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的角度与魅力

2014-06-07刘黎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江城晚报韩剧

□刘黎

(江城晚报,吉林 吉林 132011)

新闻报道的角度与魅力

□刘黎

(江城晚报,吉林 吉林 132011)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看报纸,不但是从中看资讯,也是看热闹,而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看报纸,看的就是门道。同样一则新闻,由于采访写稿的记者不同,选取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写出来的效果自然不一样。

在一个城市,由于新闻资源有限,媒体报道同一个新闻事件难以做到独家新闻。这就出现了多家媒体采访同一新闻的局面,而报道的优劣,显示的则是记者水平的高低。对于纸媒来说,由于白纸黑字长期保存,所以,这种水平的差距更为明显。

近年来,笔者对新闻的报道角度进行了研究,有一些个人经验,愿与媒体朋友进行交流。

人文角度更关怀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位退休的老人,经常去公园听野台子唱二人转。老人一个月也就1000多元的退休金,但是给二人转的演员赏钱老人从不吝惜,一出手就是上百元钱,一个月给出的赏钱居然有上万元钱。家人怎么劝,老人都照赏不误。

这可以说是一则社会新闻。在最初的报道中,同城的两家媒体都是就事论事,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报道,即采访当事人、去二人转演出场地暗访、采访老人的子女等等。但在接下来的后续报道中,则体现了两位记者或是两家媒体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家媒体接下来的报道中,写的是公园里的二人转唱脏口等问题,把报道的重点转向了对二人转市场规范的企盼上。而另一家媒体则继续围绕这位老人做文章,通过帮助老人寻找心理医生,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终于解开了老人的心结——原来老人是想儿子了,通过另类的方式进行心理的宣泄。记者安排老人与远方的儿子见了面,接着又嘱咐家人对老人更加关怀。最后的结果是,老人再也不去给二人转打赏了。

笔者个人比较欣赏第二家媒体的报道方向,因为它体现了报社的人文情怀。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这组报道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心底的苦痛与需求。相比而言,二人转整治的报道略显生硬,不如帮助老人解开心结更具故事性、生动性。

如果同一题材的新闻,有着多种可以深入的后续报道角度,那么,记者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就应选择最温暖的报道方向。毕竟报道是写给人看的,而打动人心,则是成功报道的关键所在。

服务角度更贴心

高考,是每年的常规报道。一般在高考举办之前,招生部门会组织新闻媒体的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的初入行的记者,把会议材料拿回去,简单地进行了改动,然后就变成了一篇会议消息。开头基本上都是:某月某日,开了什么会,谁做了重要发言,讲了啥内容。因为会议的内容多,所以整篇消息报道达到了1000余字。刊登在报道上黑乎乎的一片,对于家长来说,阅读起来有些费力。

但是有的媒体,却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策划高考的考前报道。以吉林《江城晚报》为例,把高考的新闻发布会,写成了服务性强的资讯新闻,整篇文章1000余字,但是分为五六个小标题,使整篇文章看起来眉清目秀。而且,每个小标题都有所侧重,比如“开场15分钟后禁止入场”、“考生进入考场禁戴手表”等,读者看起来方便,而且印象深刻。

除了从教育部门获得高考信息后,记者还主动出击,采访不同部门的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信息。比如采访环保部门,刊登高考期间的噪声整治情况;采访心理学家,谈考前焦虑如何消除等。

对于高考的学子和家长来说,这些高考信息有助于他们更顺利地参加考试。为获得全面解渴的信息,又使得他们更加信赖报纸,对报纸的权威性、贴近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可,这对于提高报社的知名度、美誉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时尚角度更耀眼

新闻有时尚的角度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等方面,这一角度可能弱一些。但是从特刊版来说,时尚的角度是绝对存在的。同样内容的一篇报道,由于写稿的角度时尚,会吸引到更多读者、特别是追求新潮的年轻人的目光。

以《江城晚报》旅游版为例,作为一周出版三块的特刊版面,要求周周把稿件写得具有新闻性、时效性,这难以做到。但是只要用心,就可以把稿件包装得时尚。

旅游版曾经推荐过韩国游,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就是采访旅行社,介绍一下济州岛、首尔塔的风光等。但是记者却独树一帜,以“跟着韩剧去旅行”的角度来写。从热播的韩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对不起,我爱你》、《宫》、《我的女孩》等韩剧,继而引出这些韩剧的取景地,即文中要介绍的韩国美景。对于年轻人来说,记者提到的韩剧,都是他们看过,甚至痴迷的爱情剧,这种与众不同的介绍方式,让他们既有熟悉的感觉,又有一睹为快的好奇心。

猜你喜欢

江城晚报韩剧
施江城 黔阳古城
江城
大型原创黄梅戏《江城飞絮》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圣诞夜》晚报
感不感动
讨喜心型脸 像韩剧女主一样美!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