现代大学是移植生长在中国这块历史土壤上的,因此它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它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认真研究和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才能建设好现代中国的大学。”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大学文化从未把人生的价值局限于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功名利禄上,而是“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使学生成为内在修养和立身之本的学问之人,成为亲近民众为社会作贡献的安身立命之人,成为至极之善不断求索的为民请命之人。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学多少年来一直秉承大学的大师、大业、大度和大雅的精神,传承大学的文化脉络,践行大学的学术性理念,实现着大学的育人使命,从而也使得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性组织,成为多少家庭和学子们仰慕的地方。
今天的大学理应找寻历史的源头,继承历史的元素,不应被政治文化所左右,也不应被商业文化所吞噬,更不能被教条所束缚,大学固然需要制度的约束,更需要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但大学自身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是大学称之为大学之前提和基础。大学又是时代的产物,大学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大学应该汲取现代性的元素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大学的创造性源于大学固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内驱力。大学是时代精神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大学必须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方能体现大学的思想库和动力源角色。大学要引领时代潮流,大学文化就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超越,使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耦合统一,使大学文化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体现。
(二)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协调
大学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大学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以培养本民族优秀人才、反映民族科学实际、传承民族文化为根本使命的文化气节、文化格调和文化品行的事实和状态。大学文化的国际性是指大学文化的建构中不应该固步自封,而是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实现开门办学,实现大学文化的多元化。大学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要理清“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问题,要处理中国大学文化与西方大学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借鉴和吸收的问题。
应当承认,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体系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而且他们是现代大学的“先行者”,同时也是现代大学文化的“开创者”。中国现代大学也是在对西方大学思想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是近代的“西学东借”学习日本,还是建国初期的“全盘照搬”学习苏联,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国际合作”学习欧美,中国现代大学在多数情况下是“依附式发展”。这种“依附式发展”下的大学国际化是“亦步亦趋的国际化模式,其结果不但损己,而且不利人。”[9]与此相对应的必然会导致大学的文化嬗变甚至异化。中国大学要想立足于世界,引领世界文化潮流,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理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界限。一方面应该立足于民族文化土壤,不断地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不断发掘民族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因子,确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应面向世界,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养分,为我所用。在发掘自身文化中树立文化根基,在汲取他文化中壮大自己,最终要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以此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三)守护性与超越性的对接
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状况对于大学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各个时期的大学文化深深烙印那个时代文化的印记。关注社会动向,服务社会实践,这既是社会发展所需,也是大学发展之源。“关起校门,光在校园里打转转的学校是不会有什么精神的,学校精神的形成,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是知识和社会碰撞的结晶。”[10]当前,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频繁,科学技术远远超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全球化对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大学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取立足之地,其最为直接和根本的就是顺应世界发展规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大学品格,这是大学立足之本,也是大学立身之力。
大学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大学是保守的,也是开放的。大学的民族性和保守性源于大学的民族文化守护着传统,大学的世界性和开放性源于大学文化的超越特性。大学要自立自强,就必须处理好大学文化的守护性与超越性的关系。大学文化的守护性就是要使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恪守大学的精神文化底蕴,恪守大学的学术性文化组织性质,恪守大学顺应人类文明的价值理念,恪守大学的时代气息、科学理念、民主精神、人文情怀、批判意识和独立品性,这些既是大学发展历程中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大学保持活力的不竭动力。大学文化的超越性就是要使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紧跟时代的脉搏,主动适应时代和国际的变化,努力汲取时代变革中的积极养分,同时,更要秉持一种批判的精神和态度,不断地超越于现实,并孕育和产生时代发展的最新思想以及独特气质的精神成果。总之,大学文化的守护是文化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文化的超越是文化发展的航标和方向,二者相互作用,密切联系,共同推动大学的文明和进步。
[参考文献]
[1]Veblen,Thorstein: 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 New York :Augustus M.Kelly.1994:37-10.
[2]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3]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未来与发展》2000年第12期。
[4]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354.
[5]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6]V·巴尔诺:《人格:文化的积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7]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4-45页。
[8]奥文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9]杜祖贻:《建立利己利人可观资助的国际学术水平》,载:湖显章主编:《国家创新系统与学术评价——学术的国际化与自主性》,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0]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root and vessel of a university. The pursuit of culture is the truly original characteristic of a university. The social cultural impact brought about b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deviates some domestic universities from pursuing their cultural values. Instead, they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ulgarity, utilitarianism, bureaucratic privilege and amusement.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uture, a university must manage to preserve humanities and its cultural mission, 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 responsible university should als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age and society and advance social progress, treating correc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preser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culture; cultural development; value preservation; quality promotion
(TrCui Xianquan)
(责任编辑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