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闻报纸中副刊文学的编辑定位

2014-06-07周育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副刊小人物名家

□周育华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江苏 无锡 214002)

谈新闻报纸中副刊文学的编辑定位

□周育华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江苏 无锡 214002)

日报中的文学副刊,其草根化、平民化的走向与特色,比起纯粹的文学刊物来说,应该更毋庸置疑。那么对新闻报纸中的副刊文学以“平民”定位之后,又如何将平民文学做好,以帮衬好新闻版面?在此从几个角度谈谈编辑中的思考与收获。

名人名家笔下的小人物或其本身的小人物情缘,二者必居其一。

平民即小人物,小人物的生命智慧与命运,最会牵动大众读者关注。一个刊物、一张报纸,提升其分量与影响力,往往会想尽办法请来名人名家,一是作为被报道的主角,二是作为写手请进版面。前者多为新闻版操作的方式,而作为报纸的“后花园”——“文学”等副刊版面,反倒这一二两种方式都可灵活使用。无论作为“报道”的主角,还是作为写手,文章都必备小人物情缘。也就是说,名人名家的笔下,有无展现对小人物命运的细微省察、悲悯情怀,有无对小人物智慧光芒的提示和传播;以及作为主人公的名人名家,其本身有无从细小感性处传达出小人物的情愫、善良与智慧——这才是文学版对文稿取舍的总标杆。

作者来源应有丰富的“广角度”

除了名人名家的约稿,我们绝大多数文稿采用的还是普通作者的来稿。前者的适度使用可以提升报纸的品质与影响力,但也仅仅只是一剂调味品,要办好大众报纸,后者才是办报的常备军、主力军。

每一期一篇文章或一张图片的呈现,都是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编者所起的作用,其实就是让读写者最大程度地互动起来,互动得好,就像滚雪球一样,读写两旺,激发出更多的写读者;互动得不好则有可能走进死胡同,甚至你做得再好却只能步入孤芳自赏的地步。所以一种风格的追求与固定,绝不等同于使用同一个作者的文稿或图片。如果我们的读者已经很小众,如果还不通过作者本身来带动,则走进死胡同绝不是危言耸听。

试想,一个本地作者第一次发表于党报文章或图片,他(她)会带动多少读者参与进来阅读呢?平均每人有十个亲朋好友吧(有的社会关系广、或影响力大的可能可以带动一个单位集团上百人来看),就一篇稿件或一个图片的这一个阵地,全年争取的读者就很可观了。所以见到一个首次来稿又是本地的写手,本编辑会两眼放光,往往对其作品可能会花其他老作者作品的两三倍精力去修改。笔者觉得是值得的,因为这种良性带动是非常有益报纸发展的。作者来源应尽量地广与杂,在此还要强调的是,其“广度”以不超出本地为限(除了名人名家之外),地方报纸始终扎根于本土,才能获得全面营养而得以健康发展。

“文学”与生活的取舍,恰当把持

挖掘本地文学写手的潜力,当然始终要以“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来作为文稿的品质把关和修改使用的底线。另外在文学版里,文稿的文学性与生活性应该是两者皆备的,它们应该是可以调和的,如果只有“文学”没有“生活”,或者说,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如为文学而文学,则不是真正的“文学”,那么这样的“文学”不要也罢。笔者初期接任文学编辑时,本部门审核领导有次在对《一夜的梅园芳馨》一文删节处理后,告诉了笔者这个道理。笔者深以为感,并用心贯彻于以后的编辑思想中——“文学”与“生活”不可调和时,宁愿放弃这样的“伪文学”。

听老师的还是听老舍的

很多人写作热衷一种文法:骈文。它的体制特点是,工正对仗,炼词熔典,讲究一定声律。但因为行文中过多被这种形式追求所约束,往往陷入成句套句的滥用,却把原生态的智慧思想、生活化的人文发现无谓地舍弃了,其实这是真文学的大忌。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一个笑话:在少儿学龄时,常听老师教导要熟记成语,文章中要多多运用成语。后来长大了他看到老舍劝导写作者,要尽量少用和不用成语,习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关于写作的要求,余先生听到了与老师截然相反的表述,他有所犹豫,听老师的还是听老舍的?他说,他很快就作出决定,要听老舍的。

让我们都来听老舍的吧!素朴的语言却能托起宏大的思想,在编辑中,这样的文章总会使笔者抓住不放过,比如近期文学版刊发的《乡村哲学》。在笔者看来,文字上的“平民化”,理应也是平民文学追求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副刊小人物名家
名家
名家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文化引领:副刊创新的有效策略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