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四地专家热议网络化

2014-06-09王博

城市轨道交通 2014年4期
关键词:换乘客流网络化

本刊记者_王博

两岸四地专家热议网络化

本刊记者_王博

左:台湾轨道工程学会理事、高雄市高阶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 张辰秋

10月24日上午,首届“2014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学术研讨会”的开放式研讨现场热闹非凡,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主题,嘉宾学者们就城轨交通网络化发展展开了热烈而精彩的讨论。以下为现场录音整理摘选。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 宋敏华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为什么要选这个主题呢?这些年来,大陆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很快,截止到2013年年底,已经运营2746公里,几个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网络,在运营过程中,大家发现,一些在规划、设计、建设中考虑不周全或没考虑的事情正在困扰着我们。上海申通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门立项做一个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及运营管理功能体系专项规划的研究。

我一直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工作,参与、见证了30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有发展的背景,就是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快速到来、交通需求激增。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规划不断被突破,然后就是调整。可以说,这几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网是“以打补丁,补丁加补丁”的方式逐步形成,然后不断完善,而非一次性规划,分部实施。所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及召开这个研讨会,就是想总结、分享经验给30个建设城轨交通的城市,给他们启发。

右: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毕湘利

我们总结了几方面问题,网络形成之后,不同线之间,比如单线营运出现故障,我们在设计时通常考虑正向思维,而不是逆向思维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毕湘利

网络化从2005年开始就提,对网络化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过程。最初,网络化我们还局限于资源共享,就是工程层面,在控制中心、车辆段共享。但是,进入到网络和运营,有些问题必须从前期规划阶段有所考虑。

所以,我们接受协会委托做这方面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研究报告。我们主要是从运营反馈一些问题,感觉好些问题必须从前期规划阶段,甚至从立项就要从网络考虑,而不是一条一条线地看问题。从现实需求讲,我们总结了几方面问题,网络形成之后,不同线之间,比如单线营运出现故障,我们在设计时通常考虑正向思维,而不是逆向思维。但是从营运角度必须要考虑,因为一出故障很多设计、规划上的缺陷就显露出来。比如,换乘点很多,一条线十几个换乘点,一条线故障后其他线怎么办,信息必须要迅速通知到其他线路。

回到最后,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网络化营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做了探索,从网络营运的调度指挥、网络长期营运维护管理、网络的票务系统、网络的通信服务、网络的信息传递、网络资源共同利用和网络层面的培训要求等层面做了探索,也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初步和各位专家、嘉宾汇报一下情况。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战明辉

对于我们来讲,轨道交通成网营运,充满了酸甜苦辣。成网运行以后,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我们强调四个字:安全、高效。从运营组织管理角度来看,还得加两个字:均衡。

均衡引发的三个词更加值得关注:一是前期规划建设。我觉得这个均衡体现在前期规划建设的限制通过能力和规划准备要实施多少人。如何保证轨道交通规划能力和今后承载能力和运人控制是突出问题。规划线路时觉得能力足够大,但从网络上看又不够。这类事情突出反映到网络上,即是如何保证网络的均衡问题。

二是运行管理上所显现出来的问题。比如,在建设当中,按照规定,必须一线一招标,每条线又分多个标段,多个标段招标产生机电设备不同种类,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却为后续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就是就是不通用。按照这个设备培养出来的人,需要调整岗位,实际是需要重新培训,因为他操作的程序、界面都不一样。

我们前期都有大量的客流预测,那个成长规律早已经被打破了,也会带来运营组织上的应对问题。如何保证换乘枢纽之间、车和车之间运力匹配,换乘设施和换乘客流的匹配,以及到车站本身能力和所要承载的客流的匹配。

我们必须对所有设计加强网络化、标准化的建设。从运营组织管理上讲,还必须在考虑网络化的前提下应对大客流的冲击。实际上就是整条线以点为单位,以换乘结点为单位,多线共同协调,在能力超限范围,为了保证安全,能够同时采取限流措施,保证局部换乘点满足运营要求,达到均衡运输目标,也就是利用管理手段解决运营和前期能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副总经理 刘光武

两岸四地同行对于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及时,也刻不容缓。就广州地铁而言,广州地铁走过了22年的里程,我们第一条线是1997年7月1日开通的,现在已经开通运营了9条线,260公里的线路,日均客流达到615万。现在同时在建线路11条,还开展了一些物业开发,进入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高强度运营和大批量的房地产开发阶段。

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以后,有太多东西要思考、研究。我觉得有“十化”要认真思考。

第一是人性化。在人性化过程中,贯穿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物业开发等全过程。

第二是集约化。怎么把枢纽、车站、上盖、地下工程最大集约化利用,要认真研究。

第三是标准化。第四是多元一体化。第五是知识产权国产化。

第六是信息化。信息化在运营上体现得比较充分,建设管理信息化可能还弱一点。

第七是智能化。轨道交通智能化有很迫切的要求和需求。

第八是安全化。第九是产业化。第十是社会效益最大化。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产业发展部主任周晓勤

现在内地有37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正在运营的是25个。但真正达到达到网络化的不到1/3。从长远来看,37个城市有超过80%的城市远期建设规模超过300公里。也就是说,这些城市未来必然在网络化环境下建设运营自己城市的轨道交通。所以,网络化日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通常说的网络化,我理解包括三方面:一是网络化的规划和设计;二是网络化的建设;三是网络化的运营。各个层次有各个层次的内容和不同要求,我认为规划和设计是能否建成优良、优秀、好用的网络基础。我大概梳理了一下,现在为网络化发展奠定好的基础,无非是三个方面比较关键:一是多层次,二是多系统制式,三是服务的一体化。

第一是多层次,一是结构层次,二是功能层次。所谓结构层次,就是通常所说的空间结构形态。功能层次内涵比较多,包括我们所说的市区线路、市域线路、市郊线路、城际线路,实现不同功能。功能定位决定了网的服务功能是否好。

结构层次、功能层次受城市空间和总规特点的限制,有些是自己选择不了的,有些是被界定的。但是,功能层次方面很纠结的是太单一,协会连续两年统计,30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地铁占的比例太高。

第二是多系统、多制式。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要适应城市空间布局,线路走向周边环境,要适应客流特征。这里既有客流需求,又有资源共享的需求,形成体系、形成后,再加一种新制式、新系统,对于今后发展、客流适应能要考量,资源共享上是不是也有更好的发展条件?

第三是轨道交通的服务。所谓建得好不好,看服务水平,这是最高层次,也是“轨道交通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凡是建设好的,一体化服务肯定做得好。所谓一体化服务,从轨道交通自身来说,一是换乘方便;二是枢纽功能要强、要好。

结构层次、功能层次受城市空间和总规特点的限制,有些是自己选择不了的,有些是被界定的

左: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产业发展部主任 周晓勤左: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事务首席执行官 易珉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事务首席执行官 易珉

今天我们探讨网络化的问题,我觉得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很正常,我称之为“成长的烦恼”。因为我们发展太快了,成长过程中确实有一些烦恼。我给大家一组数据,香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了五六百万人口,再加上一二百万流动人口。75%的土地不可利用,剩下的土地还预留了近一半土地给子孙后代。

再和大家分享TOD理念,也就是“以城市轨道为先导的城市规划”,先不管城市怎么修,想好轨道怎么做。香港用得这种理念,做轨道交通实际做的是系统工程管理,不可能靠任何一方面把这么大的事做成。所以,引入“主动式规划理念”,要想办法做主动式的发展管理,而不是被动式发展管理。

都市人口势必越来越多,一定要使用轨道运输。但是轨道运输网络化的过程要注意大众运输导向的发展

右: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战明辉

右: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副总经理 刘光武

第三要分享的是怎么主动。实际要有足够的人和智慧,包括政府机关,先从人类出行学下手,然后研究城市功能团,研究城市如何做规划,再研究地铁网络。而不是一味先把网络做好。我觉得做轨道交通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

最后还有一个想法和大家分享。我现在特别看好一些新兴产业和新科技,还有一些创新的东西。以前我们是做客流的,不要忘了我们还有非常优秀的渠道,那就是现行的网络,这个功能不可以低估。

台湾轨道工程学会理事、高雄市高阶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张辰秋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四部分内容:一是城市轨道一定要网络化;二是要从运营角度来规划、设计网络化;三是网络化过程中要有配套措施;四是要有宏观角度做网络化。

第一部分就是谈到当时的六线齐发。台北捷运也是先规划好后逐步建制,先把运输走廊找到,然后做运量预测,再规划路线。

第二要从运营的角度来看网络化。要让每一条线都有维修和驻车的机场,从运营角度来看,买到同样的车子,在使用上大同小异,便于使用和调度。另外是转乘,我们当时要求是分散、分流,不要集中在一个站。

第三要有配套措施。都市人口势必越来越多,一定要使用轨道运输。但是轨道运输网络化的过程要注意大众运输导向的发展。另外让城轨沿线做适当开发。

第四要从宏观角度看网络化。城市轨道在都市里是主要的运输骨干,但是我们也要把城际铁路甚至高速铁路、公交系统整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咨询整合,要让乘客清楚,不止有城市轨道可以搭乘。我们可以让公共运输经由网络化发挥最大效益。

猜你喜欢

换乘客流网络化
客流增多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