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浦北县花岗岩地区斜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4-06-09刘小明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

刘小明

摘 要:该文通过对广西浦北县花岗岩地区斜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对该县花岗岩地区斜坡病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广西浦北县 花岗岩地区 斜坡病害 发育特征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97-01

广西浦北县地处桂东南花岗岩地区,全县约有85.7%面积分布花岗岩,该县花岗岩地区斜坡病害十分发育,分布点多面广,目前已查明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等各类斜坡病害达680多处,共造成42死亡、约1200多万元财产损失等严重灾情,该文通过对该县斜坡稳定性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该县花岗岩地区斜坡病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斜坡稳定性分析

根据斜坡所处地形地貌条件及坡体内岩土体中的土质是否均匀和残存在坡体中不规则状中风化和微风化硬核的分布情况,以及坡体中各种结构面是否对坡体稳定性起控制作用,按斜坡坡体的稳定性可将工作区花岗岩斜坡坡体结构分成三类。

(1)稳定性较好的坡体结构:这种坡体结构的特点是其所处的自然斜坡坡度较缓、坡体内残存有较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微风化或中风化花岗岩硬核,而且残存的原岩结构面不发育或主要结构面陡倾(大于边坡坡角),或倾向山里,或与边坡走向大角度相交(交角大于40 °),对斜坡坡的稳定性不起控制作用。通常在这种斜坡的坡面上,有外露的花岗岩硬核,并向山里延伸,地下水不发育。该类斜坡坡体稳定,属于稳定性较好的坡体结构。

另值得注意的是,该类斜坡总体稳定,但由于大多边坡上部坡面存在厚度不大的不含花岗岩硬核均质土体,在降雨作用下表层土体易产生小规模崩塌、滑坡,规模一般在30~500 m3,滑坡运动方式以牵引式为主,崩塌运动方式以滑移式、倾倒式式为主,变形迹象不明显突发性强;此外,如陡峭自然斜坡坡表层松散土体内含有风化花岗岩硬核,该斜坡坡体往往处于欠稳定状态或不稳定状态,易产生崩塌病害,如在该县五皇山地质公园一带边坡上部土体往往携带风化硬核产生小规模的崩塌等病害。

(2)欠稳定的坡体结构:这种坡体结构的特点是自然斜坡坡度较缓,斜坡坡体内残坡积土及全风化土厚度大,自然斜坡本身稳定性好,人工开挖边坡主要揭露残坡积土及全风化土,土质较均匀,无顺倾原生结构面发育,这种类土质边坡体可按均质土考虑,在开挖后在卸荷、降雨及自重影响下次生裂隙发育,边坡坡面土体结构松散,呈欠稳定的坡体结构,在降雨影响下边坡坡面容易产生崩塌、滑坡等斜坡病害。产生斜坡病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变形方式主要为边坡上部风化土沿次生结构面产生圆弧型滑坡或滑移式崩塌,或边坡揭露全风化土沿原生结构面产生单一平面型滑坡或崩塌;体积一般在200~2000 m3之间,变形迹象为边坡坡面出现多条纵张裂缝、土体出现剥坠落等现象。

(3)不稳定的坡体结构:这种坡体结构的特点是斜坡坡坡体中具有明显的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这些结构面控制边坡的崩滑破坏方式,在工作区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陡倾的土岩接触面,另一类结构面为顺倾的风化构造裂隙面。

第一类结构面为陡倾的土岩接触面,这类结构面所处斜坡自然坡度一般较陡(坡度一般大于30 °),表层分布第四系松散土体,下伏强风化花岗岩(全风化一般较薄或缺失),表层土体易沿土岩接触面产生滑坡、坡面泥石流等斜坡病害,体积一般在1~15万m3之间,运动方式以推移式为主,具明显变形迹象,滑坡后缘发育长条弧形拉张裂缝,在滑坡后部出现马刀树,滑坡前缘人工边坡坡脚冒浑水等;该区高差相对较小(一般小于30 m)、坡型呈凸型、坡度上缓下陡自然斜坡容易产生滑坡病害,体积500~3000 m3,,运动方式以牵引式为主,变形迹象不明显,一般在滑坡后缘发育细条拉张裂缝,由于植被发育,其隐蔽性强。

第二类结构面为风化构造裂隙面,在风化壳较薄地段边坡揭露中风化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一般将岩体切割呈块状,边坡容易沿顺倾节理裂隙产生崩滑;在风化壳较厚地段边坡主要揭露残坡积土及全风化土,风化土体内仍保存部分原生风化构造裂隙,在降雨时雨水易沿裂隙渗入,形成软弱面,边坡易沿软弱面产生滑坡、崩塌。以上产生的斜坡病害规模小,突发性强。

2 防治对策

根据以上斜坡稳定性分析,提出防治对策如下。

(1)稳定的坡体结构:该类斜坡主要治理措施防止边坡坡面土体产生小规模的崩塌、滑坡,采取排水+格构梁+生物护坡+挡土墙等进行治理。

(2)欠稳定的坡体结构:对于该类边坡需进行整体治理,对于坡高小于8m人工边坡,建议采取排水、放坡、生物护坡、挡土墙等综合治理措施,放坡坡率采用1∶1;对于坡高大于8 m人工边坡,建议采用排水、分级放坡(按每6 m一级进行放坡,坡率采用1∶1,分级平台宽1~2 m,平台内侧修截水沟)、格构锚杆、挡土墙等综合治理措施。

(3)不稳定的坡体结构:对于高差较大存在陡倾土岩接触面的不稳定的坡体结构斜坡产生的病害由于处于山区,交通不便,治理难度大,建议优先考虑搬迁措施,如难以实施搬迁措施,建议采用排水、多级抗滑短桩、前缘坡脚设置挡土墙进行治理;对于高差不大存在陡倾土岩接触面的不稳定的坡体结构斜坡产生的病害建议采取排水、格构锚杆(格构内植草)、挡土墙等治理。对于存在顺倾节理裂隙面中风化基岩岩质边坡,建议采取放坡(清坡,清除坡面破碎岩体)+喷砼(挂网喷砼)进行治理;对于存在原生风化构造裂隙风化土质边坡,建议采取排水+锚杆格构+挡土墙等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 浦北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R].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0.

[2] 徐邦栋.高堑坡设计及病害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岳志升.桂东南花岗岩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浅析[J].南方国土资源,2005(7):33-35.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
肛肠手术中肛管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与防治对策
海上风电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关于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
镉金属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初探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