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展会即卖场”的思维瓶颈
2014-06-09王博
本刊记者_王博
突破“展会即卖场”的思维瓶颈
本刊记者_王博
远赴国外参展,究竟为了什么?每一家参展商都有着自己的考量。但无论如何,绕不开推销产品和技术、塑造品牌和展示企业形象,以及趁机了解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等。
InnoTrans2014开展的第一天,笔者走访了绝大部分中国展商。简单沟通发现,尽管国内展商花了不菲价钱,却或多或少地浪费着参展资源和资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少参展企业的参展目的,是把自家产品推销到国际市场。客观地说,这里面有很多企业笔者并不知名,而且它们也不在意这一点,似乎多拿一些订单比什么都重要。
走访调查的结果令笔者吃惊,却又坦然。红红火火地出席InnoTrans依旧印证着中国轨道交通市场的庞大,大部分参展商(尤其以零部件配套企业为主)以订单为导向的考核指标,又说明它们在“展会即卖场”的惯性思维里难以自拔。
各自为战是这种惯性思维的副产品,这给了国际买家各个击破的可能。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里,价格往往不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综合竞争力才是买卖双方所看重的,这其中,强大、有特色的品牌力作为支点,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遗憾的是,在InnoTrans这样的舞台上,参展企业若还是举着产品表和价目牌,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觉。
更为甚者,有不少参展企业表示在国内市场很难发展,相反是国际市场好开发。实事求是地讲,在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行业中,具有绝对进入海外市场优势的企业原本不多,当大型企业尚在努力研究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适应性地进入时,规模、实力较小的企业又如何能做出国际市场好开发的判断?如此产品输出对于企业和行业究竟有多大价值,值得深思。
在今年的InnoTrans上,“中国馆”的出现引人瞩目。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主导下,在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响应下,“中国馆”和“中国馆日”系列活动顺利举办,反响热烈。然而,在“展会即卖场”思维的影响下,笔者认为“中国馆”的首发亮相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国家产业形象的塑造与推广,却也有一些细节和问题需要探讨。
其一,“中国馆”的理念如何落实到每一个展团成员身上?
其二,“中国馆”和“中国馆日”系列活动中,如何调动每一个展台的力量?
其三,“中国馆”的国家产业形象能否“动”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和国外企业对话?
其四,在“中国馆”展团之外的国内参展企业,如何感受到“中国馆”的价值所在?
其五,突破“展会即卖场”的思维瓶颈,“中国馆”如何做出更好的表率?
2014年的InnoTrans早已封存在记忆中,2014年InnoTrans上的“中国馆”却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形象的一次代言。笔者希望的是,下一届InnoTrans举办时,“中国馆”里既有代表国家产业形象的中国红,又有属于各家企业的个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