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企业三维一体知识服务架构的建设与实践

2014-06-08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刘俊庆郑继贵牛四东孙羽

航天工业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研究所架构协同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刘俊庆 郑继贵 牛四东 孙羽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伺服研制大楼建成后,研究所成功实施了能力组织结构调整,以不断改进的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有效实施了AVIDM协同平台,自主研制的天鸿涉密网络应用门户平台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初步建立起面向知识管理模式的标准规范体系,通过创新知识服务空间,形成了集管理办法、规范策略和知识支撑三维一体的立体格局。

一、知识服务系统的主体特征

通过覆盖全过程、全要素的参数化、一体化、情境化、模型化的信息系统平台,研究所推动了知识管理活动,在配合、融入、推动中心工作的递进过程中,知识管理服务得以高质量生存和跨越式发展。

1.目标参数化

航天企业当前的需求呼唤目标管理,而目标的结构化五项原则(具体、可量化、执行性强、可实现、有时间期限)均适合以信息化、知识型手段来强力推动。因此,从源头开始建立参数化模型,定量定义用户的核心需求,并向全生命周期中其它环节传递,不断细化完善,最终能成为一棵目标树;此外,参数化模型可提供实际工作和目标要求的拟合程度,精确反映出是否满足上游需求,能够用于实时、定量评价和考核。

2.过程模型化

企业的目标是加速产品与管理成熟度,促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而需要完整的信息管理机制,以使产品和职能信息化需求能够越来越紧地交织在一起。企业的基层单位工作侧重于负责产品成熟,同时也有内部职能管理;机关部门侧重于负责管理职能成熟,同时本处室也有专题改进活动,需要像产品一样按期交付。因此,可把部门分为总成、要素和保障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知识管理需求具有较大差异,应充分满足其核心需求,并支持和其它职能协同进行目标管理,而利用知识服务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优异绩效。

3.应用情境化

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必须推进集成情境的知识管理与创造增值。情境是与知识及其活动相关的条件、背景和环境等,把情境要素明确、系统地集成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通过自动透明的方式识别和获取知识工作者所处的情境信息,如业务目标、业务活动、个人事件、时间和地点等,并用这些信息促进知识管理过程取得更佳效果。

4.系统一体化

研究所是典型的复杂产品和技术研制单位,存在企事业2种管理机制,设计和制造并重,仿真和实验数据管理同样重要,研制和批生产模式并存,预研过程完整,寓军于民、军民产业协同发展,因而进行应用系统建设规划和选型时必须充分考虑可行性,全面着眼合理性,重点保证前瞻性。

系统集成是根据应用需要,将不同的系统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功能更加强大的新型系统的过程和方法。从源头开始一体化规划和实践,可避免先建设后集成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风险。而一体化充分考虑了企业整体需求,优化整合了核心工作流程和数据结构,以规范高效的门户化操作大幅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和忠实度,是软件模块化、管理标准化的深化延伸,同时也是实现参数化、情境化、模型化知识管理与创造的必须条件。

二、三维一体的信息服务架构

1.总体架构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知识管理总体框架下,研究所结合实际需求,以产品成熟、职能落实和知识管理为导向,加强内外协同互动,在满足知识安全的前提下构建了参数化、一体化系统,覆盖研究所全流程、全要素的知识化应用需求,推进了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从点、线、面向统筹构筑立体服务快速转型,服务中心,保障科研生产和综合管理跨越发展。

研究所知识管理发展框架为SPAK1+1,根据其模型特点可称为“双魔方”架构(见图1),即一套应用服务体系,一套基础保障体系。其中应用体系由产品、管理和知识数字化平台构成,保障体系包含安全、规章和队伍网格化基础平台,在体系级统筹考虑平台间大量交叉协作集成功能,共同完成知识服务对全所业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100%覆盖,实现各系统的统一登录、统一待办和系统一体化集成,以完整、便捷、高效的门户型服务让用户满意。

SPAK1+1中:S为超越、系统、服务、伺服等词的英文首字母,强调为研究所提供新型系统服务;P代表产品、项目等管理对象;A代表管理、航天特色等管理职责;K代表知识、明晰等信息处理创造活动目标;1+1反映了基础与应用、专业与协同、内网与外网、自主开发与专题合作、技术与管理、开发与实施等多种内涵。

2.组件构成

总体架构中(见图2),基础保障体系是前提。产品研制和管理控制平台在支撑主体范围内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互动、融入的协同机制。知识管理平台是转型为立体格局的发展主轴,是信息化发展深度和层次的主要度量依据。3个平台构成的应用服务体系,以信息门户的形式把知识、流程推送到用户桌面,助力各项业务的知识创造过程。

3.发展路径

图1 知识服务“双魔方”架构

研究所通过完善专业队伍建设,建立规章制定落实的闭环机制,在应用和基础协同体系下,实现知识服务的持续转型升级,从瓶颈严重、短板较多到系统增强、强力支撑,直至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并不断发展。

三、架构应用

在新型知识服务架构的引领下,研究所一体化知识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并在应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一体化技术服务

根据产研组织模式对一体化数字研制平台的迫切需求,研究所以安全达标的涉密信息系统为基础设施,以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为支撑,以不断发展的需求为牵引,优化调整产研一体的协同流程机制,畅通产品研制和综合管理的互动渠道,在整合优化的统一信息平台上,使用各类软件或设备可以系统、完整、准确、高效、闭环地处理各项事务,建设安全、适用、高效的知识服务中心,以“新知识媒体”、智慧单元和专业系统一体化知识服务模式,服务于研究所科研生产和综合管理过程,全面建设“数字化知识型伺服技术研究所”。研究所下一步将加强组织领导、专业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全面落实规划目标。

2.多层面跨域协同

研究所应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配置的数字化设计、仿真、工艺、数控加工、试验验证等计算机辅助工具软件和系统设备,初步建立起新型研制型号的数字几何样机和功能样机。以AVIDM数字化协同研制平台为基础,实现了技术文档的上网管理,验证了设计物料清单和工艺计划物料清单的紧密协同机制。与主要配套厂初步实现了跨院协同,通过远程视频会议、文档审签发放和生产任务单的无纸化传递,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究所下一步将增强产品数据管理软件产品结构和技术状态管理功能,把产品需求、试验和综合保障纳入系统管理,初步形成伺服产品知识化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3.融入式工程管理

在伺服技术研发中,研究所更加注重管理职能的融入,形成了科研生产和综合管理的互动格局。全面实施了天鸿应用门户平台产研通计划系统,在2条生产线试点车间制造执行系统集成后,将形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订单式任务主链条,初步实现无纸化产品数据包功能。为支撑产品研制过程质量管理,研究所启动了基于过程精细化归集的精益成本工程和外协廉政风险信息管控,与研究院物流中心实现了基础数据和物资需求的信息连通。

研究所下一步将通过多种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集成,形成可靠实用的伺服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信息门户。

4.情境型终端服务

研究所通过统筹谋划,制定了伺服机构各部组件的设计、工艺、试验和制造指南与规范,拓展技术情报和档案编研范围,以研究院知识管理系统为基础,构建开发了知识情境化管理机制和手段,可基于任务、产品和完成物文档类型把伺服技术各类支撑知识投送到研制人员桌面;研究了伺服技术知识可视化、关联型管理机制。

研究所下一步将全面建立各种类型知识库,初步构建伺服技术“新知识媒体”服务模式。

产品、职能和知识三维一体的新型知识服务架构结合了寓军于民、产研结合的特定需求,力求全面深刻融入科研生产和综合管理核心,已逐步建立起自主可控的覆盖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的信息系统平台,从技术基础发展的角度保障了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在二次创业和市场化转型中的体制重建、机制重造和能力重构,通过不断完善和扩展应用,必将为实现铸造国内一流伺服产品供应商和世界知名航天伺服产品竞争者的战略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2 知识服务组件应用模式

猜你喜欢

研究所架构协同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睡眠研究所·Arch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