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上的高效性探究

2014-06-09刘鹏

成才之路 2014年8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课堂

刘鹏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对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课堂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各学科特点,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或流程,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有的学校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再加上课时少,任务重,高考的范围又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成绩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有的教师侧重于帮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知识,梳理知识体系,从时间、空间上给学生完整的认知。有的教师把练习作为重点,强调熟能生巧。有的教师把课堂或课后检查作为重点,从而督促学生背诵……这些都可以说是传统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我个人而言,则更倾向于课堂的实效性。

一、趣味课堂,高效之始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还得从历史本身去探寻,由于历史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因此,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占尽先机。例如,在历史长河中,不乏有“大禹治水”“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益智故事,也有像“甲午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都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自主探寻与思索。只要我们愿意深挖教材,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就不是简单的应付,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在实际教学中,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先声夺人,注重“导学”。在上课前,我们可以先借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图片、轶闻故事、时事焦点等,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引用日军侵华时大量的历史图片,从视觉上让学生获得历史信息。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课本插图,直观丰富。多姿多彩的插图是历史课本本身的一大特点,而学生喜欢的恰好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历史。“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即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涉及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些图片可以从多个角度反映当时的概况,既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既克服学生死记硬背时的枯燥乏味,又帮助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3)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历史的“过去性”,不可重复性,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同时它又是具体的。但因教材的简约性,使得原本生动活泼的史实显得呆板、单调。因此,我们可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历史情境。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所以适当引用相关的影视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并接受相关信息。例如,“虎门销烟”的壮举、“甲午战争”的风云、“开国大典”的盛况等。影视材料再现了历史,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4)引用乡土教材,触摸“历史”。通渭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东汉杰出的“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因作五言诗而著名;榜罗镇因榜罗镇会议而名垂青史;文庙街小学因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正式发表而享誉于世等等。从这些身边的历史入手,让学生感知历史气息。既拓展了内容,又提升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进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

由于通渭县地处贫困落后的山区,班级人数过多,总有部分学生对教学不感兴趣,甚至还会出现在课堂捣乱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1)保持精力的集中,开创活跃的气氛。大多数情况下,学校都将历史课安排在上午第四节和下午第一节,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一时间是人体各方面最差的时候,因此,学生感觉精神疲倦、精力消退。根据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学说,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刺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不给学生放松走神的机会。如集体朗读,或者以提问的方式来加大大脑的紧张度,或者补充历史上的笑话。还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这样,学生就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精力就会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2)抓好知识过关,做到每课有检测。知识过关天天抓,节节抓,进行针对性地练习,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当堂复习,通过复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把“苦学”变成“乐学”,于是学生就会对学习历史感兴趣,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3)把“今日事今日毕”变为“课堂事课堂清”。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是以“满堂灌”为主。课堂是教师展示才华的平台,教师讲得过细、过多,占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效果却大打折扣。俗话说,教师教得精彩,不如学生学得精彩。利用一定的时间把预习和作业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适量做一些基础的检测试题,是打破满堂灌的有效途径。

当然,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知识储备,深挖教材,对各类教材融会贯通,才能更加自如地驾驭课堂,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