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助力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作
2014-06-09宋敏华杜心言
文_宋敏华 杜心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助力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作
文_宋敏华 杜心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着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2014年10月30日发布通知,决定在我国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创新网络,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将协助开展工作。
专项启动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高速增长行业。经过多年努力,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装备国产化政策指导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发展取得可喜的进展,工程建设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与产业的研制开发取得进展。然而,由于主要核心技术与产品还处于试用阶段,整个行业内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的状况,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从国家和行业层面来看,亟需尽快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十一五”以来,国家已经在高速铁路等领域制定和实施了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方针和计划,在迅速提高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水平和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因历史及其他多种原因,城市轨道交通的创新平台建设尚未正式启动。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上的特殊性,已建设的高速铁路创新平台还不能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发展及其建设和运营规模急剧增长的需求。这种状态影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科研团队的行成,制约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建设技术和运营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也影响了相关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专项前提工作过程
2012年始,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陆续收到行业内一些相关单位申报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的请求,经研究认为: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城轨行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提出城轨行业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重点,是城轨行业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应首先开展全局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方案研究》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提供依据。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在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委托协会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方案研究》课题工作,并于2012年7月3日正式下达委托书。
随后,协会发挥行业优势,组织协会专家委员会和业内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课题组,并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为课题做了必要的前期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关资料。
2012年7月18日,协会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方案研究》课题组工作启动会,协会相关领导和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以及课题组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了会议。协会宋敏华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包叙定会长作了讲话,要求根据课题的自身特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开展研究工作:一是要把握好“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这个课题主要目标;二是要把握好城轨全行业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这个“全行业、全领域、国家级”的课题基本工作面;三是要把握好“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这个课题研究高度。并勉励课题组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优质高效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该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后,得到协会各机构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主要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协会组织下,经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和各成员单位的积极配合,于2012年11月提交研究报告初稿,后经多次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后,于2013年3月定稿,向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正式提交课题研究报告。在课题报告整个行程过程中,包叙定会长、宋敏华副秘书长等有关领导,自始至终亲临指导,并参与讨论、修改和严格把关,保证了成果技术上的全面性和政策把握的准确性。
充分利用已建高速铁路等创新平台的能力和经验,采取协同创新的方式,瞄准世界领先水平,构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的综合创新平台
课题组和调查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创新平台与国际上的差距,明确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不同于铁路系统的技术特点,据此研究拟定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规划目标、框架结构和利用现有铁路既有创新平台资源的实施方法,以及实施该项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报告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的建设,应在深入了解和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成功经验,遵循“政府主导、合理规划布局,发挥重点企业和高等科研院校的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已建高速铁路等创新平台的能力和经验,采取协同创新的方式,瞄准世界领先水平,构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的综合创新平台”。
201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创新能力处,根据协会提交的《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方案研究》报告,初步拟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工作”报告,该文件提出了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初步意见,考虑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支持城市轨道交通重点技术方向的创新平台建设。2013年8月29日,协会向创新能力处提交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初稿的修改意见。
2013年9月初,受协会秘书处委托,协会专家委员会杜心言委员前往创新能力处,参加“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的研究。高技术司孟副司长指出:“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负责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方案研究》课题有深度,方案很全面,主要问题分析清楚,作为创新能力的布局是一个有很好参考价值的文件,可以支撑下一步的工作。”并对进一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研究工作做出了指示。
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经过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和数十次修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2014年10月30日发布了“关于请组织申报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4]2600号)”。
专项创新点的解读
本次专项与以往的创新平台申报工作相比有多处创新。
首先,本专项为了克服以往申报创新平台批准后出现的“孤岛效应”,即平台仅限于个别单位的作用和水平,与相关行业和关联单位不能形成合作共赢机制,进而不能体现行业水平或国家战略。因此,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创新能力处会同有关部门,在吸收国际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和方法,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布局建设相关创新平台,为突破城市轨道交通核心关键技术创造条件,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作为试点,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到其他行业。
本专项改变以往单项申报和审批技术创新平台的方法和程序,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提高的技术支撑能力,一次性整体推出了由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测试、车辆系统集成、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系统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工艺与技术等五个重点环节共同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网络,基本涵盖了行业的热点和关键技术内容,并引导行业内各具有“产学研用”特色和能力的若干单位,共同组成城市轨道交通创新网络,并充分体现行业和国家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期望以网络形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立合理分工、信息和知识产权共享、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共同推动技术转移转化的合作机制,探索解决“创新孤岛”问题,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二,由于以网络形式组成创新平台,本专项推出的五个创新平台,每个又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子网络。这样能将行业内绝大部分相关单位有效联合起来,但为了解决单位之间合作共赢运行机制的问题,正在探索创新网络构成实体机构和资金运用方式等新问题。为此,将发挥协会作用,组织相关申报单位进行创新机制的研讨。
第三,为构建创新网络,申报单位需承诺,若通过评审成为以上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平台的承担单位,将参与构建创新网络,以加强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将设立牵头单位,从通过评审的单位中选择,由具有较高行业地位、较综合专业领域的单位承担,并由协会协助开展工作。
第四,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须由企业牵头、充分整合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力量,共同申报,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第五,优先支持在已有国家创新平台基础上整合扩建,若申报单位为发展改革委已批准的铁路、高速铁路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承担单位,其建设方案必须统筹考虑整合原有平台基础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内容,以促进资源集中,整合后申报名称为“轨道交通×××国家工程实验室”,以涵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大领域,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还在研究和完善中,各参与单位也可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建议。
专项通知发布后,目前在行业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许多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始积极进行合作组团工作,发挥各参与单位的优势,以互补形式广泛开展协商和各项准备。可以预见,本专项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本文作者宋敏华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杜心言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志励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